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等政汉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经济法学》围绕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进行,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编写任务。一批立项建设完成的教材将在近期由校本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后,陆续出版发行,后续教材也将按照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分批次推出。
目录
第一编 经济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 经济法的定义及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一词的语源与经济法的定义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章 经济法的历史
第一节 经济法的立法史
第二节 经济法学说史
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第四章 经济法的特征、地位和体系
第一节 经济法的特征
第二节 经济法的地位
第三节 经济法的体系
第五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第六章 经济法律事实
第一节 经济法律事实的含义
第二节 经济法律事实的分类
第三节 经济法律行为
第七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第四节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第八章 经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制度概述
第二节 经济法律责任
第二编 市场主体规制法
第九章 市场主体规制法概述
第一节 市场主体
第二节 市场主体规制法
第十章 国家经济管理主体
第一节 国家经济管理主体概述
第二节 国家经济管理权限
第十一章 行业协会
第一节 行业协会概述
第二节 我国行业协会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我国行业协会立法
第十二章 企业
第一节 企业概述
第二节 企业法律形态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编 市场秩序规制法
第十三章 市场秩序规制法一般原理
第一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概述
第二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规制手段
第四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体系
第十四章 竞争法律制度
第一节 竞争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节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
第四编 宏观调控法
参考文献
试读
消费者协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通过对法定职责的履行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应当首先搞清楚消费者协会的性质、地位以及职能问题。
1.消费者协会的性质和地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1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组织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组织有以下四个特征:
(1)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进出口商品检验、物价、卫生等行政部门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共同发起,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办事机构挂靠在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其领导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由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代表组成,会长由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担任,名誉会长一般由同级人大常委会或政府的领导同志担任。在理事会下设立办事机构,日常工作由秘书长负责。
消费者协会属于半官方的群众性组织团体,而其他消费者组织则基本上属于民间社会组织。
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一般是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过民政部门核准登记而设立的,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依法成立的消费者组织在法律、法规和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其权益受国家保护。同时,消费者组织应接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2)消费者组织的任务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尽管社会监督不像国家监督那样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但可以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具有群众性。所以,消费者组织对制止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消费者组织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形式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受理消费者的投诉,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检查,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揭露、批评,等等。
(3)消费者组织的宗旨和直接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进行的。
(4)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首先,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消费者组织进行经营性活动,就很难做到公正,而且本身也可能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其次,消费者组织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是消费者组织的一项工作内容,是指消费者组织根据自己在工作中掌握的信息和有关情况及多种资料,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