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稿在学术层面探讨妇女作为生命个体和群体,以及与男性相对应的“整体”而存在的本真状况;在政治层面为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妇女生活的改善以及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理论和事实的根据;在社会层面重新建构起既适合男人也适合女人,以及男女之外的其他少数性别人群“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性别秩序。尽管这一“宏大”目标远非我个人的能力和本书所能及,但它一定是“我”和“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和目标,不懈的努力会不断地向目标靠近。本书以“寓论断于叙事”的写作策略,从女性个人角度,反省当代的妇女处境和妇女解放,所取得的成绩,所具有的潜在的影响力,处处表现了作者对于自己和女性群体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所作出的**性努力这一矛盾运动的精神觉醒,它启发我们思考,催促我们为女性的解放、为人类的解放继续奋进。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研究理论…………………………………………………… 33
第一节 过去未来时…………………………………………… 33
第二节 女性主义经验论……………………………………… 37
第三节 人文主义认识论……………………………………… 44
第四节 “摸象”理论………………………………………… 50
第二章 妇女与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59
第一节 妇女与性别研究是什么?…………………………… 59
第二节 妇女研究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70
第三节 妇女与性别研究的人文价值………………………… 77
第四节 妇女研究与性别知识建构…………………………… 86
第五节 妇女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95
第三章 妇女与历史……………………………………………… 101
第一节 研究动向………………………………………………101
第二节 本土特色………………………………………………113
第四章 妇女与媒介……………………………………………… 125
第一节 期刊出版与妇女学学科建设…………………………125
第二节 妇女期刊个案研究……………………………………133
第三节 符号传播的效应与策略………………………………141
第五章 妇女与国家……………………………………………… 146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中国妇女……………………………………146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社会变革…………………………………159
第三节 性别政策中的平等与公正……………………………167
第六章 妇女与男人……………………………………………… 203
第一节 父权制与女性主义……………………………………203
第二节 “女”与“人”的统一…………………………………214
第三节 性、情、爱的女人言说…………………………………220
第七章 妇女与妇女……………………………………………… 227
第一节 姐妹情谊中的知识女性………………………………227
第二节 从婆媳关系说开去……………………………………239
第十章 妇女与政治……………………………………………… 252
第一节 邓颖超:妇女解放路径的中国式探寻……………… 252
第二节 李小江:话语与历史的双重建构…………………… 264
第三节 自画像:游走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273
结语…………………………………………………………282
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