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国家“互联网+物流”战略需求,分三篇详细介绍了互联网物流的理论和应用:上篇,概述篇介绍互联网物流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中篇,理论篇阐述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新功能、业务体系与作业流程;下篇,应用篇阐述互联网物流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硬件设备,互联网物流平台、业务应用以及跨界融合发展。本书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实用性强,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亦可作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互联网应用类公选课、交叉课程、复合课程等特色课程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指导教材。
目录
上篇 概述篇
第1 章 互联网物流概述 3
1.1 “互联网+”概述 4
1.1.1 “互联网+”的提出 4
1.1.2 “互联网+”的内涵 6
1.1.3 “互联网+”的特征 8
1.1.4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0
1.2 互联网物流的基本概念 13
1.2.1 互联网物流的定义 14
1.2.2 互联网物流的特点 15
本章小结 16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16
第2 章 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8
2.1 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现状 19
2.1.1 国外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现状 19
2.1.2 国内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现状 25
2.2 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趋势 28
2.2.1 物流数据平台逐渐应用 28
2.2.2 智慧物流与社会物流不断发展 30
本章小结 32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32
中篇 理论篇
第3 章 互联网物流的模式 37
3.1 互联网物流的基本模式 38
3.1.1 企业自营物流 38
3.1.2 第三方物流 41
3.1.3 物流联盟 45
3.1.4 第四方物流 51
3.1.5 物流一体化 54
3.2 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 57
3.2.1 众包模式 57
3.2.2 出租车配送模式 61
3.2.3 车货匹配模式 63
3.2.4 末端O2O 模式 64
3.2.5 公共平台模式 67
3.2.6 立体生态模式 72
3.2.7 客货邮融合模式 74
本章小结 75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75
第4 章 互联网物流的新功能 77
4.1 物流信息服务功能 78
4.1.1 物流信息服务的概念 78
4.1.2 物流信息服务的意义 78
4.1.3 物流信息服务的基本流程 79
4.2 物流资源整合功能 80
4.2.1 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目的 80
4.2.2 互联网物流的资源整合 81
4.2.3 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模式 81
4.3 大数据分析功能 83
4.3.1 大数据对物流的影响 83
4.3.2 物流行业大数据分析 87
4.4 仓配一体化功能 91
4.4.1 仓配一体化的概念 91
4.4.2 仓配一体化的特点 91
4.4.3 互联网物流下的仓配一体化发展趋势 92
4.5 逆向营销功能 96
4.5.1 逆向营销的概念及特征 96
4.5.2 逆向物流的概念 98
4.5.3 “互联网+”战略下的新媒体对逆向物流模式的影响 99
本章小结 100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100
第5 章 互联网物流的业务体系与作业流程 102
5.1 物流业务体系与作业流程的发展 103
5.2 传统物流业务体系与作业流程 104
5.2.1 传统物流业务体系 104
5.2.2 传统物流作业流程 104
5.3 互联网下智能物流业务体系与作业流程 106
5.3.1 智能物流业务体系 106
5.3.2 智能物流作业流程 107
5.3.3 智能物流作业流程的发展趋势 109
本章小结 113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113
下篇 应用篇
第6 章 互联网物流信息技术 117
6.1 互联网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118
6.1.1 互联网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 118
6.1.2 互联网物流信息技术的作用 119
6.2 云计算与物流 119
6.2.1 云计算概述 119
6.2.2 云计算的应用 121
6.2.3 云计算在物流中的应用 122
6.3 物联网与物流 123
6.3.1 物联网概述 123
6.3.2 条形码技术 125
6.3.3 RFID 技术 128
6.3.4 射频标签技术 130
6.3.5 EDI 技术 132
6.3.6 RF 技术 133
6.4 5G 与物流 135
6.4.1 5G 概述 135
6.4.2 5G 的特点 135
6.4.3 5G 在物流中的应用 138
6.5 自动跟踪技术与物流 141
6.5.1 全球定位系统 141
6.5.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42
6.5.3 地理信息系统 147
6.6 数字孪生技术与物流 148
6.6.1 数字孪生概述 149
6.6.2 数字孪生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150
本章小结 152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152
第7 章 大数据与物流 154
7.1 大数据概述 155
7.1.1 大数据的概念 155
7.1.2 大数据的特征 156
7.1.3 大数据的作用 157
7.2 大数据与物流的关系 158
7.2.1 物流大数据的概念 159
7.2.2 物流大数据的重要性 159
7.3 大数据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162
7.3.1 大数据对物流企业的意义 162
7.3.2 大数据在物流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164
本章小结 169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170
第8 章 区块链与物流 172
8.1 区块链概述 173
8.1.1 区块链的概念 173
8.1.2 区块链的发展现状 174
8.2 区块链的结构、特点及问题 176
8.2.1 区块链的结构和核心技术 176
8.2.2 区块链的主要特点 177
8.2.3 区块链存在的问题 178
8.3 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179
本章小结 181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181
第9 章 人工智能与物流 183
9.1 人工智能概述 184
9.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184
9.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84
9.1.3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86
9.2 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 188
9.2.1 计算机视觉在物流中的应用 188
9.2.2 语音识别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193
9.2.3 自然语言处理在物流中的应用 195
9.2.4 AIGC 在物流中的应用 196
9.2.5 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198
9.3 人工智能环境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02
本章小结 203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203
第10 章 互联网物流业务应用 205
10.1 “互联网+运输” 206
10.1.1 “互联网+运输”的内涵 206
10.1.2 “互联网+运输”的特征 206
10.1.3 智能运输系统 208
10.1.4 无人运输技术 211
10.2 “互联网+仓储” 214
10.2.1 “互联网+仓储”的内涵 214
10.2.2 “互联网+仓储”的要素 216
10.2.3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216
10.2.4 无人仓技术 221
10.3 “互联网+配送” 223
10.3.1 “互联网+配送”的内涵 223
10.3.2 智能配送系统 224
10.3.3 末端配送模式 228
10.3.4 共同配送模式 233
10.3.5 无人配送模式 237
10.4 互联网物流配送中心 238
10.4.1 互联网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分类 238
10.4.2 互联网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240
10.4.3 互联网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 242
10.4.4 互联网物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智能化 243
本章小结 249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249
第11 章 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 251
11.1 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 252
11.2 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252
11.2.1 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 252
11.2.2 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的管理 260
11.3 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的应用 263
11.3.1 云仓平台 263
11.3.2 车货匹配平台 264
11.3.3 校园智慧物流平台 266
11.3.4 物流园区平台 267
11.3.5 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70
本章小结 272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272
第12 章 互联网物流的跨界融合与发展 274
12.1 互联网物流的跨界融合 275
