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石子小学里日复一日的朗朗书声,温暖着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这是他们摆脱未来的不公与贫穷的途径。这也是被村民亲切称呼“高老师” 的高学堂用一辈子去坚守的大山的希望。为了把教鞭延续下去,他狠下心逼着自己的儿女去读师范学院。也因此,青梅竹马的高祥和英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个是接替父亲传递希望的乡村教师,一个是承载着所有人期望的北大研究生。他们都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穷的人,生活中的一缕阳光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而朱晓云的出现便是高祥和英花生命中破云而出的一缕阳光,于寒冬霜雪中剪裁出暖暖春意……
目录
卷一:太阳之光
卷二:月亮之吻
卷三:星星之语
卷四:大地之歌
沿着小溪行走(跋)
试读
《阳光一路成河》:
卷一 太阳之光
1
上午八点整,天空飘着零星小雨,街道上有许多移动的花伞,灰蒙蒙的天空像张开的一张大幔,似乎将有一场猛烈的暴雨,或者来一阵狂风。
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一声长鸣,打破了这空间的沉闷,街道上的花伞纷纷移向两侧。还没等人回过神来,那辆公共汽车“呼”的一声穿过两边的人流,驶进了汽车站。
在这个人口并不多的中原县城里,只有这么一个小站,大大小小的公共汽车挤在一起,排列得很紧,甚至连售票厅的前面也停了好几辆。小站不但狭小,而且还有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地势比旁边的街道稍稍低了一点儿。天晴的日子还可以,要是碰上了下雨天,水像泉涌一样从四面八方冲进停车场,叫人难以下脚。
那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一进站,还没有来得及停稳,车门早已“哧”的一声打开,随即人们又像一窝蜂般涌向车门,你挤我,我碰你,互不相让,纷纷跳下车去。尽管此时外面的小雨又稍大了些,可人们全然不顾。有的随身带了一把伞;有的干脆拿布包顶在头上;还有的甚至脱下了身上的外罩蒙住了头,露出了光光的脊梁……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撑一把黑色的旧雨伞,肩挎发黄的军用包,右手掂着鼓囊囊的大塑料袋。从满脸的稚气看来,可能刚刚脱离学校生活不久,像是一个人出来做什么事似的。他一边走,一边紧紧抓住肩上的布包,时不时地还朝前望一望,偶尔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上一两眼。许多人都向他投去了不同寻常的目光,也难怪人们这么看他,他显得太土气了。让人一瞧就会知道,他肯定是从山里来的。
天依然嘀嗒着小雨。大概是担心裤腿溅上小泥点,男孩把裤管挽得高高的,旧军布鞋上却溅了好多小泥点。他对此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朝前走。
他走过一段长长的水泥路,来到了县礼堂广场。往日在此吆喝的商贩早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只留下一个到处是移动花伞的广场。他在广场的东南角停住了脚步,抬头望了望天,迷蒙的天空渐渐有些发白了,雨也稍微小了一点。于是,他把伞收起来,使劲抖了抖伞上的水,然后塞进那个大塑料袋,继续朝前走。
转过县礼堂右边的一段窄胡同,他来到了下关街。唉!又是一条长长的水泥路,他禁不住皱起了眉头,嘴里念叨了好几遍:“路怎么这么长呢?什么时候走到头呢?”
小雨渐渐停了,这会儿看来先前的预兆消失到九霄云外去了。街上的行人立刻增多了——骑自行车的、徒步的、叫卖的、拉平板车的……时不时还从街两边的音像商店里飘出一段优美的旋律,或者歌手动情的演唱声。
他根本顾不得欣赏这些,继续向前踱着,好不容易才出了下关街,转身又拐进了古庙街。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张看了好几遍的纸,挨着门牌号寻找着什么。污浊的街道两旁堆满了各色垃圾,再加上路面还流着紫褐色的浆水,他顿时觉得有些反胃,似乎要呕吐。
渐渐的,古庙街里多了许多跟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和女孩,他们也都跟他一样,不是背个背包,就是掂个大网兜,脸上充满了兴奋与激动。
最后,他们都来到了一扇铁丝大门前,灿烂的六个金色大字“东阳师范学校”映入了每个人的眼帘。特别是大门两侧正在迎风摇摆的“热烈欢迎新同学”的彩绸条幅,让人一看就明白:今天是东阳市师范学校一九八九级新生报到的日子。
那个男孩随着这一群刚报到的新生走进了东阳师范学校的大门,那用瓷砖刚刚装饰过的办公大楼正召唤着每一个新同学。尤其是办公楼顶那三个红漆大字——“园丁园”以及办公楼前鲜花簇拥着的女教师雕塑,正向每个人说明:这是一个培养教师的地方。
新生报到处已排了好长的队伍,那男孩默默地站到了队尾,取下了肩上的军用包,从里面掏出一个崭新的日记本,然后又从夹页里拿出一张录取通知书——高祥同学:
你被录取到我校一九八九级学习,学习年限为三年,请于九月十日到十一日,凭本通知书来校报到注册。
东阳师范学校(盖章)
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叫高祥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兴盛的中等师范学校了。在那个年代,这类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很受农村学生欢迎。一般来说,农村的学生在读完初中之后,就会直接报考师范学校。他们之所以不想再继续读高中是因为等三年之后还得面临考大学的压力,能否考上还是一个未知数,浪费时间不说,还有很大的风险在里面。考不上大学基本上就得回到土地上务农。而选择师范就不一样了,只要考上,三年毕业之后,国家就会包分配。所以,农村学生大多会选择读师范,当然,也有部分是家长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