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两岸关系走向健康发展的今天,有一段历史,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那就是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朝野的“台独”势力在国际上疯狂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将两岸关系与地区和平拖入了危机的边缘。这些“台独”分子当年行径猖狂,花招百出,其所作所为之荒诞不经,可以用“怪谈”二字来形容。但人类只有以史为鉴,才能珍惜今天,开辟美好未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法郎提款机”——拉法耶特舰巨额回扣案
第二章 价值100亿美元的真实谎言——台湾与马其顿“建交”、“断交”记
第三章 极尽讨好之能事——台湾“外交”中的“性因素”
第四章 李登辉的“私房钱”——台湾贿赂美、日政要记
第五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李登辉执政时期台湾“凯子外交”面面观
第六章 床头金尽佳人去——民进党政权的“金钱外交”
试读
第一章 “法郎提款机”——拉法耶特舰巨额回扣案
碧海浮尸
1993年12月10日,傍晚时分,一名肩佩中校军衔的台湾海军军官匆匆搭乘一架军用直升机,在台湾海军的台东指挥部(又名“海军中正基地”)落地后,用公文包遮住大半个脸,一溜烟钻进了等候在停机坪的一辆挂着台海军牌照的三菱越野车,直奔苏澳荣民医院的停尸间。
在阴森森的太平间里,靠北的墙根排放着硕大的尸柜。这名军官命令院方人员拉出其中的一只大抽屉,手里捻着一根用来驱除尸臭的线香,在仔细观看了尸体后,立即登车离去。
这具受到台湾军方格外关注的浮尸,是当地(宜兰县)渔民在苏澳港的外海打捞上来的。这是一位身材壮硕的中年男人的尸体。
与此同时,位于台北大直的台湾海军总部(以下简称“海总”)负责对外采购武器的“武器获得管理室”(以下简称“武获室”)主任李昆少将桌上的一部保密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在电话线的那端,传来了一个急切的声音:
“报告长官!找着了,就是他。”
“你能确定?能确定吗?”李昆连续问了两遍。
“请长官放心,是我在太平间里亲眼验看的,不会有错!”
“好,你辛苦了!”李昆放下听筒,将手伸向办公桌上的另一部蓝色的电话机,这是他与台湾“海军司令”庄铭耀的直线电话。
“报告庄司令,尹清枫的尸体找着了。”
浮尸在宜兰被捞起来的那天晚上九点,在冷意袭人的冬夜,太平间外来了一批理着小平头、身穿运动服的年轻男子,其中一人频频以手机联络中正基地。
这批人分乘两部厢型车,一部没有车牌,一部挂着“军”字打头的八位数的车牌照,车种类似台湾海军专用的
前言/序言
原台湾当局的“贿赂外交”由来已久,特别在李登辉和陈水扁分别执政后,原台湾当局的“贿赂外交”进入了登峰造极的时期,在国际上臭名昭著。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经济进入泡沫发展时代,股市冲向万点,原台湾当局“钱淹脚目”,财大气粗,以为用钱就可以把一切摆平,甚至连“外交”都可以“买”;二是李登辉、陈水扁不仅在岛内,还在国际上无所不用其极地从事“台独”分裂活动。原台湾当局以金钱与美色为手段,在国际上制造了一幕幕贻笑大方的贿赂丑剧。
原台湾当局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为名,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开展“金钱外交”。从在非洲花钱买“邦交”,到在美国雇用公关公司游说国会;从高层政要出访时一掷千金的“援助”,到大言不惭地声称要以向联合国捐款10亿美元“换取进入联合国的门票”、出资3亿美元“援助”科索沃,可谓财大气粗,出手不凡,留下一张张令人瞠目结舌的礼金“账单”。在原台湾当局执政者的眼里,有关“外交”的一切都能明码标价。为了在非洲买“邦交”,实施了“能买到一个是一个”的政策,曾开出“价目表”;同意与台湾“建交”的国家,总统可得到5000万美元的“好处费”,总理3000万美元,外长2000万美元,其他部长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