12.2 物流与新零售 275
12.2.1 新零售的概念 275
12.2.2 新零售诞生的原因 276
12.2.3 新零售的特点 277
12.2.4 新零售的发展 278
12.2.5 新零售物流 280
12.3 物流与电子商务 284
12.3.1 农村电商 284
12.3.2 生鲜电商 287
12.3.3 跨境电商 290
12.3.4 社交电商 293
12.4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299
12.4.1 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区别 299
12.4.2 物流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表现形式 301
本章小结 306
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 306
参考文献 308
前言/序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也在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物流业作为综合性服务行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又推动着物流业的快速升级;面对速度和体验的双重需求,线下的传统物流业亟须信息化转型,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如今,互联网技术经逐渐渗透到物流业,为物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促进了物流业的降本增效进程。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推动着传统产业进行互联网改造升级,促进其实现在线化、数据化和信息化,同时也促进了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商业、金融等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2016 年7 月2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提出要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建立标准规范,加快建设综合运输和物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推进“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实现车辆、网点、用户精准对接。
2016 年7 月29 日,《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物流领域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完善物流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商业新模式、经营新业态,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2019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其中提出了一些发展目标,包括:从2021 年到21 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到21 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等等。纲要还提出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营运模式;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
2020 年5 月2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分别从制度、要素、税费、信息、联运和综合成本6 个维度提出了24 条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从深化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土地和资金保障、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加强信息开放共享、推动物流设施高效衔接、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6个方面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加快智慧物流的发展。
2021 年3 月19 日,《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送通行管理、提升末端服务能力、提高协同运行效率、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总结了12 项工作任务的典型经验做法,可以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2022 年1 月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另外还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现代流通治理水平,全面形成现代流通发展新优势,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等等。
2023 年7 月3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提到,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特色产品进城、加快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等,这些措施都为快递业发展带来利好。
2024 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提到,邮政管理部门支持创新快递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引导快递市场新业态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发展,加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这为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还要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2024 年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提出,要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该行动方案还强调要提高全社会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数字化水平,推进传统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推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互联网+物流”的实施和推进,将会提升我国物流业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型的速度,为构建和完善高效、生态、节能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提供动力,也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的行业变革。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可以提升物流要素质量、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物流行业发展新动能,还可以加快形成物流行业新质生产力。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来改造传统物流业,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物流生态,是从事物流领域工作和参与物流方面研究的各界人士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互联网+物流”不仅从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提升传统物流业的效率水平、促进物流业飞速发展,而且也对互联网物流方面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技术与物流各个环节相结合的背景下,新型互联网物流人才是指既熟悉互联网物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互联网物流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互联网物流的理论、模式、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针对近些年互联网物流的热点问题和应用,根据“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和新发展,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介绍了互联网物流的运作模式、功能和整套作业流程,讲解“互联网+物流”下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新设备的应用。本次修订,我们对第1 版教材进行全面细致的修改,主要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概述篇,增加互联网物流的最新特点及发展现状,完善互联网物流的相关理论体系,更新互联网物流的最新行业动态。
第二,理论篇,增加众包配送、即时配送、客货邮融合等互联网物流新模式,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物流功能的案例和发展。
第三,应用篇,增加目前互联网物流流程中应用到的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及企业应用案例,包括5G、数字孪生、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送货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等最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并设立重点章节介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情况。
本书以实用性为原则,结合大量国内外互联网物流相关研究成果和知名企业互联网物流运作的实际案例,对互联网物流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互联网物流的基本理论,熟悉互联网物流的运作模式、功能、业务体系和作业流程,掌握互联网物流的信息技术、业务应用及信息平台,以及互联网物流的跨界融合与发展。
本书作为互联网物流的专业书籍,由北京邮电大学的杨萌柯副教授、周晓光教授和闽江学院的陈成栋教授共同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学习了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的成果,亦得益于徐梦媛、叶华丽、李雅婷、田保顺、李佳欣、胡枫洋、王滔、孙丽、潘雨晴等科研团队成员的努力与贡献,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本书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