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由30余位长期从事婚姻家庭法的教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的教授、法官和律师,精辟分析百余个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件判决的力作,分析评判法官裁决案件争议的思路,讨论涉及其中的法理,回溯相关法律规定变迁,展望民法典时代对婚姻家庭争议解决的启示。本书所选案例精选自公开的法律专业数据库,或是作者亲自办理的案件,均具有典型意义,部分案件曾引起社会较大关注。本书讨论的问题都是婚姻家庭关系当事人关注的重要利益争点。通过讨论,层层剖析问题,评析梳理出法官的判断标准,说明具体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人关系时的权利、义务,也反映出社会变化和变迁,还指出法律可能存在的不足或漏洞等,为解决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提供权威思路和指引。
目录
详 目
第一章 恋爱、彩礼、非婚同居、结婚纠纷
001.当事人双方恋爱期间往来的钱财是赠与、附条件赠与、借贷,还是不当得利?
002.女方恋爱交往中怀孕流产的,是否有权要求男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003.结婚合意是认定彩礼的重要因素
004.彩礼和陪嫁的性质与返还
005.男方给付的“彩礼”,女方一定要返还吗?
006.短暂共同生活且生育子女后,女方拒绝办理结婚登记的,男方可否请求返还彩礼?
007.同居期间与成年非婚生子女共同经营公司的,股权该如何分割?共同经营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008.解除非婚同居的法律后果
009.当事人一方“隐瞒疾病”登记结婚,是否该宣告撤销其婚姻?
010.一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适用《民法典》判决撤销婚姻
011.婚姻不成立之诉是解决“被结婚”诉争案件的有效手段
012.婚姻登记机关不批准同性别当事人结婚登记申请,是限制婚姻自由吗?
013.采用“假结婚”“假离婚”骗取拆迁补偿款,是否应被判定诈骗罪?
014.婚姻效力与离婚合并审理的司法价值
015.自诉重婚罪的立案与认定
第二章 夫妻关系纠纷
016.忠诚协议的效力
017.夫妻之间的保证书是否有效?
018.婚内财产协议书约定夫妻共同房产归一方所有的,另一方不能撤销该约定
019.夫妻一方婚内请求法院判决准许房产加名,是否应准许?
020.在产权证上加名,是否属于夫妻之间的赠与?
021.夫妻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约定夫妻共有房屋权属的,产权登记是否应作为认定该房屋权属的主要依据?
022.夫妻一方对双方共有房屋无权处分的效力
023.夫妻一方大额举债等超越日常家庭生活代理权的,债权人等第三人对“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负有一定的举证义务
024.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设立的公司,并非一概定性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025.夫妻一方请求确认另一方较大金额打赏网络直播的行为无效,法院是否应给予支持?
026.出售婚前房产用于购买婚后房产的,不属于婚前财产的转化,但购房出资比例应予以认定
027.配偶一方抵押其名下的夫妻共有房产的,该抵押是否有效?
028.夫妻间借款协议性质的认定
029.夫妻一方为其持股公司借款提供担保所生之债,是否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030.儿媳妇以个人名义向公公借款开店,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031.父母为儿子儿媳偿还信用卡债务支付的金钱,是否认定为儿子儿媳的夫妻共同债务?
032.夫妻一方生前将重大疾病保险理赔款赠与其他异性,配偶另一方是否有权要求受赠人返还?
033.哪些情形下,夫妻一方请求婚内财产分割应当予以支持?
034.夫妻关系存续不影响侵权责任的构成
第三章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纠纷
035.名为儿童监护权纠纷,实为亲子关系确认、否认之诉的,应如何处理?
036.老人诉请确认与儿子不存在亲子关系,法院应如何判?
037.婚内抚养义务不得随意免除
038.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请求未履行抚养义务一方返还垫付的抚养费,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039.成年子女请求父母支付抚养费,能否获得法院支持?
040.分居期间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以及其中约定的生活费、抚养费的诉讼主体
041.被赡养人的收入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赡养义务人可否拒绝支付赡养费?
042.被赡养人要求到养老院养老,赡养义务人可否拒绝?
043.成年子女探望老年父母的实务问题探讨
044.老母亲起诉子女追索12年赡养费,是否应支持?
045.父母在子女婚后购房中出资的性质
046.婚前由父母出资购买且婚后由父母还贷的房屋,权属应如何认定?
047.父母将房产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产权归属认定
048.父母擅自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的法律效力
049.父亲死亡后,祖父母与母亲争夺孩子监护权,是否应当支持
050.祖父母垫付抚养照料孙子女的开支后要求子女偿还的,子女是否应当偿还
051.同居当事人一方赠与双方非婚生子女的房产被另一方擅自出售的,赠与方可否要求另一方分割、返还或由其保管房产出售款?
