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我价值,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们的时间已经被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切割成碎片,如何高效利用仅剩的空余时间达成学习目标,已成为很多人面临的迫切问题。
本书作者小山龙介是日本广受欢迎的学习高手。在本书中,他不提供空泛的理论,而是直面现代人的学习焦虑,切实提出了89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用降噪耳机把公共场所变成书房”“利用‘同时学习法’使学习时间翻倍”“用英语学习会计学”……小山龙介从亲身实践经验出发,手把手教读者通过碎片化学习激活每一点空余时间,并灵活运用时下流行的数码产品和软件,轻松解锁更多技能,实现自我成长。跟随小山龙介的脚步,让终身学习从不切实际的空想变成触手可及的奋斗目标。
试读
学习法01
利用“轻松耳朵学习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野田秀树的戏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于是,我不禁想闭上眼睛。
可是,我没法把耳朵也闭上。因为我们有眼睑,没有‘耳睑’。”①
耳朵总是“老实”地接受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输入装置。人累了会闭上眼睛,却不会“闭”上耳朵。在挤得满满当当的电车里,就算两只手都“没空”,耳朵还有可能派上用场。我想从“轻松耳朵学习法”——灵活运用听话的耳朵进行学习的办法——开始介绍“学习法”。
一提到利用耳朵进行学习,最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课程或研讨会的CD。近来书本、杂志附带配套CD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附带CD的远程教育教材也日益增多。只要把这些CD拷入iPod一类的MP3播放器,就可以创建一个自己的“学习库”,如同随身携带着一个学校。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播客(Podcasting,发布声音文件)。
iTunesStore上有很多以播客形式发布的声音信息,比如广播节目。
同时,iTunesU上发布了很多大学的课程视频,称其为“学校”毫不为过。购买iPod就相当于上了这些大学,真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啊!快来享受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课程、构建“学校”的乐趣吧。①
建议大家充分利用iTu-nesU上的audiobook。Au-diobook指有声读物,日本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对于上下班要长时间开车的美国人来说,它却是能够充分利用开车时间的重要媒体。
美国书店里都有一个专门摆放有声读物的书架,所有的畅销书都被制作成了有声读物。我在美国留学时,常常从图书馆借有声读物来听。②
学习法02
利用录音笔将知识转化为声音
“轻松耳朵学习法”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却有一个致命缺点,
那就是无法确保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有音频资料。虽说大规模的资格考试一般都会出配套CD,但一些非主流考试的音频资料我们就很难弄到手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善用录音笔。把教科书中想要记住的部分读出来,再用录音笔录下来。这样一来,你就能变身为自己的老师,为自己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不妨尝试一下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往往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与听觉记忆的准确性有关,比起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的效果好得多。
假设我们光用眼睛看教科书,然后参加考试,你就会意识到你对细节的记忆是多么不准确。比如,数字“680”和“690”,它们在字形上十分相似,单凭视觉记忆很容易混淆。
可是,如果通过声音记忆,“liubaling”和“liujiuling”则完全不同。通过声音进行记忆能够避免记忆的混乱。
声音稍有不同,意思马上改变,所以我们听的时候会十分注意细节。
视觉适用于瞬间捕捉整体形象,不擅长记忆细节。画面比声音包含的信息量大,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概是这样吧”,故适用于捕捉整体形象。
就这点而言,声音能够让人注意到细节部分。这就是声音在记忆方面的优势。
前言/序言
开始“直立两腿行走”的我们
人类的祖先面临冰河期时,不得不从树上下来开始用两腿直立行走,靠自己寻找猎物。人类追寻着猎物足迹踏遍了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掌握了狩猎技术,发现火,开始运用语言交流。正因为出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冰河期,才有了人类后来的繁荣。
从团块世代的孩子们那一代开始,年轻人都曾经历过所谓的“就职冰河期”吧。就像人类的祖先开始两腿行走一样,我们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进,逐步掌握自食其力的技能。
我们从树上下来,伴随着痛苦开始直立行走的过程。企业不再是我们的保护伞,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去开拓。这对我们而言是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直立行走的乐趣。就像我们的祖先因直立行走而走向繁荣一样,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也让我们获得了享受的契机。
我们没有束缚,纵情奔驰在广袤的大地上。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学习是拓展这种可能性的方法。就像我们的祖先掌握狩猎技巧、发现火、运用语言交流一样,既然从树上下来了就有必须去学习的东西。
经验丰富带来的“突然变异”
假设花3 年时间就基本能独当一面处理业务,那么到第10 年时,你已开始第四次重复同样的工作。这份工作你已经驾轻就熟不断重复过去的做法,和待在树上没有什么区别。你很快就会濒临危机。
再过10 年,年轻人可能会在你背后说:“这种做法,早就过时了”。如此黑暗的前途是你想要的吗?要想避免这样的未来,现在必须开始直立行走。一味重复以往的工作不能让你产生新的想法。就算把干过三次的工作再干一遍,你也找不到新的想法。有些时候“经验”是发现新事物的绊脚石。
一说到“学习”,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学习以增加知识”。对社会人而言,学习还是一个“把经历过的事情忘掉”的“清零”的好机会,你还可以借此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干这份工作”、“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
避免“恶性成熟”
在某杂志的对谈中,奥田民生和SPITZ 提到了“恶性成熟”这个词。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法坚持做乐队,时间长了之后,即使那个办法有错也误以为它是对的,越来越执着于这个方法。虽然成熟了,却是一种“恶性成熟”。他们正是在某位名制作人的严格指导下,才避免了恶性成熟。恶性成熟并不仅仅是乐队的问题,在工作中也很有可能出现。
特别是30 岁左右,当人适应了工作,有了自信的时候,是最危险的。过于相信“这种做法是对的”,会降低人的判断力。“我就是这么干过来的”、“在这个公司就得这么干”,这些话可是“危险警报”。这里蕴藏着一个非伦理的伦理,“我一直是这么做的,所以要这么
做”。而且,遗憾的是没有人劝告他“你待在树上哦”。这样的人无异于“井底之蛙”、“树上的猿人”。学习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恶性成熟。我们通过学习能够接触到与工作无关的知识。一开始或许会因为那些从没接触过的知识而感到困惑。然而,这种“困惑”恰恰是最重要的。,工作起来自然轻松。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你的基因正在产生某种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发生变
异。现在正是你让自己突变的绝佳时机。
学习——生活整理术的引擎
引起突变的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你想想,很喜欢学习的人大多都是有些奇怪的人吧。于是以零压力为目标的生活整理术有了一显身手的机会。
生活整理术能把痛苦的学习转变为一种快乐。不勉强自己的、快乐的、能够轻松持续下去的、充满整理术精神的学习——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一方面生活整理术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另一方面,生活整理术也从学习中大大受益。通过“学习”身边的环境,生活整理术能够更灵活应对环境的变化,创造出适合当事人生活环境的“自我整理术”。比如,我在本书中介绍了色彩咨询师考试。我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直接运用到了“学习法63:在身边摆放黄色物品”中。还在书中融入了很多我正在学习的教练①知识。在介绍生活整理术的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一窥学习整理术产生的过程。
通过学习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整理术,这个过程本身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学习如同生活整理术的引擎。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揭示了生活整理术诞生的“内幕”。
接下来,我们要扬帆起航了。这也是通过直立行走使人生快乐起来的生活整理术的出发点。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迈出新的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