内容简介
关于“平台教育理念”的思考发端于十年前。曾经我的一个学生约我聊天,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天那么多老师用他们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教育着我们,我们会不会失去自己,会不会被老师们的思想所奴役呢?就是这个问题,开启了我对“教育”的持续性思考,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从一个只关心“教育、教学技术问题”的一线老师,慢慢向一个“思考教育价值与本质”的思考者前进了,经历了时间的“阅读”、“学习”和“实践”,一个被定名为“平台教育理念”的教育思考慢慢在我的胸中成型,本书的着写就是希望能够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阐释。
“平台教育理念”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真实的自己,每一个真实的个体作为“教育者”集合在一起就可以给“学习者”创设出一个个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的平台,在这些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平台上,作为“学习者”的个体可以充分地感受教育,可以充分地释放自己,由于在这些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得到足够多元的感受,因此学习者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我创建,并进行自省过程,最终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成为平和、自信和不受“奴役”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将会有能力进一步选择、创新适合自我发展的平台,并在这些适宜的平台上继续发展,获得属于自我的幸福人生;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这样的自我实现过程,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实现在群体中“同一思想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多样性选择”,并以此为基础,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促使国家不断富强,促成民族不断前进,促得世界繁荣和平。
为了将以上的思考阐释清楚,本书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会阐释“平台教育理念”的源起及其核心价值基础,第二部分将会描述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平台教育理念中担当“教育者”的作用,第三部分说明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平台教育理念中作为“学习者”的价值。
精彩书评
“我年轻时想遇到的好老师!”
——某网友
“超哥的讲课风格幽默风趣,生动,好玩儿,轻松零压力……超哥的书也是如此,有生之年能碰到你,何其有幸!我们永远爱您!”
——作者的学生
目录
第一部分 “平台教育理念”的源起及其核心价值基础
第一章 源起之一:人性
第二章 源起之二:人生
第三章 “平台教育理念”的哲学观
第四章 教育是一场针对生命、文化、灵魂所实施的活动
第二部分 “平台教育理念”中的教育者
第五章 教育者的价值
第六章 释放
第七章 创建
第八章 自省
第三部分 “平台教育理念”中的学习者
第九章 学习的价值
第十章 终身学习
后记
试读
在“平台教育理念”的思考中,学习,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给自己不断增加“免于让自己人生束手无策”的选项。人生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经历各种各样事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各种问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在“面对这些问题,然后想办法一件一件地解决之”中度过的,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问题(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都需要依靠个人的创造与抉择,那么,何谓创造?哪里来的抉择?又如何创造与抉择呢?不管任何时候,面对问题我们都希望从经验中获取帮助,如果经验中已经有现成的选项,那么直接抉择即可解决问题;如果经验中没有现成的选项,我们就会把与问题有关的现有选项进行重组和梳理,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灵感,最终在这种灵感的指引下解决问题。我们把这种利用相关选项获取灵感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为创造,当然,在经历这样的创造后,在我们的脑中会自动生成一个新的选项,以备后续遇到相关类似问题时进行抉择或再创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创造还是抉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选项,选项越多、越丰富,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就会越高,而各种选项的获得过程,就是学习。
细细想来,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个经历事情、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越丰富、涉猎的范围越广、思考得越深入,于个人来说其获得创造和抉择的机会就越多,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其脑中能够生成的选项也就越来越多。对于一个有着广泛学习经历的人来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其都可以从容不迫地在自己脑中已有的众多选项中寻找、整合、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又会成为脑中更多、更有价值的选项,助力本就有着丰富选项的个人进入到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中;而相反,对于没有广泛学习经历的人而言,由于脑中缺乏足够丰富的选项,当其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或“别无选择、束手无策”,或运用单一、蹩脚、可能还不太适合的选项草草应付了事,这个过程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也不会在脑中生成有价值的新选项,因此,这个没有广泛学习经历的人会越来越捉襟见肘,难以应付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进入到了一个学习的恶性循环中:选项越少,能够创造和抉择的机会就越少,创造和抉择的越少、越差,能够获得新选项的可能就越小,从而导致脑中的选项持续减少……这也是为什么越善于学习的人能够越来越进步、越不善于学习的人越来越退步的原因。
就像遇到一条大河阻路,却又希望过河的人一样,面对大河挡前的困难,对于一个既会游泳又能造船、驾船,既会修桥又善于沟通求助别人的人来说,这点困难简直就不算什么,其分分钟就可以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或组合出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但面对同样的困难,如果某人脑中只有游泳一个选项的话,那么,他/她就别无选择,只能依靠游泳解决这个问题,相对脑中具有多个选项的人来说,虽然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显然逊色不少。如果说前两个人还都能解决问题,那么,对于一个脑中没有任何选项的人来说,解决这个困难简直难如登天,也许他/她只能停在河边望河兴叹了,这样的束手无策更会造成他/她无法获得过河后的丰富经历和学习机会,使得他/她脑中的选项相比于别人变得更少……
那么,如何能够让自己顺利进入到学习的良性循环中呢?答案是交流!学习,是需要交流的,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脑中的选项成倍增加,从而让我们快速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保守、固执、自大、不愿交流的人,则往往由于自身的封闭,失去更多的事件经历机会和学习过程,最终将自己倒逼入学习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
将前面的文字做一个简单总结:学习,其最重要的价值其实是经历(包括遭遇问题、解决问题,也包括多多交流……),通过经历,增加自己脑中可用于解决问题的选项。生命不息,对于这些选项增多的需求就不会停歇,所以说,学习是人生的一件必备品,这也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价值所在。学习的本质是经历,生活、生命的本质又何尝不是经历呢?我们还可以转换一下角度说,生活与生命的经历,本质上就是学习,因此,以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状态去享受学习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小信条。
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获得很多可用选项,那么是否意味着只要拥有众多选项,人就一定能够追求到自我,成就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呢?显然,这个答案并不是肯定的。“释放—创建—自省”的“平台教育理念”教育实施策略告诉我们,拥有众多选项是进行“自省”的基础,人需要通过“自省”达成“自洽”和“宇宙格局”这样的基本目标,而后才能进一步向着“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迈进。其实,达成“自洽”和“宇宙格局”这样的基本目标是一个人进一步持续发展的起点,“平台教育理念”认为,接下来,在这个起点上人还需要不断地持续学习,还需要更为深入地“释放—创建—自省”,进而向着自身思想深处的“奴性”与“自私”发起挑战,让自己成为去除了“奴性”与“自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