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在百科全书的两万人里,只选出了100位最有影响的人,他们中有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探险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让人叹为观止。
他们是影响过千百万人命运的人,既决定了文明的起伏,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作者力求通过描述这些人物的贡献和成就,启发我们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的发展。
目录
再版前言
作者前言
1 穆罕默德 001
2 牛顿 006
3 耶稣 011
4 释迦牟尼 015
5 孔子 019
6 保罗 022
7 蔡伦 025
8 谷登堡 030
9 哥伦布 034
10 爱因斯坦 038
11 巴斯德 044
12 伽利略 048
13 亚里士多德 053
14 欧几里得 058
15 摩西 062
16 达尔文 065
17 秦始皇 069
18 奥古斯都 073
19 哥白尼 077
20 拉瓦锡 081
21 君士坦丁大帝 085
22 瓦特 088
23 法拉第 092
24 麦克斯韦 096
25 路德 099
26 乔治·华盛顿 104
27 马克思 109
28 莱特兄弟 112
29 成吉思汗 117
30 亚当·斯密 121
31 莎士比亚 125
32 道尔顿 139
33 亚历山大大帝 142
34 拿破仑一世 149
35 爱迪生 156
36 列文虎克 160
37 威廉·莫顿 163
38 马可尼 168
39 希特勒 172
40 柏拉图 178
41 克伦威尔 182
42 亚历山大·贝尔 187
43 亚历山大·弗莱明 190
44 洛克 193
45 贝多芬 196
46 海森堡 199
47 达盖尔 202
48 玻利瓦尔 206
49 笛卡儿 210
50 米开朗琪罗 215
51 乌尔班二世 218
52 欧麦尔 221
53 阿育王 224
54 奥古斯丁 226
55 哈维 230
56 卢瑟福 234
57 加尔文 237
58 孟德尔 241
59 普朗克 245
60 利斯特 248
61 奥托 251
62 皮萨罗 256
63 科尔特斯 260
64 杰弗逊 265
65 伊萨伯拉一世 270
66 斯大林 275
67 恺撒 280
68 威廉一世 285
69 弗洛伊德 290
70 詹纳 293
71 伦琴 296
72 巴赫 300
73 老子 304
74 伏尔泰 308
75 开普勒 313
76 费米 317
77 欧拉 321
78 卢梭 325
79 马基雅弗利 329
80 马尔萨斯 333
81 肯尼迪 337
82 格雷戈里平卡斯 340
83 摩尼 344
84 列宁 347
85 隋文帝 351
86 达·伽马 354
87 居鲁士大帝 359
88 彼得大帝 364
89 毛泽东 369
90 培根 372
91 福特 376
92 孟子 380
93 琐罗亚斯德 383
94 伊丽莎白一世 386
95 戈尔巴乔夫 391
96 美尼斯 397
97 查理大帝 399
98 荷马 404
99 查士丁尼一世 407
100 摩诃毗罗 411
前言/序言
作者前言
伏尔泰在著作《哲学通信》中提到,他在 1726 年旅英时,偶然听到学者 们在争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焦点自然包括恺撒、亚历山大、铁木真和克伦威尔 等。其中有位学者坚定地认为牛顿当之无愧是最伟大的人。伏尔泰对此深以为然,在他看来,“牛顿没有用武力征服我们,而是用真理引领大众”。
且不说伏尔泰当真认为牛顿是最伟大的人,还是想以此表达一个朴素的哲学思想,但这件事却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数百亿人在这个地球上出现过,其中又有哪些人能够影响历史前进的脚步呢?
