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本书阐述了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以创新创业路径理论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创业的基本逻辑和实训技能。本书内容全面、技训融合,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符合国家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分上、下两篇,分别是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层层递进,阐释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创新创业总述、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与职业人生、创新创业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实践篇以创新创业路径理论为主线,串联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和资源整合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学习。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可作为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适合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继续教育的培训用书,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拓宽思维视野、提升创业素养,从而增强各类社会群体创新创业的能力,赋能青春力量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目录
目录
上 篇 理 论 篇
第一章 创新创业总述 3
第一节 国内外创新创业 4
一、国外的创新创业 4
二、国内的创新创业 5
第二节 创新创业的内涵 9
一、创新概述 9
二、创业概述 12
第三节 创新创业教育 18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 18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21
第四节 创新创业学概述 22
一、创新创业学的建设需求 22
二、创新创业学的概念 25
三、创新创业学的研究范畴 26
四、创新创业学的学科性质 27
思考题 27
第二章 创新创业理论 29
第一节 创新创业驱动力理论 30
一、资本驱动产业 30
二、产业驱动企业 31
三、企业驱动人才 31
四、人才驱动教育 33
第二节 创新创业要素理论 33
一、人才要素 33
二、技术要素 37
三、资本要素 38
四、市场要素 41
五、渠道要素 42
六、品牌要素 43
七、场地要素 47
第三节 创新创业生态理论 48
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48
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利用 52
第四节 创新创业路径理论 54
一、创意 54
二、创新 56
三、创造 57
四、创业 58
五、创富 59
思考题 60
第三章 创新创业与职业人生 61
第一节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 62
一、职业和职业生涯概述 62
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66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69
第二节 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 70
一、创新是一种职业素养 70
二、创业是一种生产方式 71
三、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71
四、创
试读
第一节 创新创业驱动力理论
一列快速飞驰的高铁,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是因为高铁每节车厢都有原动力驱动,而不只是火车头一个驱动机车。创新创业也如此,需要多个原动力来驱动,才能快速发展。找到和设计创新创业的驱动力系统,是创新型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的驱动力逻辑(见图2-1),是资本驱动产业、产业驱动企业、企业驱动人才、人才驱动教育。
图2-1 创新创业驱动力逻辑
一、资本驱动产业
资本是现代创新创业系统的驱动力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顺便赚钱。赚钱是创新创业的目的,创业企业是资本赖以实现保值增值的载体。项目在找资本的同时,资本也在找项目。
资本驱动创业项目的抓手是产业。纵观市场上的各类资本,都是有产业倾向的,总是流向投资机构擅长的产业。有的投资机构青睐IT产业,有的投资机构青睐生物医药产业,有的投资机构青睐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动力,当属资本最敏感。随着国家的创新型战略、中国制造2025计划等一系列前瞻性引领,很多战略新兴产业都处于布局阶段,比如人工智能产业。
如果创业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入该领域,则有可能获得青睐。只要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产品,或者服务,都可能获得投资。当然,资本关注的是产业,而不是某一个企业。企业初创期的机会很多。比如,早期投资百度、阿里的机构,现在已经积累了庞大的资本。可是在阿里初创期的时候,当时像瀛海威、8848(这些企业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非常好,获得了很多融资。相比之下,百度、阿里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但是现在,这些企业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资本驱动产业这个阶段,资本看产业,资本广泛地选择投资对象。
所以,资本关注的是整个产业发展,对于具体的选择对象谁也不能保证最后哪个成功,哪个失败。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企业有很多死亡的理由,却只有一条路最后能走向成功。在早期,资本一般会广泛涉猎,普遍性培养,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才能知道谁是行业的领军企业。可见,资本能够驱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创新创业。根据这个逻辑,在引进资本之前,政府一定要提前确定好适宜本土发展的产业定位,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这一点尤显重要。
二、产业驱动企业
前言/序言
前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多少卓越的发明创造,又曾有过多少惊叹的宏伟工程,它们都在一定的时空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获得了各个领域的关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在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就业到创业,从初次创业到连续创业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提升经济的社会发展格局即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长久以来,教育都具有追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孕育和产生,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追求。在广泛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更符合学校永恒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校亟待开设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这些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然而,以培养学生“双创”精神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与商业、经济学科等混为一谈。创新创业教育,主旨在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梦想;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在于启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意识;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在于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和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能力。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急剧膨胀,亟须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学科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前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愿意奉献给青年学子和社会创业者。因此,本书统筹教育部创新创业的教学要求,依据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具有典型特征的实践前沿,旨在帮助学习者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本书的结构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层层递进,阐释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