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世界著名领袖人物传记:丘吉尔传(最新插图本)》在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丘吉尔一生主要事迹的同时,还力图透过历史的表象,对人们囿于政治或党派的偏见而对其产生的误解加以辨析,以便读者对这位曾为人类从法西斯恶梦中挣脱出来作过特殊贡献的一代英国名相,能够从本质上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精彩书评
伟大的事情都很简单。而且大多数都可以被凝结成一个简单的单词:自由;公正;荣誉;责任;仁慈;希望。
——丘吉尔
说:“我们尽力了,”没有用。你要在必须做的事情上成功。
——丘吉尔
1953年,丘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以为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瑞典文学院 S·席瓦兹院士
目录
丘吉尔生平<br> 一、马尔巴罗公爵的子孙<br> 马尔巴罗公爵<br> 杰出,然而却不走运<br> 顽劣的学生<br> 桑赫斯特军校毕业的骑兵中尉<br> <br> 二、战地记者<br> 古巴之行<br> 《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br> 《萨伏罗拉》<br> 《河上的战争》<br> 南非战争中的传奇英雄<br> <br> 三、年轻大臣<br> 反叛的新议员<br> 殖民地事务部次官<br> “克里昂和阿尔西巴德”<br> 内政大臣<br> 海军大臣<br> 婚姻与家庭<br> 四、东山再起<br> 毛瑟枪营长重登政坛<br> 军需大臣<br> 身兼数职
试读
一、马尔巴罗公爵的子孙<br> 每当提起温斯顿·丘吉尔这个响亮的名字,我们立即想起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巨大胜利的英国首相,是和罗斯福、斯大林同为“三巨头”而矗立在世界史册上的历史伟人。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英国,也有一位名叫温斯顿·丘吉尔的人,他是本书主人公的同姓名祖先。<br> 这位温斯顿·丘吉尔(1620—1688)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资产阶级刚刚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向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发起了强有力的进攻。克伦威尔的“铁骑军”和新模范军,同国王的保皇党军队,进行着殊死的战斗。而并非贵族的温斯顿·丘吉尔,在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却站在贵族一边,拿起武器为国王查理一世同克伦威尔的军队打仗。<br> 1643年5月,在战事间歇,已升为骑兵上尉的温斯顿·丘吉尔,回到家乡与恋人伊丽莎白·德雷克完婚。有意思的是,德雷克家在政治立场上恰恰与温斯顿·丘吉尔相反,站在了克伦威尔一边。但他们与丘吉尔家同样认为,政治上的分歧不应影响两家之间的婚姻关系。这种情况在当时的英国也并不少见。<br> 克伦威尔代表了历史的进步势力,而历史的进步是无法阻挡的。1649年,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控制下的国会判处了死刑,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背运的保皇党军官温斯顿·丘吉尔只好带着伤解甲归田,并且受到了胜利者的惩罚,被迫缴付446英镑8先令罚款。这在当时几乎可说是一笔巨款,丘吉尔家因此而破产了,他只好跟着妻子住进了德雷克庄园。在这里,丘吉尔上尉埋头从事皇家政权渊源演变的研究,在此中寄托自己复辟君主制的企盼,希冀有朝一日会时来运转。<br> 温斯顿·丘吉尔的期待并非是一厢情愿。1660年,查理二世从多维尔登陆,在英国复辟了君主制。温斯顿·丘吉尔立即带着自己花了十多年时间撰写而成的皇族家谱学手稿前往伦敦,以谋求出路。他对英国王室的忠贞不渝终获报偿:他被选为议员,在赴爱尔兰一度出任收益颇丰的地方官之后,他被召回国为英王室掌管财产。虽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