052.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居住权纠纷
第四章 判决准许离婚或者不准许离婚的标准
053.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司法实践中“证明”的适用
054.如何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055.现役军人起诉离婚的,法院裁判是否准许时应考虑哪些要素?
056.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夫妻一方再次起诉离婚,法院是否应予支持?
第五章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探望权和抚养费有关纠纷,离婚后子女抚养关系和子女姓氏变更争议
057.确定离婚父母给付未成年子女抚养费金额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058.离婚诉讼中,法院能否主动判决未成年子女由离婚父母轮流
前言/序言
序 言
近年来,婚姻家庭问题广受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热点事件频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人员流动性大,计划生育的实施,快速使得家庭结构小型化成为主流,2020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明: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人数为2020年814.3万对,2021年764.3万对,2022年683.5万对,2023年768.0万对,结婚率分别为5.8‰,5.4‰,4.8‰,5.4‰。2023年依法结婚登记人数是连续十年下降后首次出现了回升;同时,民政部门登记离婚373.6万对,其中,法院判决、调解离婚60.3万对,离婚率为3.1‰。社会老龄化加剧,我国自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自然增长率,2022年为-0.60‰, 2023年为-1.48‰。这些说明,我国婚姻家庭观念与行为、家庭规模和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个人财产不断增多,财产所有权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人人都想保护好自己的私有财产利益,若遇到争议无法协商解决的,诉诸司法维权成为常事。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各类身份争议、财产争议层出不穷。近年,全年依法批准离婚人数和离婚率如下:2021年为283.9万对、离婚率为2.0‰,2022年为287.9万对、离婚率为2.0‰,2023年为260.53万对、离婚率为2.6‰。《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后,因为离婚冷静期制度等干预,离婚夫妻对数才出现较大幅度减少。
令人不禁要问:婚姻怎么啦?家庭怎么啦?判例研究正是回答这两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从中了解曾经发生的婚姻家庭矛盾的种种原因,窥见各种纠纷、争议中人们的所思所想,更能了解法官裁决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立场、思路和结论。本书既能为当事人寻求婚姻家庭矛盾解决和冲突化解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对策和方案,又能为预防、减少、避免婚姻家庭冲突提供有益参考。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重视统一各地法院裁判立场,以减少和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对典型、疑难、新型的案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法律专业人士了解同一问题可能存在的不同裁判思路及结果,促进个案裁决更公正、公平。
本书选取100个婚姻家庭领域的典型案例,撰写了100篇案例研究,引用的案例则达数百个,以此来分析婚姻家庭法领域具有代表性或者新出现或者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依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各章顺序,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由的相关规定,全书共设九章:第一章恋爱、彩礼、非婚同居、结婚纠纷;第二章夫妻关系纠纷;第三章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纠纷;第四章判决准许离婚或者不准许离婚的标准;第五章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探望权和抚养费有关纠纷,离婚后子女抚养关系和子女姓氏变更争议;第六章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家务劳动补偿和经济困难帮助纠纷;第七章离婚损害赔偿纠纷,离婚后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第八章收养、人类胚胎监管和处理的纠纷;第九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家庭暴力、管辖及其他纠纷。
本书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1.选取的判例是在婚姻家庭法领域具有代表性或者有一定疑难或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每个案例均是人民法院已判决的案件,争议焦点问题明晰,裁判观点讨论充分。判例绝大多数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等向社会公开的法律数据库,少数判例取之于其他适当途径。所有援引的判例均说明了审理法院、案由、案号等信息,方便读者了解详情。部分判例虽然是在《民法典》生效之前审结的,但其争议问题并未过时,对《民法典》实施之后相关争议解决思路和相关法律精神的理解与适用依然具有明显参考价值;这些案件裁判时援引的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内容在《民法典》生效前后并无变化,即使少数有变化,也在该问题的“后续判例和规范的发展”栏目中列举了相关的新案例。《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绝大多数条文内容与此前施行的2001年《婚姻法》相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的绝大多数内容也与2001年《婚姻法》适用的几个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相同。
2.判例研究原则上采用统一撰稿模式,由事实概要、判决要旨、判例评析三部分组成。其中,判例评析包括既往相关判例与观点、在学理框架内对相关问题的点评、本判例的规范逻辑或/和裁判逻辑、本判例的意义、后续判例和规范的发展等栏目。深度解读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裁决案件的判决,学理梳析完整,观点鲜明,剖析有关规定的“前世今生”,有理有据,内容丰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民法典》相关制度和规则。目前,婚姻家庭案件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研究借鉴法院同类案件的既有裁判已成为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工作中的“常规动作”。本书为这类比较研究和借鉴提供了“合成式”的案例汇集,可以查阅到婚姻家庭领域各类新型、疑难纠纷的案例及解析。在民法典时代,阐述、分析婚姻家庭争议并援引相关规定成为解决争议的基本路径。本书切合最高人民法院推行的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