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界素有“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之说。张泽生、张继泽父子就是孟河传人中的佼佼者,其医德、医术在业界广受推崇和好评。《孟河传人张泽生、张继泽中医承启集》介绍张泽生教授治疗脾胃病、内科及其他各系病症经验,每个病案均为张泽生教授治疗医案的不同类型、证型,并在医案后附加按语,以便读者领会和掌握张老的辨证用药思路;重点选取张继泽教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病证医案数则,“窥一斑而见全豹”,期望读者既能了解张继泽教授的遣方用药特点,又能从中了解其对父辈经验的继承、发展的脉络。书中辑录张氏父子对某些病证、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或心得体会,多为诊余漫笔,所以行文不拘一格;同时收录了张氏第三代传人的从业成果及心得。希望该书的出版能给中医药学生、中青年医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精彩书评
目录
上篇
张泽生先生医家小传
张泽生先生脾胃病医案选析
一、胃脘痛
二、呕吐
三、嘈杂
四、口疳
五、噎膈
六、痞
七、腹胀
八、腹痛
九、泄泻
十、痢疾
十一、便秘
十二、便血
中篇
张继泽先生医家小传
张继泽先生临床经验辑要
一、脾胃病
1.胃脘痛
2.胃痛兼泄泻
3.呕吐
4.嘈杂
5.脘腹胀满
6.泄泻
7.便秘
二、内科其他各系病症
1.饮证
2.消渴
3.偏头痛,呕吐
4.痹证寒湿痹络
5.虚劳
6.阳痿、遗精脾肾阳虚证
7.月经失调
三、膏方
1.肺脾不足,肝阳偏旺证
2.脾肾两亏证
3.心脾肾不足证
4.支气管炎肺脾肾不足证
5。自汗盗汗
张继泽先生医话医论
一、方药心得
1.治疗脾胃病和內伤杂病的用药经验举隅
2.几味中药的应用体会
3.关于理气药的运用
4.自拟温阳健胃汤
5.自拟疏肝和胃汤
6.自拟哮喘预防方
二、病证漫谈
1.清热通腑治痤疮
2.辨证和单方治疗精神分裂症
3.睡眠小议
4.虚劳
5.关于辨治食道癌、胃癌(噎膈)的体会
6.痰饮致病的诊断、治疗总则和临床常见病证
7.妇产诸证之诊疗随记
三、关于慢陸萎缩性胃炎几个问题的探讨(附207例资料分析)
四、调和肝胃(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五、解析张泽生教授验案数则
六、张泽生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七、张泽生教授治疗时病的经验简介
八、前列腺肥大所致癃闭辨治七法
1.提壶揭盖 开上以启下
2.清利并举 勿忘助气化
3.斡旋气机 疏肝兼利水
4.行瘀散结 治当分主次
5.升清单陷 益气以降浊
6.益肾温阳 气化则尿通
7.滋肾利水 通阳以化气
九、张泽生教授诊治疑难杂症验案
1.胸痞用桂枝薤白瓜蒌汤案
2.湿热症用四妙汤加减案
3.瘀血腹痛用五灵脂案
4.伤食感寒治验案
5.溫肺
试读
江南水乡,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名医辈出。江苏丹阳就是这样一个集江南特色为一地的城镇。丹阳中医源远流长,北宋时的慈济、神济,医术精湛,誉满天下;清乾隆、道光时的林佩琴,医界称之“持论高古,不媚俗为人”,以一部《类证治裁》传读至今;清光绪后,贺季衡承孟河医派之学术,善诊疑难杂症,定方与众不同,疗效卓著,名垂医史。张泽生先生正是贺氏亲传得意弟子之一。
张泽生,字扫尘,号树霖,1895年生于丹阳荆林上社村。斯地虽处乡邑,但受孟河医派的影响,医学亦颇为兴盛。藉此环境熏陶,其父一开始就决定了张泽生要走学医的道路。名取“泽生”者,福泽众生也,可谓寄望深远。
张泽生先生6岁入读私塾,从《四书》《五经》《史记》《古文观止》《十三经》到唐诗宋词、散文八股,砺读十年,其优秀的文学修养,为他日后学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16岁起,他矢志于岐黄之道,先问业于同邑名医张伯卿先生,三年后又拜清末御医、孟河马培之高足贺季衡为师,历时六载有余。在随贺先生学医期间,他白天侍诊抄方,晚上跟师出诊问业,按老师之嘱,抽空攻读医书。当他把基本中医书籍和四部经典著作学完后,即奉《张氏医通》为经典,朝夕相伴,爱不释卷,医业逐日有长进而独得先生垂青。因为天资颖悟,加以虚心好学,先生尽得贺氏薪传。
学业结束后,张泽生先生即在丹阳县城挂牌行医。他对病家审证求因,权衡用药,脉案细致,文笔清秀,所言所行颇具贺师风范。诊病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遇贫病交加者常常送医赠药,故而深为患者敬重。再加上业师推荐介绍,就诊者每日多则近百,屡起沉疴,声誉卓著。时人评价他为“洞明医道,治病奇验”。
面对当时国民政府取缔中医的政策,先生坚持中医中药治疗,用疗效征服了广大患者,并曾亲赴上海,参加反对取缔中医的斗争。
前言/序言
孟河医派,饮誉杏林,源远流长,深得社会嘉许,乡里交口传颂,素有“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之说。 先辈张泽生教授,孟河名医马培之高足贺季衡之传人也,张老尽得师授,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且能与时俱进,临床疗效卓著,在脾胃病专科的创建与发展方面颇多建树,发扬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功绩蔚然。尤可喜者,世兄继泽,从父深造,尽获家传,薪火相继,显示师徒传承是培养中医人才重要的一环,可补中医高等教育之不足。
忆往昔余在20世纪50年代张老受邀来省中院工作之始,即能侍诊左右,亲受教益,指点临证,传授经验,获益匪浅。至今追思,恍如昨日。张老为人有长者风,淳朴无华,为医以德为先,服务到位,务求实效,不尚浮夸,堪为后学之楷模。
今有幸恭读其再传弟子整理的《孟河传人张泽生张继泽中医承启集》,深感文如其人,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精当、方药轻灵、疗效真实的学术风范。张氏父子成功的经验传承与代有发展,不仅使孟河医派绽放光彩,也必定会推动中医药的繁荣昌盛。故乐而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