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手册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表示方法、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品种及规格,五金件和五金工具的品种、规格及技术参数等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品种及规格、建筑装潢五金件、电器五金件、紧固件、传动件、密封及润滑件、钳工工具、手工工具、木工工具、切削工具、测量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共15章。本手册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为主,配备了丰富的实物图片,结构安排合理,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查阅,实用性强。
目录
前言
第1章基础资料1
1.1常用换算关系1
1.1.1长度单位换算1
1.1.2线规号与公称直径换算2
1.1.3标准筛网号与目数换算3
1.1.4粒度代号与尺寸范围换算4
1.1.5面积单位换算6
1.1.6体积单位换算7
1.1.7质量(重量)单位换算8
1.1.8密度单位换算9
1.1.9速度单位换算9
1.1.10流量单位换算10
1.1.11力单位换算10
1.1.12力矩单位换算10
1.1.13强度(应力)及压力(压强)单位换算11
1.1.14功率单位换算11
1.1.15功、能及热量单位换算12
1.1.16温度单位换算12
1.1.17比热容单位换算13
1.1.18热导率(导热系数)单位换算13
1.1.19传热系数单位换算14
1.1.20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光洁度换算14
1.1.21各种硬度的换算14
1.1.22钢铁材料硬度与强度换算14
1.1.23有色金属材料硬度与强度换算15
1.2金属材料常用代号和标记21
1.2.1钢铁材料的标记代号和涂色标记21
1.2.2有色金属材料的状态代号和涂色标记24
1.2.3紧固件标记方法25
1.3金属材料的分类28
1.3.1钢铁材料的分类28
1.3.2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36
1.4钢铁材料牌号表示方法38
1.4.1生铁牌号表示方法38
1.4.2铁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39
1.4.3铸铁牌号表示方法40
1.4.4铸钢牌号表示方法43
1.4.5钢牌号表示方法46
1.4.6其他钢铁材料牌号表示方法54
1.4.7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55
1.5有色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56
1.5.1铝及铝合金牌号(代号)表示方法56
1.5.2镁及镁合金牌号(代号)表示方法60
1.5.3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62
1.5.4锌及锌合金牌号表示方法66
1.5.5钛及钛合金牌号表示方法67
1.5.6镍及镍合金牌号表示方法67
1.5.7稀土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68
1.5.8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71
第2章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74
2.1生铁及铁合金74
2.1.1生铁74
2.1.2铁合金75
2.2铸铁88
2.2.1灰铸铁88
2.2.2蠕墨铸铁90
2.2.3球墨铸铁91
2.2.4可锻铸铁93
2.2.5耐热铸铁95
2.2.6高硅耐蚀铸铁96
2.2.7抗磨白口铸铁97
2.3铸钢99
2.3.1一般用途铸造碳钢99
2.3.2一般用途低合金铸钢99
2.3.3一般用途耐热铸钢100
2.3.4一般用途耐蚀铸钢104
2.4钢结构109
2.4.1碳素结构钢109
2.4.2优质碳素结构钢111
2.4.3合金结构钢115
2.4.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129
2.4.5保证淬透性结构钢137
2.4.6易切削结构钢141
2.4.7非调质机械结构钢145
2.4.8耐候结构钢148
2.4.9冷镦和冷挤压用钢150
2.4.10高碳铬轴承钢155
2.4.11渗碳轴承钢155
2.4.12弹簧钢157
2.5工模具钢162
2.5.1刃具模具用非合金钢162
2.5.2量具刃具用钢163
2.5.3耐冲击工具用钢164
2.5.4轧辊用钢165
2.5.5冷作模具用钢166
2.5.6热作模具用钢170
2.5.7塑料模具用钢173
2.5.8特殊用途模具用钢175
2.5.9高速工具钢177
2.6不锈钢和耐热钢181
2.6.1不锈钢和耐热钢的化学成分181
2.6.2不锈钢的力学性能203
2.6.3耐热钢的力学性能217
2.7铝及铝合金226
2.7.1铸造铝合金226
2.7.2压铸铝合金230
2.7.3变形铝及铝合金233
2.8铜及铜合金300
2.8.1铸造铜合金300
2.8.2压铸铜合金306
2.8.3加工铜及铜合金307
2.9镁及镁合金352
2.9.1铸造镁合金352
2.9.2压铸镁合金354
2.9.3变形镁及镁合金359
2.10锌及锌合金369
2.10.1铸造锌合金369
2.10.2压铸锌合金371
2.10.3加工锌及锌合金373
2.11钛及钛合金375
2.11.1铸造钛及钛合金375
2.11.2加工钛及钛合金377
2.12镍及镍合金391
2.12.1铸造镍及镍合金391
2.12.2加工镍及镍合金394
2.13钼及钼合金402
第3章金属材料的品种及规格406
3.1生铁和铁合金406
3.1.1生铁406
3.1.2铁合金406
3.2钢产品408
3.2.1盘条和钢筋408
3.2.2钢板和钢带411
3.2.3钢管418
3.2.4钢棒450
3.2.5钢丝453
3.2.6热轧型钢455
3.2.7冷弯型钢474
3.3铝及铝合金产品493
3.3.1铝及铝合金板与带493
3.3.2铝及铝合金管511
3.3.3铝及铝合金棒514
3.3.4铝及铝合金型材516
3.4铜及铜合金产品524
3.4.1铜及铜合金板与
前言/序言
《新编五金手册》自2010年出版以来,已印刷7次,发行了3万多册,深受读者欢迎。考虑到本手册已出版十多年,这期间五金材料及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产品规格日益增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资料不断更新,所以为了满足广大从事五金产品设计、生产、营销、采购、管理的人员及五金产品用户的需求,我们决定对《新编五金手册》进行修订,出版第2版。
本次修订时,全面贯彻了五金材料及产品相关的现行标准,更新了相关内容;在第1版的基础上,将金属材料、五金件和五金工具等内容进行了充实,并进行了相应章节的拆分及合并,使手册的内容更实用、结构安排更合理。
本手册具有内容实用、资料新、查阅方便的鲜明特色。
(1)内容实用 本手册涵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五金件和五金工具,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表示方法、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品种及规格,五金件和五金工具的品种、规格及技术参数等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品种及规格、建筑装潢五金件、电器五金件、紧固件、传动
件、密封及润滑件、钳工工具、手工工具、木工工具、切削工具、测量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共15章。
(2)资料新 在手册编写过程中,我们全面核实查对了2024年6月以前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现行的技术标准资料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精心筛选,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编写了这本手册。
(3)查阅方便 本手册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为主,配备了丰富的实物图片,结构安排合理,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查阅。
本手册由陈永任主编,曹文博、田珩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吴娜、吴红涛、张旭锋、王璐璐、潘继民、王成明、关成、丁俊、王瑞娟、陈志民、李立碑、刘胜新、李响、孟迪、李菁。全书由陈永统稿,王金荣对全书进行了认真审阅。
在本手册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技术标准,谨向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手册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