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玛丽·帕克·福列特和她的理论是管理史上的一个奇迹。她生活在管理早期,却以其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思想在现代管理界大放异彩;她没有在任何一家企业供过职,却能为现代企业家提供最有实效的建议;她在人生晚期转向企业管理,却涉猎了几乎所有的管理领域。所以,西蒙、赫茨伯格、德鲁克等大家才能孜孜不倦地挖掘她的思想,并总能得出富有新意和现实意义的结论。
福列特如是说:
冲突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这一点不能避免,我想我们应该对其加以利用,让它为我们工作,而不是对它进行批判。
将双方的要求整合起来,这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使得双方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没有任何一方需要牺牲。
我讨论的既非是什么,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应该是什么,而是可能是什么。
精彩书评
福列特曾经是管理界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或者换个比喻说,她曾经奏响了组成管理学交响乐的每一个音弦………她是管理学的先知。
——彼得·德鲁克
管理者们至今仍与她当时所阐述过的各类组织和社会问题缠斗在一起,而总能从这位富有洞察力的巨人身上得到灵感。
——罗莎贝丝·摩丝·坎特
管理思想的伟大先驱者。
——沃伦·本尼斯
玛丽开始和我交谈。两分钟之后,我就决定追随她,而且终其一生。
——林德尔·厄威克
这是一个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的伟大人物。
——波林·格雷厄姆
福列特的思想的确领先于她所处的时代几十年。
——《管理百年》
玛丽·帕克·福列特的作品散发着人情的温馨。
——《管理大师50人》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她的工作起着由对物与物、物与人关系的研究,过渡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的桥梁作用。
——《西方管理思想史》
任何一门学问,如果割断了与自身历史的联系,就只能成为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而不再是一座宏伟的城堡。在这套管理经典系列里,我们可以追本溯源,也依然可以欣赏到对现代管理有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管理思想、智慧和理论。大师的伟大、经典的重要均无须介绍,而我们面对的经典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再美的语言也难以精确刻画,只有靠读者自己去学习、去感悟、去思考、去探寻其真谛和智慧。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席酉民
当我们企业在强调细节管理、有效执行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对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当我们在强调劳资合作的时候,也就是强调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工作,将蛋糕做大,从而双方都能共同获益。最原始的思想往往也是最充满智慧、纯粹和核心的思想。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曙明
现代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组织、组织
目录
第一部分 论组织
第1章 企业是一个整合的统一体
第2章 建设性冲突
第3章 命令的下达
第4章 权力
第5章 最终职权的构想
第6章 职工代表制对重新塑造企业管理者公认类型的影响
第二部分 论领导
第7章 领导者与专家
第8章 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偏差
第9章 工业护士的领导机遇
第10章 师生关系
第三部分 论心理
第11章 关系:循环反应
第12章 控制心理学
第13章 认同与参与的心理特征
第14章 调解与仲裁的心理特征
第15章 工业心理医师
第四部分 论个体
第16章 群体中的个体
第17章 社会中的个体
第18章 计划社会中的个人主义
第五部分 论未来
第19章 为了具备职业要素,企业管理应该如何发展
第20章 为了成为一门职业,企业管理应该如何发展
附 录 玛丽帕克福列特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
试读
学习管理感悟管理演练管理享受管理 如今,市场上经管类图书可以说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时髦的名词和概念一浪接一浪滚滚而来,不断从一个新理念转到另一个新理念,传播给大众的管理概念和口号不断翻新,读者的阅读成本和选择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时期,出版商有时提供给读者的不再是精神食粮,而是噪声和思维杂质,常常使希望阅读、学习和提升的管理者无所适从,找不到精神归依。任何一门学问,如果割断了与自身历史的联系,就只能成为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而不再是一座宏伟的城堡。 针对这种情况,机械工业出版社号召大家回归经典,阅读经典,并以身作则,出版了这套华章经典系列,分设3个子系——管理、金融投资和经济。 “华章经典·管理”系列第一批将推出泰勒、法约尔和福列特的作品,后续将会穿越现代管理丛林,收录巴纳德、马斯洛、列维特、明茨伯格、西蒙和马奇等各种流派的管理大师的作品。同时,也将收录少量对管理实践有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实用管理方法。 作为管理研究战线的一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也为受邀给该系列作序而感到荣幸!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迅速提升,特别是管理知识更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我们知道,大部分自然科学的原理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失效。但因管理的许多知识与环境和管理情境有关,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管理情境的变迁而失去价值。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管理经典系列的出版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坦率地讲,许多贴有流行标签的管理理论或方法,可能会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现实价值,但类似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管理的知识也有其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这些东西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失效。另外,正是由于管理有许多与情境和人有关的理论、感悟、智慧的结晶、哲学的思考,因此反倒会随着历史的积淀和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绽放出更富历史感、更富真知的光彩。换句话说,不少创造经典的大师可能已经走了,但其思想和智慧还活着!不少浮华的流行概念和观点死了,但其背后的经典还闪闪发光!在这套管理经典系列里,我们可以追本溯源,也依然可以欣赏到对现代管理有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管理思想、智慧和理论。 观察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忙得焦头烂额,被事务困扰得痛苦不堪,结果事业做得还不好;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却显得轻松自如、潇洒飘逸、举重若轻,而且事业也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是什么使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结果天
前言/序言
序言
与其他声名卓著的学者相比,福列特并没有在20世纪管理科学大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流光溢彩,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去芜存精,福列特的管理思想所具有的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这是一位充满真知灼见、预见未来的大师!真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是金子,总会发光!
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名杰出女性学者,福列特热衷于社会工作,一生勤于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观察和研究,并笔耕不辍,语出惊人,在管理思想上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让所有人钦佩。一方面,她具有广泛的兴趣,研究涉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她不仅对每个领域进行了专攻,还试图寻找各个领域之间潜在的关联,发现它们背后统一的真理。另一方面,她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常的前瞻性。通过对现实工作、生活的细致观察,福列特似乎总是能够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赖于其超常的洞察力,福列特的观点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前瞻性,当众生还在迷茫时,她却已经揭示了多年后人们才能真正明白的道理。
福列特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她对冲突、权力、领导者等方面的研究上。她认为冲突作为生活的本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利用冲突创造新价值,而非对其进行简单的批判。她指出,整合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通过整合,人们可以寻求有效之道满足双方的需求,而不仅仅局限于“非此即彼”。此外,福列特力倡权力平等,主张进行整合和顺应情境规律,让企业成为有效的职能管理整合体,从而减少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个人权力。她坚持认为利益、责任、权力三者缺一不可,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明确职能,具备相应的职权并承担责任。就领导者而言,她认为人们不应只看到领导者对群体的影响,也要看到群体对领导者的影响。领导者的能力不在于施加个人意愿并让其他人追随他,而在于如何把不同的意愿联合起来,成为群体的内在动力,从而塑造群体力量。凡此种种精辟的见解令人深思。
本书的翻译缘于出版社的主动约请,但由于杂务缠身,恐难有足够的时间,本欲推却。但在编辑的强烈推荐下粗阅了原书,却不能不为大我几近一百岁的福列特女士的真知灼见所打动。虽然因岁月较远,语言较生涩,背景较难认清,翻译难度较大,但还是承担了下来,因为这对我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研读的机会。借此翻译之机,正好组织博士生们进行研读,众人的学习和领悟亦促进了本书的翻译,尤其是几位女博士生,如郭京京、詹也等,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