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无线通信设备种类繁多,电磁兼容性是其实现所有性能及功能的保障,故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尤为重要。本书主要阐述无线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要求和方法,包括测试设备、场地以及试验环境的要求,对测试方法以及最新标准的一些要求进行了解析,便于电磁兼容测试的实施。另外,对无线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作为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的参考。本书还包含了电磁兼容及无线通信设备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和示例,便于行业内人员更好地学习、掌握和理解电磁兼容知识。
本书适合从事无线通信电磁兼容领域工作,特别是从事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研发、标准制定、检测及电磁兼容设备计量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电磁兼容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本书也适合刚进入电磁兼容领域的初学者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1.1电磁兼容基础知识概述
1.1.1电磁兼容的定义
1.1.2电磁兼容学科的发展史
1.1.3电磁骚扰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危害
1.2电磁兼容常用术语和定义
1.2.1基础术语和定义
1.2.2性能判据的术语和定义
1.2.3试验项目的术语和定义
1.2.4试验设备的术语和定义
1.2.5试验场地的术语和定义
1.2.6技术方法的术语和定义
1.2.7测量不确定度的术语和定义
1.2.8标准化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1.2.9实验室认可的术语和定义
1.2.10无线通信设备的术语和定义
1.3电磁兼容常用单位及计算公式
1.3.1常用单位及换算公式
1.3.2测试常用公式
1.3.3不确定度评定常用公式
1.4数值修约
1.4.1修约间隔
1.4.2数值修约进舍规则
1.4.3不允许连续修约
1.4.4数值的计算与修约
1.5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标准
2.1电磁兼容标准概况
2.2电磁兼容标准分类
2.2.1基础标准
2.2.2通用标准
2.2.3产品类标准
2.2.4专用产品标准
2.3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
2.3.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2.3.2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2.3.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3.4国际电信联盟(ITU)
2.3.5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
2.3.6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3.7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2.4小结
第3章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通用要求
3.1电磁兼容问题的产生
3.2电磁兼容测试的分类
3.3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项目
3.4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测试通用要求
3.4.1无线通信设备的分类
3.4.2试验项目的适用性
3.4.3通用配置要求
3.4.4通用工作状态要求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无线通信设备辐射杂散发射测量
4.1辐射杂散发射的测量原理
4.2术语和定义
4.3辐射杂散发射限值及符合性判定
4.3.1通用限值要求
4.3.2无线通信设备依据的标准
4.3.3标准符合性判定
4.4辐射杂散发射测量场地和设备的要求
4.4.1测量场地要求
4.4.2测量设备要求
4.5辐射杂散发射的测量方法
4.5.1通用要求
4.5.2替代测量方法
4.5.3预校准测量方法
4.5.4直接测量方法
4.6辐射杂散发射测量系统要求
4.6.1测量场地要求
4.6.2测量系统要求
4.6.3辐射杂散发射测量系统设计案例
4.6.4辐射杂散发射测量系统功能实现案例
4.7无线通信终端设备辐射杂散发射测量要求
4.7.1第二代(2G)无线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4.7.2第三代(3G)无线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4.7.3第四代(4G)无线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4.7.4第五代(5G)无线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4.7.5蓝牙和无线局域网设备
4.8辐射杂散发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4.8.1不确定度评定参考标准
4.8.2辐射杂散测量系统
4.8.3辐射杂散测量的数学模型
4.8.4各个输入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8.5不确定度的合成
4.9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无线通信设备辐射发射测量
5.1辐射发射测量的目的
5.2术语和定义
5.3无线通信设备辐射发射限值及符合性判定
5.3.1辐射发射限值
5.3.2标准符合性判定
5.4辐射发射测量场地
5.4.1辐射发射测量场地的要求
5.4.2辐射发射测量场地的确认
5.5辐射发射测量设备的要求
5.5.1测量接收机
5.5.2测量天线
5.5.3预放大器及射频线缆
5.5.4转台与天线塔
5.5.5被测设备支撑物
5.6辐射发射测量方法
5.6.1辐射发射的测量原理
5.6.2被测设备的工作状态
5.6.3被测设备的配置
5.6.4被测设备的测量布置
5.6.5辐射发射测量程序及设置
5.7辐射发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5.7.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考标准
5.7.2辐射发射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5.7.3辐射发射测量的数学模型
5.7.4各个输入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5.7.5不确定度的合成
5.8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无线通信设备传导发射测量
6.1传导发射的来源
6.2术语和定义
6.3无线通信设备传导发射限值及符合性判定
6.3.1传导发射限值
6.3.2标准符合性判定
6.4传导发射测量设备和场地
6.4.1测量场地
6.4.2测量设备
6.5传导发射测量方法
6.5.1传导发射的测量原理
6.5.2被测设备的工作状态
6.5.3被测设备的配置
前言/序言
无线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产品标准中除了检测要求外,对于检测用设备设施的要求通常引用或使用产品类标准和/或基础标准的要求。另外对于检测方法,每项电磁兼容检测项目则分别引用对应的方法标准。因此,对于从事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检测工作的人员,不仅要熟知无线通信行业的电磁兼容产品标准,还要掌握电磁兼容的产品类标准和基础标准,要学习掌握的技术内容及涉及的标准非常多,很难在短期内理解相关要求和方法,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本书根据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检测的行业标准及其相关最新国际标准的要求,归纳和总结了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检测的技术要求,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法,对标准的相关方法和要求给出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本书包含了无线通信设备的相关基础知识,便于从事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检测工作的人员学习和使用。
本书还对电磁兼容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标准化组织以及标准体系的情况进行了梳理,能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也可作为日常的工具书使用。
本书除了包含无线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检测技术要求外,还对电磁兼容基础检测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便于理解和掌握,可为从事其他行业电磁兼容检测工作的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本书作为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研究、学习和检测的基础,从基本概念、测试原理、测试方法、测试要求、测试标准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等方面对电磁兼容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目的是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电磁兼容相关技术知识、检测要求和检测方法,为广大电磁兼容检测和研究技术人员提供学习参考,简单易懂,方便实用。
本书由刘宝殿、刘军编著。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以及疏漏,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