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译著《新精神活性物质手册》是原著作者Ornella Corazza团队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结晶。新精神活性物质(NPS)的激增不仅影响了临床实践,还影响了药物滥用的行为模式,多样化新型毒品的扩散已经对临床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临床医生、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禁戒毒工作人员都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书全面整合了有关NPS的研究、临床实践和经验性知识等,填补了现有关于NPS临床知识的空白。本书向医疗从业者、禁戒毒工作人员介绍了毒品使用的**趋势,并更好地了解其急性中毒的临床管理和途径,同时强调此类危险行为背后的动机,并鼓励建立基于非批判性和同情性的公共卫生方法。本书所有章节均由该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直在研究某一种现象,并认为有必要与更广泛的受众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目录
作者传记
引言
第一章 简介:克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挑战
第一部分 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者:流行、模式和预防
第二章 NEPTUNE: NPS临床指南的必要性
第三章 NPS:流行病学、使用群体特征、模式、动机和难题
第四章 英国监狱中的NPS危机
第五章 表现和形象增强药物在健身房及锻炼者和运动员中的使用现状
第二部分 一线卫生专业人员的临床建议和最佳实践
第六章 急诊室的NPS:攻击性和精神运动性躁动处理
第七章 急性药物和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副作用证据收集的标记和模型设计:Euro-Den Plus项目
第八章 新型和传统俱乐部毒品与精神病理学和医疗后遗症的关联:伊比萨(Ibiza)项目
第三部分 违禁药品、不良反应和临床管理
第九章 香料毒品、合成大麻素和“精神分裂症”
第十章 合成大麻素、阿片类及多药物滥用的临床意义
第十一章 英国合成卡西酮及相关死亡率
第十二章 合成卡西酮滥用的两个案例:偏执机器人Marvin和Alice梦游仙境
第十三章 哌醋甲酯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 “草本类兴奋剂”的全球传播:克拉托姆案例
第十五章 摇头丸(MDMA)引发疾病的临床及医疗管理
第十六章 2C-B滥用的临床影响
第十七章 探索苯环己哌啶衍生物的“来龙去脉”
第十八章 芬太尼及相关阿片类药物:新趋势、风险与管理
第十九章 策划药——苯二氮卓类:挑战与治疗选择
第二十章 处方药的滥用、娱乐性使用与成瘾
前言/序言
近年来,国际国内毒品形势发生复杂变化。全球范围毒品产量、毒品种类、吸毒人数持续增长,国际毒潮泛滥的局面依然严峻。特别是全球范围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来势凶猛,其种类更新换代之快、花样之多,对世界和我国禁毒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超过1000种,远远超过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数量之和,并且仍在以未知的速度出现新的精神活性物质。新精神活性物质较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具有更强的精神活性作用、成瘾性和未知的作用机制,对社会治理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亟需有关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演变、药理学、药理毒理学、精神病理学、流行趋势、临床症状及急性处置等方面的研究和临床经验。
新精神活性物质作为危害极强,管控难度很大的一类管制类物质,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为了探索新精神活性物质治理的中国方案,我国禁毒专家马岩、王优美、徐鹏等于2019年10月出版了《新精神活性物质办案实用手册》一书,该著作首次详细介绍了在市面上已经出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中英文名称、通用名、化学结构、药理毒理作用、体外药理学评价、药物代谢及依赖性折算等内容,为国际国内禁戒毒实务工作者提供了一本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参考书。译者认为同年面世的Handbook of Novel Psychoactive Substances-What Clinicians Should Know About NPS作为《新精神活性物质办案实用手册》的姊妹篇,补充了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流行趋势、对应的临床症状及临床应急处理方案建议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危害和危机处理手段的认识,进而全方位促进我们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和临床处理方面工作水平的提高。
本书翻译工作自2020年初开始,历时两年。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徐鹏博士、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沈敏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大力支持,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翻译工作甚是忐忑,译著中难免有翻译不准确、错误及疏漏之处,特别是对于与临床相关的一些表述,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和包容。感谢科学出版社,感谢张克辉博士、张媛媛硕士及翻译团队对本书的无私奉献和帮助,感谢宁夏医科大学冯鸿莉博士对翻译工作的帮助。
主要翻译团队成员的分工如下:马忱博士翻译第一章至第六章;张园博士翻译第七章至第十二章;马宝龙博士翻译第十三章至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