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关于哲学史的写法,过去有过该“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争论和讨论。这是个较为复杂的大问题,这里不拟多说,只讲和本书有关的一点。过去哲学史的著作有偏重“六经注我”的,亦有偏重“我注六经”的,二者都各有其学术上的意义和价值。“六经注我”式的哲学史名著,大多出自哲学大师的手笔。他们的哲学体系使他们能从崭新的理论高度审视和理解史实,黑格尔讲授的哲学史就是这样的范例。作者有自知之明,所以还是以偏重“我注六经”的方法为宜,因为虽无才华横溢的思想光辉,尚可以将勤初拙,踏踏实实做些粗活。<br> 研究西哲史要充分掌握的史料,首先当推哲学家的版本较好的外文原著。要中国人搞历史上人著作的版本鉴定和文字校勘等洋考据的工作困难较大,但我们至少要知识人家已经做出的公认的成果。其次,是外国学界有关的论著。其中有的学术水平颇高,很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目录
卷首语<br>第一章 背景<br>第一节 经济和政治<br>第二节 宗教<br>第三节 科学<br>第四节 哲学<br>第二章 培根<br>第一节 培根的生平和著述<br>第二节 科学学的前躯<br>第三节 认识障碍的清除<br>第四节 近代经验论认识原则的奠定<br>第五节 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br>第六节 自然观和宗教观<br>第三章 霍布斯<br>第一节 霍布斯的生平和著述<br>第二节 论人的自然理性的哲学<br>第三节 语言哲学<br>第四节 论自然物体<br>第五节 论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专制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br>第六节 霍布斯的宗教观<br>第四章 剑桥柏拉图派<br>第一节 剑桥柏拉图派的形成<br>第二节 剑桥柏拉图主义的系统化者莫尔<br>第三节 剑桥柏拉图派最大的哲学理论家卡德沃思<br>第四节 剑桥柏拉图主义的传播和衰落<br>第五章 洛克<br>第一节 时代、生平和著作<br>第二节 洛克认识论的本体论理论基础<br>第三节 观念和语词<br>第四节 物体的性质、本质和实体<br>第五节 知识和信念<br>第六节 人的学说<br>第七节 民主主义思想<br>第八节 洛克哲学的基本矛盾<br>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