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四篇、十三章内容。四篇内容是按照工业工程导论、工作研究技术体系、工业工程应用与发展、工业工程信息化与应用系统四部分进行的设计和编写。第一篇是概论部分,简介工业工程的概念系统和演进历程,包含工业工程绪论、工业工程发展概述和经典工业工程技术体系三章内容;第二篇是核心理论知识部分,包含工作研究的三大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和作业测定(时间研究)四章内容;第三篇是应用分析部分,首先以制造业为对象,引入时间曲线、标准作业、生产线平衡和现场管理四章应用探索性内容,进而在第十二章对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的应用做了扩展性分析,涉及服务业的多个领域和工业工程基础理论的多个方面,为工业工程技术与方法的拓展提供基本借鉴;第四篇结合课程实验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设置了工业工程信息化与应用系统这一章,对我国工业工程基础方法体系的信息化现状和代表性软件系统做了分析和介绍。
目录
第一篇 工业工程导论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工程的演进历程
1.2 工业工程在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
1.3 工业工程在国内的应用
第2章 工业工程概述
2.1 工业工程定义与内涵
2.2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
第3章 经典工业工程理论体系
3.1 工作研究概述
3.2 工业工程的流程观
第二篇 工作研究技术体系
第4章 程序分析
4.1 程序分析概述
4.2 工艺程序分析
4.3 流程程序分析
4.4 线路图分析
4.5 管理事务程序分析
第5章 操作分析
5.1 操作分析概述
5.2 人机操作分析
5.3 联合操作分析
5.4 双手操作分析
第6章 动作分析
6.1 动作分析概述
6.2 动素分析
6.3 影像分析
6.4 软件分析
6.5 动作经济性原则
第7章 作业测定
7.1 秒表时间研究
7.2 预定时间标准法
7.3 工作抽样
第三篇 工业工程应用与发展
第8章 学习曲线
8.1 学习曲线原理
8.2 学习曲线应用分析
第9章 标准作业
9.1 标准作业概述
9.2 标准作业制定程序
9.3 标准作业推广
第10章 生产线平衡与持续改善
10.1 生产线平衡
10.2 持续改善
第11章 现场管理
11.1 目视管理
11.2 定置管理
11.3 5S管理
第12章 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的应用
12.1 程序分析的应用
12.2 操作分析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