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系其弟子所记。其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表述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包括五篇短赋,是一种散文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注本有唐杨倞《荀子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等。本次整理以南宋淳熙唐仲友台州公使库刻本为底本,此本为孤本,现藏大连市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整理者对原文进行了精细点校,并在导言中全面梳理了该书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版本流传情况等,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阅读版本。
目录
导言
整理说明
荀子注序
卷一
劝学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卷二
不苟篇第三
荣辱篇第四
卷三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卷四
儒效篇第八
卷五
王制篇第九
卷六
富国篇第十
卷七
王霸篇第十一
卷八
君道篇第十二
卷九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卷十
议兵篇第十五
卷十一
强国篇第十六
天论篇第十七
卷十二
正论篇第十八
卷十三
礼论篇第十九
卷十四
乐论篇第二十
卷十五
解蔽篇第二十一
卷十六
正名篇第二十二
卷十七
性恶篇第二十三
君子篇第二十四
卷十八
成相篇第二十五
赋篇第二十六
卷十九
大略篇第二十七
卷二十
宥坐篇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十一
尧问篇第三十二
孙卿书录
荀子后序
《经籍访古志》荀子跋
重刊宋台州本荀子跋
前言/序言
刘慧晏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 业,更加迫切地需要“两个 结合”提供支撑和滋养。辽 宁出版集团贯彻落实习近 平文化思想,着眼于服务“ 第一个结合”,集海内百余 位专家之力,分国内传播 、世界传播两辑,出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 通考》。巨著皇皇,总二 百卷,被誉为当代马克思 主义基础研究扛鼎之作。 着眼于服务“第二个结合”, 辽宁出版集团博咨众意, 精研覃思,决定出版《新 时代万有文库》。 自古迄今,中华文化著 述汗牛充栋。早在战国时 ,庄子就发“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的感慨。即使在知 识获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 天,我想,也绝对没有人 敢夸海口:可尽一生精力 遍读古今文化著述。清末 好读书、真读书的曾国藩 ,在写给儿子的家书里, 做过统计分析,有清一代 善于读书且公认读书最多 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每人一生熟悉的书也不过 十几种,而他本人于四书 五经之外,最好的也不过 《史记》、《汉书》、《 庄子》、韩愈文四种。因 此,给出结论:“看书不可 不知所择。” 高邮王氏父子也罢,湘 乡曾国藩也罢,他们选择 熟读的每一本书,当然都 是经典。先秦以降,经典 之书,积累亦多矣。虽然 尽读为难,但每一本经典 ,一旦选择,都值得花精 力去细读细研细悟。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和精神表达,凝聚着中华 先贤的思想智慧,民族文 化自信在焉。书海茫茫, 典籍浩瀚,何为经典?何 为经典之善本?何为经典 之优秀注本?迷津得渡, 知所择读,端赖方家指引 。正缘于此,辽宁出版集 团邀约海内古典文史专家 ,不惧艰辛,阅时积日, 甄择不同历史时段文化经 典,甄择每部文化经典的 善本和优秀注本,拟分期 分批予以整理出版,以助 广大读者在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 脉。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传播通考》的美誉度,已 实至名归。《新时代万有 文库》耕耘功至,其叶蓁 蓁、其华灼灼、下自成蹊 ,或非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