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文物保护法一本通》以《文物保护法》的主体条文为序,逐条穿插关联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并附以相关案例,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适用,是广大读者及相关实务人士查阅、解决有关法律问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文物定义】
第三条【文物分类】
第四条【文物保护工作基本原则和方针】
第五条【国家所有】
第六条【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可移动文物】
第七条【文物所有权】
第八条【保护文物的义务】
第九条【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主管部门】
第十条【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重要性】
第十二条【党史重要文物的保护】
第十三条【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条【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
第十五条【文物价值挖掘阐释】
第十六条【文物保护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十八条【文物利用研究】
第十九条【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参与机制】
第二十条【文物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十一条【文物保护投诉、举报】
第二十二条【表彰、奖励】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
第二十三条【不可移动文物核定、登记与公布】
第二十四条【建设性破坏防止】
第二十五条【历史文化名城核定、公布】
第二十六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
★第二十七条【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或者作业】
第二十九条【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
第三十条【禁止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
第三十一条【原址保护】
第三十二条【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养】
第三十三条【不可移动文物遗址保护】
第三十四条【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改作其他用途】
第三十五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开发】
第三十六条【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转让、抵押】
★第三十七条【不可移动文物有效利用】
第三十八条【不可移动文物的使用】
第三十九条【不可移动文物消防安全管理】
第四十条【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
第三章 考古发掘
第四十一条【考古发掘工作报批手续与资质证书】
第四十二条【考古发掘计划的审核与批准】
第四十三条【考古调查、勘探】
第四十四条【发掘计划审批手续补办】
第四十五条【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费用】
第四十六条【发现文物或者疑似文物】
第四十七条【非经许可禁止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在中国境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
第四十八条【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结果】
第四十九条【重要出土、出水文物的调用】
第四章 馆藏文物
第五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保护可移动文物】
第五十一条【馆藏文物定级与管理制度】
第五十二条【文物取得】
第五十三条【馆藏文物的安全管理】
第五十四条【调拨国有馆藏文物】
★第五十五条【馆藏文物作用发挥】
第五十六条【借用馆藏文物】
第五十七条【交换馆藏文物】
第五十八条【禁止借用、交换其馆藏文物的情形】
第五十九条【调拨、交换、借用馆藏文物的补偿】
第六十条【馆藏文物赠与、出租、出售或者抵押、质押的禁止】
第六十一条【文物退出馆藏办法的制定】
第六十二条【修复馆藏文物】
第六十三条【文物收藏单位安全设施】
第六十四条【馆藏文物损毁、被盗、被抢或者丢失】
第六十五条【禁止借用、非法侵占国有文物】
第五章 民间收藏文物
……
第六章 文物出境进境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则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前言/序言
编辑说明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07年、2011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023年我们对其进行了改版,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博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我们秉承“以法释法”的宗旨,在保持原有的体例之上,今年再次对“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进行改版,以达到“应办案所需,适学习所用”的目标。新版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 丛书以主体法的条文为序,逐条穿插关联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请示答复和部分地方规范性文件,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适用。
2. 丛书紧扣实践和学习两个主题,在目录上标注了重点法条,并在某些重点法条的相关规定之前,对收录的相关文件进行分类,再按分类归纳核心要点,以便读者最便捷地查找使用。
3. 丛书紧扣法律条文,在主法条的相关规定之后附上案例指引,收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以及相关机构公布的典型案例的裁判摘要、案例要旨或案情摘要等。通过相关案例,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把握法律条文的适用,从而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并对案例指引制作索引目录,方便读者查找。
4. 丛书以脚注的形式,对各类法律文件之间或者同一法律文件不同条文之间的适用关系、重点法条疑难之处进行说明,以便读者系统地理解我国现行各个法律部门的规则体系,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司法实践服务。
5. 丛书结合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为广大读者提供增值服务,扫描前勒口二维码,即可在图书出版之日起一年内免费部分使用中国法治出版社推出的【法融】数据库。【法融】数据库中“国家法律法规”栏目便于读者查阅法律文件准确全文及效力,“最高法指导案例”和“最高检指导案例”两个栏目提供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的全文,为读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