我确定自己在本书中列出的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 100 位人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特别说明一下,我侧重的并非这些人物本身伟大与否,而是在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这100位人物都包括哪些人?谁的历史影响力最大?这些都是本书创作的着力点。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大小决定了姓名排序的先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无论身份高低、名气怎样,是伪君子还是真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常有趣。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形成了如今的世界,让我们过上了如今的生活。
至于要将谁选到这本书中,首先要考虑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仅这一点就很难把握。比如传说中的老子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有荷马和《伊索寓言》的作者,会不会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呢?面对这种存疑的情况,我只有尽可能地寻找依据再进行推测。
无名之人不会被列入本书名单之中。假如某个人发明了车轮,显而易见,他比名单中的很多人都重要,但是由于他是个无名氏,便只能与发明书写的人一样,即使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也依然无法作为名单的候选人。
在对这些人进行排名的时候,我不会将知名度、声望、天赋以及地位作为衡量标准。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马丁·路德·金、鲍伯·鲁斯没有入选,甚至达·芬奇也只能与他们一起作为候补。另外,名单之中也有残暴之人,比如魔鬼般的希特勒。
他们还应具有世界影响力,那些仅对局部地区产生影响的人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不过像彼得大帝这样能够对重要国家产生影响的人,他的存在足以震撼全球,理应位列其中。
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不论身处哪个时代,他们对历史发展都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前路尚不可知,加之个人能力所限,我未必能够对所有事情做出准确的评价。谨慎起见,我仅关注那些可能会长久影响未来的人。比如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因为至少在 500 年之内,人类都要依靠电来生活,所以他们对未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会关注这些人在重要历史运动中的作用,并将之作为排名的依据之一。纵然历史不是由某一个人创造的,然而本书重点在于个人影响力,因此相对于历史的参与者,我更倾向于把他们视作历史的推动者。那么重要历史活动的发起人就可能要排在实际参与者之前。
举例来说,我将耶稣排在穆罕默德之后,并非前者没有后者伟大,而在于耶稣在基督教创建上的作用稍逊于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创建方面的作用。
我在书中只字未提像武器制造、妇女运动以及印度教的起源这类事件。因为在一些历史活动中,参与者众多,却没有任何一个作用突出的人物,若是将功劳归于所有参与者,只怕这 100 人的名单便无法形成了。
女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那些天资聪颖又具有影响力的妇女如同灿烂的群星。可惜她们的功绩往往隐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从某种角度来看,本书就如同历史的缩影,所以记录的女性仅仅有两名。不去刻意地增加几位女性的名字,或许能让世人更清醒地认识到女性长久以来遭遇歧视的事实。本书基于真实历史所著,绝非妄自揣测。类似情况发生在各个族群,历史对女性不公就是真相。
我反复强调,入选本书名单的基本条件就是个人影响力。若是用其他标准来衡量,或许就要出现另外一份截然不同的名单。如果以声望、品德、能力和禀赋为尺度,那么列出的就应该是“杰出人物”了。
我发现根据某一特质来给人排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读者们大可以用最有影响力、最杰出等作为标准来试试。人物不必局限于我的名单,只要100名即可,或是以权倾天下为标准,或是以非凡魅力为基本条件,全凭你来做决定。只要你开始做了,必然会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2
牛顿
Isaac Newton
1643—1727
自然与自然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牛顿诞生!于是世界一片光明。
——亚历山大·蒲柏
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当属牛顿。1642年圣诞节①,牛顿出生在英格兰伍尔索普。与穆罕默德的情况差不多,他还未出生父亲就去世了。在孩童时期,牛顿就在机械方面展现出天赋,而且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尽管天资聪颖,但是由于读书时比较散漫,当时并未引起周围人的过多关注,以至于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母亲一度希望他退学务农。好在有人及时阻止,她也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其他方面是有天赋的。牛顿18岁时进入剑桥求学,在掌握了当时已有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后,他开始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科学探索。在21岁到 27岁这短短几年间,他所奠定的科学理论的基础,引发了日后世界革命性变化。
17世纪是属于伟大科学的时代。17世纪初,天文学因望远镜的发明而发生巨变。来自英国和法国的两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儿,呼吁欧洲科学家多多关注自己的实验和观察,而不是继续盲目崇拜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做法与前两位的思想恰好一致。他用新发明的望远镜来观测天文,从而革新了天文学的研究方式,而且他的力学实验也为后来举世闻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
