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观点:
? 人类在未来20年的变化,将会超过之前300年的总和。
? 机器与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将会日益模糊。
? 自动化大势不可阻挡,它可能会终结以消费为核心逻辑的资本主义。
? 当沉迷于大量的新闻、更新和算法推荐的信息时,我们其实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封闭的牢笼,在其中自娱自乐。
? 自由意志*终可能会成为富人的特权。
? 我们可能会被物联网所物化,*终变成物联网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个节点。
?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国民幸福指数。
? 千万不要为了效率而丢掉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人类应该有算法之外的生活。
目录
序言
第1章 未来已来
第2章 技术与我们
第3章 大变革
第4章 自动化社会
第5章 物联网
第6章 从神奇、疯狂到中毒
第7章 数字肥胖:我们的最新流行病
第8章 预防性原则与主动性原则
第9章 让幸福不再靠运气
第10章 数字伦理
第11章 2030年的地球:天堂还是地狱?
第12章 抉择时间
致谢
参考文献
试读
物联网会物化我们吗?
如今,我们已经体验到了互联网的很多副作用。假设因为物联网的监视,导致我们丧失隐私,变得“数字透明”,那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面对全球蔓延的物联网,人们必须开始思考,我们需要赋予这些解决方案、工具、引擎、平台的提供商多少(访问我们的数据,并让人工智能处理这些数据的)权力。我们还必须思考,在没有全球协议和有效约束的情况下,光靠各方的自我规范和独立监管,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我们。
美国的平台、云服务提供商,以及其他技术公司似乎无法阻止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联邦调查局(FBI)等政府机构扫描我们的所有设备和数据。那么,在五到七年以后,当我们有2000亿以上个设备相互连接时,情况又会如何呢?
在最坏的假设下,物联网可能成为机械思维的顶峰——有史以来最完美的间谍控操作系统,最大的实时监控网络,迫使全人类顺从,并消灭所有面露怨怒的人。
只要想想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出现一个这样的世界:
? 你的汽车会上传它的所有实时数据,包括它的位置信息和你在驾驶室的所有动作。
? 你的所有支付操作都与智能钱包相连,而现金、钱包、信用卡都会成为过去式。
? 你的医生可以轻松查询你本周在椅子上坐了多久,做了多少运动,以及你坐飞机打盹时的心跳是多少。
? 你的外脑(例如智能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可穿戴脑机接口或植入设备,直接与你的大脑相连接。
? 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品都将成为一个数据发射机,每天产生无数的数据,然后被云端的IBM沃森和谷歌深度思维集群采集、过滤、分析,用于它们如饥似渴的自学习全球人工智能大脑。
人类总是拒绝不了效率的诱惑,我们终将被到一个巨大的机器操作系统支配,这个操作系统不断地自我学习,并把输出反馈给我们,直到它不再需要我们贡献的输入。届时,我们的价值将低于我们创造和训练的技术。
千万年来天然定义的人类主权终将受到损害,这损害不是来自其他生物或天外来客,而是来自技术倡导者和他们的超机械化进程。
如果我们现在都无法就人类的互联网和计算设备达成一致的规则与伦理,那怎能指望全人类能对千倍规模的物联网达成一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