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开放获取是国际学术界近十多年来所关注和推动的重大问题,不仅是出版模式的变革,而是学术交流体系的重大改变。图书馆始终在这场变革中占用重要地位,也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信息素质一直是图书馆用户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质的内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都在发生变化。无论信息媒介如何变化,信息素质教育都将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和必备能力;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知识计量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给图情档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动力。计量学的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并深刻地影响着图情档理论、方法、模型与实践;网络舆情的研究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而愈发引起包括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也吸引了广大的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
目录
专题篇
开放获取:研究型图书馆的下坡路,还是登高梯
研究图书馆推进开放获取的战略与实践——以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建设推广与服务
传统出版社的开放出版政策
国外教育科研机构支持作者发表开放出版论文的政策研究
SCOAP3:开放出版新模式及其影响
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态势——基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调查
开放获取期刊的评价与遴选:质量水平、开放程度和服务能力
组建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促进我国有效参与OA活动
专题序:开放资源建设:评价、技术规范和再利用模式
论开放资源建设的发展(2001-2013)
开放资源的利用评价研究
开放资源互操作框架研究
开放资源的再利用模式研究
研究型图书馆开放获取服务模式探讨
理论篇
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
开放学术信息资源环境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国外开放获取图书出版模式研究
开放获取的发展态势及大学图书馆的作用
国外大学图书馆开放获取实践概述
开放存取对期刊论文学术交流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NIH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实施中的利益博弈——基于多元行动者交互作用的分析视角
美国开放存取运动中的政策博弈
基于知识供应链视角的开放存取深入发展研究
国外开放获取期刊研究综述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开放存取研究主题探析
实践篇
2012年国际开放获取实践进展综述
开放获取的发展态势及大学图书馆的作用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的开放存取出版服务
中印开放获取比较研究
开放资源建设的措施及工作策略
强关系视角下的开放获取合作行为分析
基于双边市场模型的开放获取期刊与传统期刊竞争分析
开放存取知识库的网络计量排名和评价研究
试读
有人预测到2025年,图书馆通过机构知识库自我存档等各种聚合手段提供服务的学术资源数量将超过购买的资源。在开放获取的环境中,图书馆继续失去了作为信息看门人的资格。谷歌会持续对图书馆造成威胁。然而,因为新的信息需求也会不断涌现,图书馆也存在着继续保持竞争力的机会。例如,承担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与维护任务;为老师们提供自我存档帮助和版权知识咨询;积极推动大学开放获取政策出台,完成政策执行细节;作为教师代表从出版商那里争取必要的版权;开辟学术出版、科学数据服务新领域;管理开放获取出版基金;基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数字资产系统,可以进一步为大学管理者提供学术评价依据等。这些工作使图书馆参与到了学术出版和传播中,在学术信息生产阶段提供服务,拉近了图书馆员和学者的关系,进而可以提高图书馆在大学社区内的影响力。随着这些新服务项目的开展,图书馆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数据服务、科研评估服务等。这些工作在国外大学中已经被广泛地开展,意味着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正在慢慢与建立在几百年印刷文化上的传统图书馆做最后的告别。
这就是为什么进入本世纪以来,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一直非常引人关注的原因。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加迫切。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确立的2010-2012年三大战略方向中,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图书馆转型列居其二。三大战略方向之下列出的10个关键议题,有一多半都是对图书馆适应新环境的考验,包括版权和知识产权、E-Science、学术出版新模式、促进学术交流、研究型图书馆的转变等。和美国类似,欧洲学术图书馆协会(UBER)也把促进学术交流、建设包括科学数据和其他新兴科研资源的资源保障框架、重塑大学图书馆服务职能作为2013-2015年发展战略的重点。许多大学图书馆对发展目标、根本任务、核心价值等问题开展了讨论和专项研究,纷纷重新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无一不是把图书馆放到了新型学术交流体系的背景中去考虑的。
在日趋国际化的学术研究环境下,我国大学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和国外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也不能单纯地仅看到开放获取使图书馆可以获得更多的免费资源。大学图书馆对开放获取的参与,不能仅停留于建设一个功能齐备的机构知识库,而是一定要与学术交流改革的背景和图书馆战略转型联系起来。开放获取相关实践关系到对未来图书馆发展蓝图的设计,关系到图书馆的未来命运。
6 对大学图书馆开放获取实践的建议
6.1 扩大图书馆资源覆盖范围,充分享用开放获取的成果图书馆的资源发现系统、全文链接系统、参考咨询、读者培训以及学术资源评价,都应该尽可能涵盖开放获取资源部分。图书馆应该追踪不断涌现的开放获取资源,经过鉴别并整合入现有的资源服务系统中。目前已经有不少图书馆开始践行。由于开放获取资源不是哪一个图书馆的独有资源,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重要,这有别于传统的各馆购买资源、分别建设馆藏的做法。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对于那些混合型开放获取期刊(hybridOAJ)中的部分开放论文如何识别处理。目前NISO正在酝酿相关的新标准,多个资源发现系统厂商也都对这个问题有所回应。另外,对开放获取资源的服务和使用,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在利用开放获取资源和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表的成果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已经走在了图书馆的前面〔26〕。
6.2 积极开展校园内的开放获取宣传教育活动
总结国外发展历程,开放获取10年发展最坚强的后盾其实是科学界的支持。每一个大学开放获取政策的出台,都是因为获得了大多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机构知识库存缴更是需要学者们的行动。因此,宣教活动永远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中文的翻译问题和汉字的丰富含义,常常会造成一些概念的混乱。开放获取在大学的推行决不是图书馆一个部门的议题,也不是图书馆独立推行的事务,关起门来是无法实现的,它切实关系到校园中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