也是在那个时代,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开普勒证实了行星绕着太阳运转,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为科学界打开了新的大门。不过那时候弗朗西斯·培根的预言还没有被有力地证明,在人们眼中科学不过是知识分子纸上谈兵的游戏,而非能够应用到技术领域并引发人类生活变革的秘密武器。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努力下,一些古代科学的错误概念被否定,人类对宇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那时却没有建立能够将种种科学观点联系在一起并进行预测推导的科学体系。直到牛顿的出现,这些理论才被梳理起来,且铺就了一条指引现代科学发展的道路。
早在1669年,牛顿就通过研究完成了大部分科学理论基础,可他并不愿意对外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这些理论在许多年后才被人所知晓。他首次公开的是关于光的性质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牛顿发现构成彩虹的所有颜色在混合之后就会形成人们常见的白光。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同样也是由他发现的。凭着这些科学依据,世界上第一个反射式望远镜在他手中诞生,那一年是1668年。直到现在,这种望远镜仍是天文观测的主要工具。29 岁时,牛顿把他发现的这些科学真相连同其他光学实验成果一同交给了英国皇家学会。
其实牛顿单凭他在光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就可以跻身于本书名人行列了。偏偏他在数学和力学方面的影响力更大。二十三四岁的牛顿为数学界贡献了微积分,这使现代数学在发展进程中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说,它就像种子一样,为后来的现代数学理论提供了原始基因。它又像不可或缺的工具,推动了现在科学的发展。所以微积分又是一项可以单独成就牛顿科学泰斗地位并位列本书的发明了。
牛顿最伟大的成就是在力学领域—主要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起初伽利略用第一运动定律a描述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状态(原文如此—译者注)。可是众所周知,现实中的物体全部都会受到外力的作用,所以力学最关注的是物体在这种状态下如何运动。回应这一问题的正是经典力学中的基础定律——著名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该定律用于计算物体加速度,即加速度=作用于物体上的合理力÷该物体的质量(a=F/m)。后来牛顿又提出了第三运动定律和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来对前两个运动定律进行补充。这四大定律构成一个完整力学体系,人们借助这一体系才能够开展从钟摆摆动到行星运行轨迹等一系列力学问题的研究,并测算出他们的运动状态。而且牛顿的贡献远不止提出了这些力学定律,他还亲自示范如何综合利用力学定律和微积分这类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不论在科学领域还是工程领域,牛顿定律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在他在世时,这些定律就已经引起天文学领域的关注。他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1687年,他在个人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它精准预测了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不同状态。这样一来,牛顿完美地解决了长久困扰动态天文学的问题—如何准确预测恒星与行星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这也让他在天文学领域享有盛誉。
究竟要如何界定牛顿在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呢?打开任何一部科学百科全书就会发现,关于牛顿的内容是最多的,而其他科学家提出的定律或者发现可能只是他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其他科学家对牛顿的高度评价。莱布尼茨曾与牛顿有过严重的分歧,两人之间更不存在友谊,他却曾表示:“牛顿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拉普拉斯是一名伟大的法国数学家,他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描述为“人类智慧最杰出的产物”。拉格朗日则把“牛顿是震古烁今的天才”挂在嘴边。1901年,马赫在文章中写道:“牛顿之后,所有数学领域的成就都是基于牛顿定律,然后在力学的演绎上、形式上和数学上发展起来的。”也许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将许多孤立的现象和定律整合成为体系,使原本只能表述现象的论述成为解释物理现象和预测发展的工具。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无法把牛顿所有的科学成就一一呈现。例如,牛顿在热力学和声学领域取得过卓越成绩,阐述过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发现了二项式定理,还是科学阐释恒星起源的第一人,这其中任意一个成就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可是由于他对科学的贡献太大太多,我们便无法详述这些内容。
你也许不会否认牛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但是你大概会奇怪,难道政坛风云人物亚历山大大帝、乔治·华盛顿都没有资格排在他前面吗?宗教里的耶稣、释迦牟尼为何要位列牛顿之后呢?依我看,纵然政治影响巨大,可是客观来讲,亚历山大去世后的五百年里,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未因他的离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以此类推,公元前1500年的人们与公元1500年的人们的生活也大同小异。然而在现代科学兴起的几百年间,几乎全人类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相较于 1500 年前的人,我们的衣食住行、从事的劳动都变了,最重要的是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于休闲。科学的进步不仅是技术革新、经济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宗教、艺术以及哲学,涉及范围几乎涵盖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那些科学家和发明家才会被记录到书本上。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深深影响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在任何一个世界影响力排名中,他都当之无愧名列前茅。
牛顿于1727年去世。他是第一个被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内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