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它是一份图纸——一份包罗万象的金字塔图纸——当这份图纸后呈现在你面前时,你可能会无比震惊,甚至毛骨悚然。自从金字塔被建造起来后,这份“图纸”就一直静静地耸立在吉萨高地上,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如果不是古埃及人或其他已知古文明建造了这些奇迹,那么究竟是谁建造了它们?答案只有四种:神或上帝,外星人,未来人,某个未知的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无论哪种答案,都将——彻底颠覆我们现有的文明乃至整个宇宙史观。
目录
前言(一)
前言(二)
第一章 世界的肚脐
第二章 数学的迷宫
第三章 斯芬克斯之谜
第四章 完美的图纸(上)
第五章 完美的图纸(下)
第六章 秘密的通道
第七章 空洞的坟墓
第八章 针尖上的舞步
第九章 天神的脚步
第十章 星空的视野(上)
第十一章 星空的视野(下)
第十二章 创世纪的导师
后记
试读
我翻阅了很多的资料,至今为止在世界上总共发现了四个自称“肚脐”的地方(当然可能有我没发现的第五个甚至更多),库斯科是一个,另外的三个分别是希腊的德尔斐(Delphi,那里有一块石头被称作“大地的肚脐”)、非洲东南角印度洋中的马达加斯加岛和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德尔斐和马达加斯加岛我们会在后面有所涉及,现在不妨先来看看这个复活节岛——因为它恰好也在我们画出的这条线上。
一般的旅游杂志上都会有介绍:“复活节岛”这个韵味十足的名字据说也是一个西方人命名的,他是荷兰人雅各布罗格文(Jacob Roggeveen),他在1722年复活节那一天发现并登上了这个南太平洋中孤零零的小岛,以为有“神示”,于是为它起名“复活节岛”。
但在他之前,这个岛早已被赋予了名字,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拉帕努伊”(意为“大拉帕岛”,与之相对的“小拉帕岛”就是距离“海浪金字塔”最近的那个“拉帕伊蒂”)-一很巧合,每一份去往复活节岛的旅游杂志上都会介绍说,根据当地人“祖先流传下来的说法”,他们还把这个小岛叫作“特-皮托-奥-特-赫努阿”(Te-Pito-o-te-Henua),译作“世界的肚脐”——又是一个肚脐。
如果说古印加入认为他们处于世界的中心还可以理解的话,这个“拉帕努伊”无论如何也难作此解——它的最宽处也不过20多公里,一个徒步旅行者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围着这个“肚脐”走上一圈。这样大海中的一片落叶,也称得上世界的“中心”吗?
所以,为了和岛上那些渗透着神秘气息的巨石人像相称,有人找到了看起来“合理”的解释——这个三角形的岛屿,如果从太空中观察,形状上“像极了”一个肚脐-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这就是“世界的肚脐”这一称呼的真正来源,但这一解释似乎应和了很多人的心理,于是变成了一种“权威”的声音。一些喜欢把世界上所有巨石建筑同地外文明或其它未知文明相联系的人,甚至把这个“肚脐”也当成了支撑他们论点的论据之一(因为显然这个“肚脐”的形状只能从空中才能直观的看到,而复活节岛上远古的居民们又显然是没有翅膀的)。
看起来,除了它的形状,我们确实无法把它和“肚脐”相联系。
但总之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巧合”——处在这同一条直线上、相距四千多公里的两个地方,无论巧合还是刻意,他们都被称作“肚脐”——虽然对“肚脐”的解释截然不同。
前言/序言
写这本书的初衷,应该追溯至2006年的夏天,那时我还在一家报社任职。某一天的上午,我扯着嗓子在办公室里喊:我找到金字塔的图纸了!
同事们取笑我说:你疯了。
我的确言过其实了。实际上那时候我只是突然发现了一组简单的数学关系:π≈√2+√3,并且罗列了一堆可能毫无意义的几何图形——比如一个圆和立方体之间的某种相近性。
但两年以后,那句夸口的笑谈变成了事实。
2006年底,我从任职的那家报社辞职,准备写作自己谋划了很久的一本书:每个人都可以返老还童——那时候我确信已经从逻辑上找到了这一天方夜谭的依据。但就在写作的过程中,很不幸、很讽刺的,我患上了胃炎,并且久治不愈。这让我曾经坚定的信念受到了某种冲击。于是停笔。
有碍于并不雄厚的经济基础,我又筹划写一本关于易经和和氏璧的小说,挣点糊口的费用。又由于展开了过于漫长和复杂的逻辑线条,写作并不顺利。感谢2006年火爆的中国股市,让我在原本就要过不下去的时候,却衣食无忧地过了两年。
随后就是一系列蹊跷的事情。我并不是一个有神论者,但那段时间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还是让我胆战心惊。例如,当我绞尽脑汁,要把易经中的“水雷屯”和“火水未济”两卦纳入那个故事的时候,在我的老家,我家并不高耸的平房遭受了雷击,随后电线短路,引起了一场规模很小的火灾,我家的天花板被烧去了大半。缺乏基本常识的我的老妈,竟然用一脸盆水扑灭了那火。
这确实有些蹊跷。
到了2008年的4月底5月初,在故事中,我开始虚构一场发生在中国西南的毁天灭地的大地震。那段时间我心神不宁,甚至会在熟睡中毫无缘由地突然惊醒。就在我迷惑不解的时候,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然降临。
这让我的写作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之中,我开始怀疑这些并非巧合。那段时间,甚至我一贯坚定的无神论立场也开始动摇。于是我再次停笔,给自己找个心理平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