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高扬抗日将领崇高精神,为民族和国家构筑精神丰碑、注入精神动力的精品佳作。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悲壮也伟大的一次反侵略战争。本书不面面俱到地写“传记”,而是聚焦赵一曼、杨靖宇、周保中、左权、马本斋、张自忠、戴安澜、佟麟阁、王铭章、高志航这十位抗日将领最感人的人生横切面或瞬间,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英烈的革命事迹,以扎实的史料刻画了英烈的丰满形象。全书内容鲜活、生动感人,荡气回肠、催人奋进,具有*强的可读性,兼具史料价值和教育价值。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写我敬仰的英雄的书,我不可能撇开个人情感而“理性”“冷静”“客观”地叙写。我做不到。相反,在写这些英雄故事的过程中,我多次情不自禁热泪盈眶,甚至泪流满面。——李镇西
目录
目录
赵一曼:红装白马
引子好大一棵树
一天足·抗争
二革命·爱情
三拼杀·遗书
四寻找·传人
尾声用生命写诗
杨靖宇:气壮山河
引子不朽
一大任
二酷刑
三潜伏
四联合
五激战
六严酷
七生日
八元宵
九殉国
尾声丰碑永存
周保中:英雄无泪
引子纵横驰骋
一军师出山
二攻打东京
三三打宁安
四割肉赏金
五八女投江
六师长叛变
七凝血日记
八死地后生
尾声战友重逢
左权:血染家书
引子“这就是遗留给你的最宝贵的遗产。”
一“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二“你们走后,确感寂寞……”
三“紧紧握着你的手……”
四“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
五“母亲!你好吗,家里的人都好吗?”
尾声“第一次给爸爸写信……”
马本斋:民族之光
引子《回民支队》
一男儿壮志
二初战告捷
三百战百胜
四宁为玉碎
五英雄不死
尾声本斋亭
张自忠:决死报国
引子梅花上将
一打,还是不打?
二国人皆骂“汉奸”
三“气吞万里如虎”
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五临沂大捷
六洗清污名
七“一定要同敌人在这条线上拼到底”
八随枣会战再扬威
九“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之死而已。”
十被血与火染红烧烫的日子
十一最后时刻
尾声取义成仁,为国捐躯
戴安澜:壮志无违
引子国共同挽
一报考黄埔
二浴血山河
三挥师缅甸
四决战同古
五捐躯沙场
尾声万里旌旗
佟麟阁:卢沟雄狮
引子“佟麟阁路”
一生死之交
二长城热血
三生死与共
四血战南苑
五伟大女性
尾声精神长存
王铭章:川军不朽
引子无名英雄
一壮士出川
二血肉长城
三与城同在
四无川不军
尾声铭章中学
高志航:志在蓝天
引子忠烈祠里
一雏鹰展翅
二人机一体
三名扬国际
四爱情多难
五融入蓝天
六万千志航
尾声碑立于心
后记选择的艰难与突破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从春节前夕我在键盘上敲下“杨靖宇”三个字开始,到金秋时节写完佟麟阁,一部20多万字的新书稿《浴血中国——不应忘却的十位抗日将领》终于完成。
有朋友感到有些奇怪:“李老师是教语文的,什么时候对历史感兴趣了?”
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想:这段并不遥远的血染的历史,难道仅仅是专业搞历史的人才应该感兴趣?
他们问我:“您为什么突然想到写这么一本书?”这个问题我倒是很想回答。
去年和一位刚刚荣获市“教坛新秀”的优秀青年教师聊天,聊到抗日的话题,我随口提到“高志航”这个名字,她睁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问我:“高志航是谁?”
我有些吃惊:“你真的不知道高志航?”
她天真无邪地摇摇头。
我想了想,提醒她:“前几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远去的飞鹰》……”
“《远去的飞鹰》……”她沉吟着,突然说:“朱××!对,是朱××主演的,哎呀,朱××好帅好帅!我的偶像。”
我有些哭笑不得:“朱××饰演的就是高志航。”
她说:“嗯,您这一说,我想起来了,那个角色好像是叫高志航,是飞行员嘛,后来抗美援朝牺牲了。”
“是抗日战争牺牲的。”我纠正道。
“哦,不好意思,”她表情真的很尴尬,“李老师,我教数学,历史学得不好。”
看《远去的飞鹰》首先记住的不是主人公高志航,而是主演。这和教数学没有关系,和历史学得好不好,也没有直接关系,而与自己是否关注并记住我们国家的昨天有直接关系。
后来我问了问一位历史老师,中学历史教材里有没有“高志航”这个名字?回复是:没有。
我甚至问好几位中学历史教师,他们竟然都不知道高志航是谁!
我一下子觉得我错怪了那位漂亮的教坛新秀了,连历史教师都不知道,何况教数学的她?
是的,责怪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高志航,是不公正的。
如果我鄙夷那位不知道高志航的女教师,那我首先得鄙夷年轻时的我——我像她这年纪的时候,不也一样不知道高志航吗!
在这里说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高志航等先烈,我只是想说明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宣传还不够全面,还不够深入。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悲壮也最伟大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受尽帝国主义的欺凌、蹂躏与践踏的百年中国,第一次以惨胜的方式赢得了民族解放。
这里说“惨胜”,是因为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中国伤亡了3500万人。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伪军和汉奸太多,中国人民付出了本来不应该付出的那么大代价。
在这个背景下,那些为了中华民族不被奴役、不被亡国灭种而英勇抗争、壮烈殉国的热血英雄,就显得格外可歌可泣,他们没有理由被我们这些坐享太平的后人遗忘。
有时候早晨醒来,看见外面霞光满天,我会赶紧拿着无人机登上楼顶,以“上帝的视角”俯瞰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而渐渐苏醒。
看着成都的万里晴空,我想到了1941年3月14日那一天,成都突然响起防空警报,当老百姓纷纷躲进防空洞时,一群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却驾机飞向蓝天,迎战日军。其中一位英俊的飞行员在和敌机搏斗中,头部中弹,血洒蓝天,壮烈牺牲,年仅25岁。
他的名字叫林恒。如果大家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的话,那么他姐姐的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林徽因。
说今天成都上空的彩霞,像当年林恒们的热血染红的,一点都不夸张。
80多年前,山河破碎,血雨腥风,“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正是无数的佟麟阁、杨靖宇,以自己的七尺之躯,筑起了血肉长城,保卫着我们的家园,否则,哪有今天的岁月静好?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写下了这本书,献给我敬仰的无数抗日烈士,也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今天的年轻人听——当然,我希望听到这些故事的,还有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儿女及其子孙。
李镇西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