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讲述革命先烈沈缦云的一生事迹。从沈缦云与无锡实业家周舜卿合资,创办了上海信成商业储蓄银行开始。到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在上海活动频繁,革命党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受到沈缦云的帮助和鼓励。沈缦云资助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传革命。同时,沈缦云经于右任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沈缦云在辛亥革命中倾全部精力与资财献身革命,为光复上海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再1915年7月23日,被袁世凯遣人密谋投毒杀害,年仅46岁。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入赘沈家到涉足商海
第一节 人赘无锡沈家
第二节 放弃仕途,涉足商海
第二章 协助周舜卿创办信成银行
第一节 协助周舜卿创办信成银行
第二节 信成银行发行纸币
第三节 做民族资本发展的后盾
第三章 从关心政治到投身与支持革命
第一节 关心政治从张园会议开始
第二节 出资助办《民立报》
第三节 参加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
第四节 与清廷决裂,决心投身革命
第四章 “上海光复”中的沈缦云
第一节 光复上海立主功
第二节 调和双方矛盾,推选沪军都督
第三节 临危受命解决经济困窘
第四节 筹建中华银行
第五节 夫人的爱国情怀
第六节 下南洋为军政府筹款
第五章 “二次革命”前后的沈缦云
第一节 是谁暗杀了宋教仁
第二节 奔走呼告,坚决反袁
第三节 “如见故人”,以志哀思
第四节 后人的追思与怀念
附录
沈缦云世系
沈缦云先生年谱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
《辛亥先烈沈缦云》:
第二节 放弃仕途,涉足商海
光绪二十二年(1896),28岁的沈缦云便在省试时高中举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几天来,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位绅士打扮的商人,沈金士一见到他,便打躬作揖把他迎进大厅,然后叫来孙儿拜见周大老板。
这周大老板,就是闻名全国的煤铁大王周舜卿。他是沈金士的姻亲、同乡,东小园里(今太湖街道周新社区)人。据《梁溪沈氏宗谱》记载,周舜卿的儿子承基是沈金士儿子芳玉的女婿,在生意上经常有往来。
周舜卿也是农家出身,名廷弼,以字行。清咸丰二年(1852)出生在五里湖畔。父道然,字让三,农民兼做私塾老师。既教授村童,又教授儿子。平时,周道然总是用周氏家训、家规教育儿子,从小就在周舜卿心中播下了“勤奋、俭朴、诚信、友善”的种子。后来家道中落,这也使他经受了困难的磨炼。
但穷困没有降低小舜卿对读书的渴望。每当夜晚,他都会坐到昏暗的油灯下,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读书。从而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6岁时,周舜卿跟随族叔周晓庭来到上海,在同乡丁明奎开设的利昌煤铁号当学徒。周舜卿从小生长在农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穷则思变”,当他一看到上海的繁华景象,眼界就开阔了;环境的改变,激发出他“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的志向。立志使他产生了动力、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沈金士与周舜卿是同乡,与他有着一样的成长经历,也有着一样的奋斗史。这次相见却与往常有着不一样的感受。随着自己一年年的老起来,越来越感到有必要给孙儿好好讲一讲周大老板的成长经历,以激励他继承自己的家业,像周舜卿那样去努力、去奋斗!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沈金士拿着当天的一份《申报》,兴冲冲地走进书房,对着正在攻读《四书》的缦云说:“孙儿,大喜报,今天的《申报》上刊登着你周叔叔的业绩,快快看一看吧。”沈缦云赶忙放下手中的书卷,从爷爷手里接过报纸看起来。《申报》长篇累牍地刊载周舜卿经过十多年的拼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徒,成为闻名全国的“煤铁大王”的经历。从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事在人为,路在自己脚下,一切在于自己的努力……平时,沈缦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他从报上详细地看到周叔叔的奋斗业绩,一下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便忙不迭地说:“周叔叔真了不起!”
沈金士见孙儿内心起了变化,便趁热打铁说:“孙儿啊,你虽然中了举人,却无法与你的周叔叔相比。你还是弃文学商吧,也许有一天能与他一样,名扬天下!”
沈金士说到这里,不由拍着孙儿的肩膀,意犹未尽地说:“周舜卿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十多年内,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店员一跃而为全国著名的巨富,这同他和洋人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精明过人,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大做煤铁生意。周舜卿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了当时国内的工商业资本家中少有的百万富翁之一。他所拥有的资本,已是当初震昌铁号投资额的两百多倍。”紧接着他又把自己目睹的两件事,讲给孙儿听。
有一次,上海邮政总局想在他的震昌、昇昌所在的地基上兴建大楼。周舜卿知道,虽然他的震昌、昇昌两字号地处这个比较繁华的商业区,营业额比较大。但是,如果把这处地产转卖给财大气粗的邮政总局,就一定能够大挣一笔。再说,像他们这种“老”字号招牌已经创出来了,不会因为地址的搬迁而失去那些大宗的生意。因此,周舜卿当机立断,和邮政总局的人拍板下来,最后,这桩房地产生意以二十八万两这个惊人的高价成交。虽说后来震昌、舁昌号的搬迁和新建也花了不少的钱,可相比之下,则显得微不足道了。
另外还有一次,周舜卿从拍卖行中以相当于废铁的价格买下了一艘报废的外国轮船,然后他招来一批铁工,把这艘轮船上的机器、钢铁全部拆卸下来,修整之后,就将其投入市场,竟然也在不长的时间内售完。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又给他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沈金士不厌其烦地讲了这许多,分明是在激励自己的孙儿,要做一个像周舜卿这样的人。此时缦云听着听着,不由热血沸腾,目光炯炯地对祖父说:“祖父,你说的我都明白!”从此,他放弃仕途,追随祖父,在沈家自办的铁工厂、碾米厂学习技术和经营管理,助理家业,孜孜以求地走经商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