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危机管理案例精选精析》为工商管理案例丛书之一。“工商管理案例丛书”每本书的绪论对案例的含义、类型、功能,特别是对案例教学的特点、过程及案例教学的组织等都做了各有侧重的分析和阐述。具体案例注重结合各管理学科通行的内容分章组织编写,在每章前先对本章的学科内容做了简要的阐述,帮助使用者把握基本管理原理和规律。在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时,力求画龙点睛,对读者有所启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思考·讨论-训练题,供读者思考和作为教学之用,真正做到了“精析”。
这套丛书既可以作为管理类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相应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使用。我相信,这套“工商管理案例丛书”必将会推动我国高校管理案例教学的开展,对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教学和研究的人士也会有所裨益,有所启发。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危机概论
案例1-1 2006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危机
案例1-2 摩托罗拉“依星计划”的失败
案例1-3 在危机中求生存的瑞航
案例1-4 巴林银行栽在“毛头小伙”手里
案例1-5 火石轮胎公司遭遇米其林
案例1-6 明星们的危机
第二章 危机管理概述
案例2-1 可口可乐中毒事件
案例2-2 杜邦“特福龙”事件
案例2-3 雀巢公司险遭灭顶之灾
案例2-4 瑞典“红牛”事件
案例2-5 麦当劳“消毒水”事件
第三章 危机成因分析
案例3-1 雪印公司“偷梁换柱”事件
案例3-2 三菱“帕杰罗”风波
案例3-3 “大奔”因何被砸
案例3-4 光明乳业“回奶事件”
案例3-5 罗氏公司遭遇危机中的危机
第四章 危机处理程序
案例4-1 冰箱爆炸以后
案例4-2 “红太阳”的“9·18”事件
案例4-3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案例4-4 百事可乐罐里的针头
案例4-5 杭州奶业72小时
案例4-6 大亚湾不是切尔诺贝利
案例4-7 联合碳化物公司毒气泄漏惨案
第五章 危机处理策略
案例5-1 肯德基处理“苏丹红”事件
案例5-2 丰田汽车的“霸道”广告风波
案例5-3 傲慢的埃克森公司
案例5-4 “碧绿液”绝地反弹
案例5-5 法斯通公司的轮
试读
一、管理教学案例概述
(一)管理教学案例的由来
“案例”译自英文单词Case,医学上译作“病历”;法学上泽作“案例”或“判例”;在商业或企业管理学中,往往译作“案例”、“实例”、“个案”等。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学媒介,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曾采用过“问答式”教学法,这可以被看作是案例教学的雏形。之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将“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在书中附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的小例子,一个例子说明一个原理,那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就可被看作是案例。在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的事情。现代工商管理实务的出现呼唤着正规的学校管理教育。19世纪80年代,首批商学院在北美出现,哈佛商学院是其中之一。1908年,哈佛大学创立企业管理研究院,由经济学者盖伊担任首任院长。他认为,企业管理教学应尽可能仿效哈佛法学院的教学法。他称这种方法为“问题方法”( Problem Method)。在盖伊的策划下,邀请了15位商人参加哈佛“企业政策”一课,每位商人在上第一次课时,报告他们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解答学生们所提出的湘问。在第二次上课时,每个学生须携带分析这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书面报告。在第三次上课时,由商人和学生一同讨论这些报告。这些报告,便是哈佛企业管理研究院最早的真实案例。1920年,哈佛企业管理研究院第二仟院长董翰姆向企业管理界募集到5000美元,请欧普兰德教授从事收集和整理制作案例的工作,这是哈佛企业管理研究院第一次由专人从事案例开发工作。这应当说是案例教学的雏形。同年,哈佛成立案例开发中心,次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开始正式推行案例教学。
前言/序言
作为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管理类案例教学,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迅速传播开采的。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中,教师凭借粉笔和黑板做系统的讲解,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板书、手势及身体语言等完成教学活动,这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这类活动的中心和主动的传授者,学生被要求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和领会有关意图,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能力的培养上难以奏效,对独立思考能力日趋完善的新时代大学生来说,是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因此也难以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
案例教学则完全不同,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生自学、争辩和讨论的氛围中完成,教师只是启迪和帮助学生相互联系,担当类似导演或教练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或集体做分析和判断,经过讨论后形成共识。教师不再是这类教学活动的中心,仅仅提供学习要求,或做背景介绍,最后进行概括总结,绝大部分时间和内容交由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和完成。
不难看出,案例教学的首要功能,在于使学生通过个人和集体的讨论与分析,从案例情景中归纳出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择优处理,最终领悟出适合自己个人特点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使得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种逐步培育起来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相关能力得以培养和确立,并随今后工作实践的持续进行而日趋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