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发展趋势研究》共有六章,秉承了从申遗到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外延到与相关文化现象的互动关系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覆盖了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中的申报、阐释与宣传、社区参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城市文化的关系、网站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
目录
第1章 钱塘江海塘和钱江潮申遗可行性初探
1.1 概述
1.2 钱塘江海塘和钱江潮简述
1.3 钱塘江海塘和钱江潮申遗可行性浅析
第2章 杭州的世界遗产与阐释和宣传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对象
2.3 案例分析
2.4 问题和矛盾
2.5 建议措施
2.6 结语
第3章 杭州的世界遗产与社区参与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3 杭州的世界遗产地社区参与现状
3.4 社区参与实践中的问题
3.5 应对措施
3.6 结语
第4章 杭州的世界遗产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4.1 概述
4.2 杭州的世界遗产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详述
4.3 典型案例
4.4 杭州的世界遗产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前景展望
第5章 在国际化背景下以世界遗产提升杭州城市文化
5.1 概述
5.2 世界遗产在杭州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3 世界遗产对于杭州城市文化影响力的调研与分析
5.4 存在的问题
5.5 结语:借助世界遗产提升杭州城市文化的策略
第6章 杭州的世界遗产网站建设探析
6.1 概述
6.2 世界遗产网站的有效性
6.3 世界遗产网站的教育性
6.4 世界遗产网站的经济性
6.5 世界遗产网站的互动性
6.6 世界遗产网站的多媒体数字化
6.7 结语
附录
前言/序言
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具有鲜明的亮点与特色:(1)杭州同时拥有处于准备申遗阶段的文化遗产——钱塘江海塘(可考虑与钱江潮一起申遗)、纳入正式申报轨道的文化遗产——良渚遗址、已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两项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杭州段)。杭州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申遗经验,但随着国内外申遗工作的不断专业化和申遗竞争的日趋激烈,杭州市申遗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还需积极探索、提高。(2)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涉及了世界遗产类型的不断探索和扩展。西湖属于文化景观遗产,大运河属于文化线路遗产。这两类较为新型的文化遗产类型是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三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定义已基本确定,但其内涵还在不断动态发展中。这两类较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类型的关键在于更强调“人”和“文化”在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西湖和大运河(杭州段)这两项“活态”的文化遗产对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3)杭州的西湖、大运河(杭州段)、钱塘江海塘等文化遗产与所在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十分紧密,是由千千万万民众创造,传承和分享的文化遗产。国内外很多的世界遗产,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往往是被围墙封闭起来的一个个遗址或是建筑群,与所在地居民的关系是比较疏远的。但是,杭州的西湖、大运河(杭州段)、钱塘江海塘等文化遗产是所在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完全融入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一特色要求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必须十分重视细致、普惠、可持续的社区参与,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更好地反哺所在地的民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杭州的这些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十分紧密。西湖、大运河(杭州段)等文化遗产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发生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广阔舞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构成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这些文化遗产的阐释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媒介和手段。杭州的这些文化遗产与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生机勃勃的文化体系。
基于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所具有的特点,结合世界遗产学当前的发展潮流,本课题组成员在总结、分析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现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究未来的趋势,希望能为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与建议。本书不求全,但求言之有物,略有几分学术价值。针对现在和将来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中已经或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情况、一些新鲜话题,本书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本书共有六章,秉承了从申遗到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外延到与相关文化现象的互动关系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覆盖了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中的申报、阐释与宣传、社区参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城市文化的关系、网站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浙江工商大学教师钟玮撰写了本书第一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英国伯明翰大学铁桥国际文化遗产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韩嫣薇撰写了第二章,浙江工商大学教师庄欣撰写了第五章,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教师余燕红撰写了第六章。
本课题组成员各展所长,努力写成此书,不仅仅是为了顺利完成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发展趋势研究》,更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各位专家学者、热心读者一起为我们所热爱的杭州市的世界遗产事业添砖加瓦。杭州市所拥有的这些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将长久地存在,我们只是这些文化遗产存续演变至今的亲历者、参与者,我们有幸做些力所能及的学术工作,为它们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其实,我们与九百多年前跟着大诗人苏东坡一起疏浚西湖的千千万万劳动者何其相似,只不过他们肩上的扁担换成了我们双手不断敲打着的键盘,我们同样默默无闻,但又都为自己能做些有意义的事而满怀喜悦,这些永恒的文化遗产在我们大家的手中、心中代代相传,将来一定能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