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1篇,当前通行的王弼本分为上、下两篇,分别是《道论》和《德论》,总计不过五千余言,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成为历代学者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此书大体以道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论为治世修身的根基。道论以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为宗旨,德论实即道论在人世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延伸。《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言“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对以老子思想为主旨的道家学说给予很高的评价。
本书是《道德经》的导读、注译本、彩图本。全书以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为底本,根据哲学学科的知识分类,结合老子思想的脉络,将《道德经》全书分为六编,分别是道论、德论、政论、事相事理论、知言论、行论。每编开头都附有一段总括性的文字,以概述该编的主要思想,以尽可能简明扼要的语言帮助读者把握老子的思想内核。同时,全书八十一篇的每篇开头另有单独的导读,总括全篇;注释力求详尽准确,译文则将直译和意译有机结合,还适当补充了原文未言明而暗含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本书是《道德经》研读的创新性成果,也是专业学者竭力向大众普及传统经典的重要尝试。
本书还收入八十余张精美古图,比如《老子出关图》《老子骑牛图》《帝王道统万年图册》等。这些图的内容大都与原文文字与思想意涵相关,以图传意,图文互见,既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又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