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传奇导演沃纳·赫尔佐格于八十之际亲笔首撰的唯YI回忆录。
赫尔佐格是无可争议的极限电影大师,一生充满壮丽与险峻的冒险,他横跨七大洲,拍摄了七十余部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将自身全然投入,也曾无数次身临险境。
赫尔佐格1942年生于慕尼黑,他从自己在战后废墟中度过的贫穷、饥饿的童年讲起,从巴伐利亚乡间充满幻想、无拘无束的少年时代,到做钢铁厂夜班焊工、牛仔小丑、奶牛看守攒钱拍电影的青年时代,再到用偷来的摄像机开始拍摄影片,在六十余年的电影生涯中,他用信念和激情翻山越岭,创作出一部部疯狂而伟大的作品。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真实与虚构的边界,也记录下战后“昨日的世界”至今日渐疯狂的世纪变迁。
赫尔佐格用独特的声音,亲自讲述自己史诗般的创作生涯,梳理并再现他最重要的经历和灵感。他叙述奇异故事的天赋,从电影延伸到写作,将以梦的力量击中读者。
精彩书评
作为一位身体力行的导演、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赫尔佐格孜孜不倦地踏遍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只为追寻那些从未被凝视的影像。他的创作生涯令人着迷,亦充满险峻——那是一种将自身全然投入、甘愿身临险境的创作方式,在灾难潜伏之处铤而走险。他是一位擅长讲述奇异故事的天才叙述者,是德国浪漫主义伟大传统的继承者,一位具备先知视野的人文主义者,一位从不止步的游牧探路人,他孜孜以求的,是为人类找到“一个体面而适宜的栖居之所”,一个有时被他称为“灵魂的风景”的所在。——威尼斯电影节
目录
前言
1.星辰大海
2.阿拉曼
3.神秘的英雄
4.飞行
5.费边 · 马克西穆斯与西格尔 · 汉斯
6.在边境
7.爱拉与鲁道夫
8.伊丽莎白与迪特里希
9.慕尼黑
10.遇见上帝
11.洞穴
12.万风车之谷
13.刚果
14.看电影
15.约翰 · 奥凯洛
16.秘鲁
17.《大特权》和匹兹堡
18. NASA,墨西哥
19.纯粹的人生
20.绳上之舞
21.立石与失踪面积悖论
22.士兵的歌谣
23.查特文的背包
24.阿尔山隘
25.妻子们和孩子们
26.等待野蛮人
27.未完成的项目
28.海洋的真实
29.催眠
30.反派角色
31.将世界化为音乐
32.阅读思想
33.慢读,长眠
34.朋友们
35.我的老母亲
36.图像的终结
电影作品
歌剧导演作品
试读
命运把我驱使到了哪儿?它是怎么不断地给予人生新的转变?而我却看到,也有许多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是一种从未离我而去的愿景,以及如同一位优秀士兵所应具备的那种责任感、忠诚与勇气。我总是想坚守住那些早已被人仓皇抛弃的前哨阵地。
我们村子里几乎所有人家都像我们家一样没有父亲,一切都处于最极致的无政府状态。最重要的是,我很高兴家里没有一个军官似的人物来管教我们的行为举止。我们就是在没有任何引导的状况下体会到了一切。
战争末期,罗森海姆被炸成一片火海。那是一片巨大的红霞,在夜空中勾勒出世界末日般可怕的脉动。罗森海姆那时候对我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但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在狭窄的山谷之外,还有另一个危险的、鬼魅般的世界。我并不惧怕那个世界,反而对它感到好奇。
我对母亲最强烈的、永远镌刻在脑海中的记忆,是我和哥哥扒着她的裙子,饿得哇哇叫的时刻。随着可怕的一扯,她挣脱开来,又突然身子一转,脸上充满我此前和此后从未见过的愤怒和绝望。她完全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非常平静地说道:“孩子们,如果我能把我的肋骨切下来喂给你们,我早就切了,但我做不到。”在那一刻,我们学会了永远不再抱怨。对我而言,沉溺于悲伤是可耻的。
在那间公寓,我永远地学会了如何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也学会了如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即便我周围的房间经常一片混乱。至今,我仍然可以在嘈杂的人群中阅读或者写东西,不会注意到有其他人在场。当外部环境的力量迫使我要改变方向的时候,在片场无数人的高压和要求下,我可以在几分钟内改写一整段剧本。
我的朋友很少,讨厌学校,一度讨厌到幻想着趁晚上教学楼没人的时候放火把它烧掉。世上有一种东西叫校园智慧,而我显然不具备。
我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去找心理分析师,因为我认为那里有些东西从根本上就是错的。如果你让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房子的每个角落,那这间房子就会变得不适合居住。灵魂也是如此,如果照亮了它最黑暗的阴影,就会让人变得“无法居住”。
顺带一提,现如今我只能从烂片里学到东西了。至于好的电影,我仍然以很早以前的方式来观看它们。对我来说,真正伟大的电影即使经过反复观看,也仍是一个谜。
我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左右两边都是悬崖,但我一直在往前走,就好像我不是走在一根细细的绳索上,而是走在一条宽阔的大道上。
我在一个星期内,从一本关于广播、电视和电影的百科全书的三四十页里学会了关于电影的基础知识。即使在今天,我也不认为你需要比这更多的知识。这就跟学习打字一样,你不能通过学习文学来学习怎样成为一个诗人。
影片的拍摄过程从头到尾都处于风险和不确定的铁钳之下。我们都在木筏上漂流和生活,包括演员们和只有八个人的小技术团队,我们要拍的那个木筏总漂在我们前面一两道河湾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知道下一道河湾背后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有人问我还有没有力量再拍一遍这部电影。我说,随着这部电影的结束,我所有的梦想也都结束了,我不想作为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活着。
我的私人生活也出现混乱,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几乎所有参与的人都在内心里放弃了这个项目。孤独从来没有影响过我,但身处一群已经放弃了我,还在怀疑我的理智的人之中,这种处境是很困难的。但我总是准备好直面一切,不管工作和生活会给我带来什么。
我讨厌全世界的电影学校所做的事情,于是我创办了“流氓电影学校”。这是一所秉持着相反理念的、游击队式学校,我在那儿真正教的只有两件事,伪造文件和撬安全锁。剩下的都是指导如何破坏现有体制,从中学会拍自己的电影。
我的电影都是走出来的。这句话不只是个比喻。我和查特文之间的共同点就是行走,这种行走形成了一种世界观。或许我和其他人一样懒惰,只不过徒步行走这件事对当时的我来说有种存在主义层面的重要性。
我们都不是那种带着帐篷、睡袋和炊具上路的“背包客”,我们几乎不带行李就开始长途跋涉。世界对那些徒步上路的人是开放的。
我说,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这个词今天更适用于流行歌手或者马戏团演员。如果我不是艺术家,那我又是什么?我说,我是一个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