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经济新常态下的犯罪与治理/犯罪社会论坛(第三辑)》主要内容包括:情境犯罪中的道德博弈:兼论如何避免成为受害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形成机理与应对机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实证研究、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几个问题的思考、“扶老人被讹”的社会危害及治理困境、祛魅与妖魔:杀医的生成逻辑、基于数据治理的社会治安防控创新、电话购物诈骗犯罪的区域性实证研究和新市民的文化冲突与犯罪预防等。
目录
刑事司法如何保障社会秩序
——对1986年以来年鉴数据的初步分析
传媒、民意与司法
——以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五例具有重大影响的
犯罪案件为样本
维权抗争、参与群体状况与暴力犯罪行为
——以2012年反日游行示威为例
情境犯罪中的道德博弈:兼论如何避免成为受害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形成机理与应对机制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实证研究
四川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典型生成与政策应对
——基于晚近5年生效裁判的实证分析
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几个问题的思考
“扶老人被讹”的社会危害及治理困境
祛魅与妖魔:杀医的生成逻辑
基于数据治理的社会治安防控创新
电话购物诈骗犯罪的区域性实证研究
新市民的文化冲突与犯罪预防
美国警务战略创新模式的效果比较
舒缓转型中国的错罪压力
——从全球刑事无罪错案引发的思考(1900-2012)
中国犯罪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基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实例分析
研究生之页
近年来学术界杀人犯罪的性质与类型研究综述
卖淫女被害的特征分析及预防
进城农民工的困境与犯罪趋势研究
我国环境犯罪及其刑事立法分析
网络犯罪刑事立法上的缺陷及完善
“网络钓鱼”犯罪的防范对策浅析
质量犯罪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