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巨著,对中国人来说,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记忆与智慧,更是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性格的传世经典。
《史记》的文学性以及对历史的独特观察,主要是通过人物传记表现出来的,如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刺秦王的荆轲、被政治玩弄的李斯、天才将领李广等的生平事迹。在司马迁的笔下,这些人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意志,有属于他们的风姿和精彩。“司马迁以超越时代的眼光,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给每一个努力建立起自己尊严丰碑的人唱起了赞歌。”读懂了《史记》,也就走进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林聪舜精选了数个典型人物,深入剖析了他们命运剧变背后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揭示了人性的普遍规律与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为读者未来的人生抉择提供了某种启示和指引。
精彩书评
进入《史记》的人物世界,读者可以看到其背后呈现的深刻的人性真相与历史观照,看到各类型的生命在历史场景中呈现的各种风姿。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也是能反映历史普遍性的人物典型。通过史公的妙笔,这些人物传记确实显示了“更高的真实”——一种未来仍可能发生的真实。
读历史能到达这个程度,所谓“以史为鉴”或“读史明智”才算有了具体的落实。
目录
天道的破产与正义法则的追寻
——伯夷、叔齐怨邪非邪?1
恩恩相报的温馨世界
——信陵君和他的门下客16
布衣卿相背后的辛酸
——游士范雎的悲剧29
把政治当成生意经营
——商人政治家吕不韦48
奇迹的创造
——田单复国62
悲壮的一击
——荆轲刺秦王68
一个完全被物欲操纵的政治人物
——李斯75
狂飙英雄的崛起与陨落
——项羽83
“意豁如”所呈现的生命风姿与政治能力
——刘邦的性格与政治才华的结合115
三种不同的谋士典型
——张良、陈平、范增146
遂令后世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韩信、彭越、黥布的悲剧166
褒贬纷纭的汉家儒宗
——叔孙通189
体制外的豪杰
——天才将领李广206
虚矫的豪杰与怙势凌弱的权臣
——魏其、武安两外戚215
“缘饰以儒术”的真相
——酷吏群相238
抗议精神的体现者
——游离于体制外,伸张“另一种正义”的游侠255
试读
把政治当成生意经营
——商人政治家吕不韦
别具创意的政治投资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经商的方法运用于政治投资,并取得重大成功的典型。《史记·吕不韦列传》讲述了一个有创意的生意人,是如何把政治当作生意来经营,成就伟大的功业,获取无法估量的利润的。但吕不韦虽成功了,成为秦的“相邦”,权倾一时,最后仍难逃废相徙蜀,饮鸩而死的下场。吕不韦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他超人一等的投资眼光,也看到了商人力量的崛起;吕不韦以失败告终,虽有个人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则在于商人操纵政治的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虽然吕不韦贵极人臣,但他的荣辱仍系于君王一人之喜怒。换言之,吕不韦投资政治的本领虽举世无双,但仍得受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这是个人才气与历史条件的冲突。无论如何,吕不韦用他别具创意的政治投资创造了颇具传奇性的一生。
“奇货可居”——对秦庶孽孙子楚的投资
吕不韦原来是阳翟大贾,但在政治力高于一切的时代,他不甘于只凭经商累积财富,他很有创意地发现政治投资更有攫取无数利润的可能性。当时秦太子中男子楚因其母不得宠,“为秦质子于赵”,由于秦数攻赵,子楚处境相当艰辛。当时吕不韦于邯郸做生意,一眼就看出借着投资子楚取得政治权力,从而谋求大利的可能性。《战国策》有一段吕不韦父子的对话,鲜明地体现了吕不韦投资子楚以谋利的动机。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嬴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嬴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由是吕不韦转换跑道,弃商从事政治活动。形式上虽是弃商,但吕不韦从事政治活动的动机依然是商人将本求利的打算,只是这次买卖的商品是子楚,投机性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纯商业买卖。如果买卖成功了,顺利替子楚争取到王位继承人的资格,利润将难以估算,因此不韦见到子楚时,想到的是“此奇货可居”——这完全是商业活动的考量方式。
子楚是不受宠的秦庶孽孙,“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因此吕不韦结交子楚很容易。在献计“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后,马上得到子楚“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的承诺。但替不受宠的子楚谋求王位继承人的差事,横亘在面前的是艰难的挑战。但吕不韦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很顺利地把经商的本领运用到政治活动中。他一眼看出子楚的机会落在了太子爱幸的华阳夫人身上,由于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看出她的处境,找到了游说的切入点:
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適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適,夫人则竟世有宠于秦矣。”华阳夫人以为然。
吕不韦除了再投资“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打通关节,他游说的内容仍不外乎是利益交换的生意手腕。华阳夫人“甚爱而无子”,有“色衰而爱弛”的恐惧,也有“夫百岁之后”失势的隐忧,这就为子楚依附夫人、夫人拔以为適提供了合作基础。果然,吕不韦的游说打动了华阳夫人,夫人与子楚结成利益共同体,劝太子立子楚为適嗣,太子许之,“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吕不韦的“奇货”取得秦王位继承人的地位,距离他投资成功已指日可待。
吕不韦很有创意地进行“奇货可居”的投资,也很有手腕地把“奇货”改造成炙手可热的秦王位的继承人,可以看出他在政商领域的敏锐眼光与才干。而当一个商人的企图心居然大到想控制当时超级强国的王位继承权时,这标志着当时商人力量的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提升了,野心自然也就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