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项目式学习(PBL)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很多教师因缺乏清晰的流程和简明的指导,在实施PBL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本书揭开了PBL的神秘面纱,将其基本流程简化为6个易于管理的步骤,以便每位教师顺利开展PBL教学。
每章均围绕PBL的一个关键要素展开,分享真实的成功故事和失败故事,有助于教师吸取成功经验,避免常见错误;还总结了实施要点,提供了实用策略、实施起点、思考问题和免费资源等,助力教师轻松踏上PBL之旅。
本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轻松易读,是忙碌的一线教师设计和实施高质量PBL的实操路线图。
试读
序言
我们的教育观念正受到冲击。很多大型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再把SAT 和 GPA,以及名牌学校和资格证书作为关注重点;相反,他们更关注应聘者的思维模式,以及解决问题、领导团队和应对失败的能力。谷歌( Google)、苹果( Apple)、 IBM、开市客( Costco)、诺德斯特姆(Nordstrom)、希尔顿(Hilton)、全食超市(Whole Foods)、企鹅兰登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等公司最近都宣布不再要求应聘者拥有大学学位,转而寻找那些拥有实践经验和良好业绩记录的求职者。
当下正是关注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 PBL)的绝佳时机。瑞安?施托伊尔(Ryan Steuer)拥有课堂教学和商业领域的跨界经验,因此他对教育的真正目的有着深刻的洞见。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准备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发现个人最重要的目标和对世界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年前的“学习”方式。那时的人们始终与同一群人待在一起。在你生活的地方,这些人可能是加油站的服务员、当地杂货店老板、你的父母、一两位老师,以及你的邻居朋友们。在学校里,会有一位老师负责指导你们全班同学的“学习”。如果你来自一个特权家庭,那你可能有幸拥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 它让你有机会接触到海量信息。高中毕业后,你面前的选择也很清晰。如果你想要继续接受“教育”,那你将会去一个掌握更多信息的地方――大学。
20年前,大学拥有庞大的图书馆,里面收藏着那些来自小镇的学生无法获得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当时,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上大学,不仅因为学费昂贵,还因为要延后四年才能工作。毫无疑问,那些大学毕业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并最终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由此,人们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那你就必须得到并记住更多的信息。
但如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大多数人通过便携式设备,就可以即刻访问人类的知识库,还可以与全球范围内的智力精英和商业精英进行交流。无论你是来自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贫困家庭,还是来自纽约市的高收入家庭,抑或是来自肯尼亚内罗毕 十一口人的拾荒者家庭,你都能接触到大量日益更新的信息。
我们的学习历来侧重于记忆。然而,今天纯粹的记忆已经不再有意义。要想取得成功,一个人必须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
信息的获取不再是一种特权,人们也不再需要去记忆和学习那些瞬间可得的信息。乌克兰的首都是哪里?只需要问一问手机,就能瞬间得到答案。3456的平方根是多少?也无须进行复杂的计算――任何人都能马上得到58.79 的答案。这不是什么渐近式的改良,而是惊人的、颠覆性的飞跃,而这种飞跃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清楚地描述了在项目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帮助下,学生是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对现实世界和个人有意义的项目来开展学习的。
我们如何回归这种以学生积极参与真实项目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呢?我们眼看着家政课程和手工课程被取消,这样做只是为了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早在公元 60年,罗马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塞涅卡( Lucius Annaeus Seneca)就曾告诫说:“我们有太多优秀的大脑,都因过度追求无用的知识而饱受折磨。”
作为一个贫穷的农家孩子,我把上学看作从整年 365天艰苦的奶牛场工作中逃离的好机会。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只需完成简单的任务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这使我从挤牛奶和扔干草包中解脱出来,获得片刻的喘息。高中毕业后,我选择上大学,并不是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而是我在用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离开农场。我并不是为了获取信息或学习技能,只是想在农场有限的经营模式之外另寻他路。我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后,选择继续我的创业项目。这个项目让我在毕业前还清了所有学生贷款。几年后,我又重返校园,获得了心理学硕士学位。但我依然无意将它作为职业路径或创收的基础,而是看作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我享受这个过程。
又过了18 年,作为一名作家和演说家,我取得了成功。我选择重返学术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业。尽管博士阶段的那些研究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我发现,我们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培养一个人创造可观收入的能力。
这就是当今教育的窘境。我们该如何平衡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满足自我需求、过上富足生活所必需的创收能力?
我的孩子们小时候是小轮自行车高手。我们在为社区建造自行车赛道的过程中学习了离心力,还在建造斜坡和跳台的过程中学习了物理知识。这些斜坡和跳台能够将车手抛向空中,我们要确保它们在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