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美国心理学家T.H.黧黑认为他与达尔文和马克思是引领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他的思想对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等心理学家都产生过影响。
他是人性的发现者,也是精神分析的创立者,但在他一生大半的时光里,他的发现给他带来的却是漫天风雨般的攻击与辱骂;他毕生忠于爱情,但被人骂作淫棍;他忠于友谊,但他的朋友却一个个弃他而去;他是医生,但被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先后动过数十次手术。
《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一书是北大哲学博士文聘元教授十年心血沉淀,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展现出了弗洛伊德才华横溢、传奇多彩的一生以及伟大的学术历程。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巨人的诞生 / 001
引言:巨星闪烁的时代 / 002
新生命 / 003
最初岁月 / 007
童年 / 015
少年 / 019
大学 / 023
第二章 爱之旅 / 035
前途渺茫 / 036
玛莎 / 040
情定摩德林 / 043
宝石与珍珠 / 049
痛苦的甜蜜 / 053
终成眷属 / 058
百年之约 / 067
第三章 苦旅之初 / 069
实习医生 / 070
可卡因悲剧 / 076
巴黎 / 080
神经病 / 085
催眠术 / 091
第四章 曙光与阴影 / 099
患难之交 / 100
安娜的故事 / 109
与“性”相遇 / 116
难言之隐 / 122
精神分析的诞生 / 130
第五章 社会弃儿 / 135
刎颈之交 / 136
割袍断义 / 142
身心交瘁 / 148
社会弃儿 / 153
自我分析 / 156
第六章 曙光再现 / 164
伟人琐事 / 165
《梦的解析》 / 168
曙光初照 / 174
朋友遍天下 / 179
美国纪行 / 186
第七章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 192
走向世界的精神分析 / 193
国际精神分析大会 / 201
背叛风潮之一:阿德勒 / 208
背叛风潮之二:荣格 / 218
第八章 铁卫队 / 232
内外交困 / 233
最忠诚的追随者 / 243
古希腊小雕像 / 250
战争岁月(上) / 253
战争岁月(下) / 266
第九章 轮回 / 276
失意的轮回:黎明前的黑暗 / 277
胜利的轮回:风云再起 / 284
分裂的轮回:“铁卫队”瓦解 / 290
生活往事 / 299
第十章 光荣与痛苦 / 307
仅仅是开始 / 308
痛苦在继续 / 313
声誉 / 317
“门外汉”事件 / 323
第十一章 尾声:亡命天涯 / 331
迫害日志 / 332
亡命天涯 / 340
落日余晕 / 345
岁月如昨 / 351
前言/序言
前言
人啊,你要认识自己!
这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千古名言。
几千年过去了,人认识了自己吗?
恐怕没有!
对于人性,人之本性,人类似乎有着天生的浪漫幻想,温柔如羔羊,美好如爱情。故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基督说:“爱邻如己。”但只要我们放眼历史与现实,就不能不将这种温情的遐想只看作是人的自我安慰。
请大家放眼历史吧!
原始社会时代被恩格斯形容成“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贫困,但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何等如诗如画。但恩格斯在这里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原始人是吃人的,吃掉他们的战俘,甚至他们父母的尸体!
奴隶制时代,诞生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制造了精美无比的青铜器,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在古希腊人口中大部分是奴隶,而奴隶是可以被随意买卖甚至杀害的,对希腊人而言,奴隶只是会说话的畜生罢了;在古罗马,无数奴隶成了角斗士,在剧场里互相屠杀,而那些所谓高贵的罗马公民在高高的看台上欣赏这血腥的一幕幕,就像我们今天看足球比赛一样;而在遥远的中国,商王死后,被活埋殉葬的就有几百人。
欧洲的封建社会是基督教统治的时代,教士们借着上帝的善名统治俗人,在上帝的名义下,用异端名义被活活烧死的人数以万计,其中就有伟大的科学家布鲁诺和哈维。
历史走进似乎更为文明的现代社会后,人待人应当好一点了吧?请看吧,希特勒一挥手,六百万犹太人顿成焚尸炉的黑烟;几秒钟之内,广岛长崎化为焦土;而这个被残杀的民族,在南京又残杀了多少无辜的人,其中也许就有我们的父兄!
试问,人类的千年文明之中,有几年没有战争与屠杀?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何时何地消失了谋杀、强奸、抢劫?
面对如此现实,我们能再大言不惭地说“人性本善”吗?
那么人性本恶?
我们也不要忘了,生活中毕竟还有雷锋、罗盛教这样的人物,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曾得到过他人无私的帮助。
一个刚杀了人的人,也可能走过一条河边时,跳下水去用沾着鲜血的双手救起一个垂死的少女;一位刚给残疾人协会捐赠了百万金钱的富翁,也可能对爬到他面前乞讨的盲人视而不见。
这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它是魔鬼般恶,还是天使般善?
有多少贤人与智者迷失在这个怪圈,孔子、佛陀、耶稣、休谟、叔本华、达尔文……他们终日、终年、终生苦苦思索,上下敏求。
但我要说,在所有人中,对于人性思考得最为深刻、最为完整的,不是他们,而是另一个名字——弗洛伊德。
他与达·芬奇一样,是百科全书似的人物,被看作是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改造现代人思想的三大思想家,是杰出的心理学家、神经病学家、散文大师,因为他的贡献,现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心理学、医学等都焕然一新,他为这些领域的专家们开辟了一条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光明大道,无数人沿着这条路发现了一处又一处风光旖旎的美景。但最使人们心折的还是他对于人性的探索,这些探索是这样深刻,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震撼人心!
当他将他对于人性的发现告诉世人的时候,他震撼了整个时代,我相信,任何没有听说过他的理论的人,当第一次看到他的着作时都不能不被震撼。
在今日的西方,一个没有听说过弗洛伊德名字的人,在别人眼里也许会像一只恐龙,我说也许,因为现在大概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人了。
弗洛伊德的人性论凭什么震撼人心?凭他所揭示的那种“人性”!
他经过艰苦的探索去发现人性的奥秘,在探索中他被自己的发现震惊了,如果是旁人,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他相信,会感到恶心、痛心,将这个发现束之高阁,弃之深渊。
他们不敢面对这样的发现,就像一个罪犯会竭力否认自己的罪行,何况在这里所揭示的人性之罪是如此之沉重!
谁敢直面人性?唯有弗洛伊德。
何为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人性?
人性的主体就是“性”。
对性的渴求是人之根本,人的无数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性的满足:我们跳舞、社交,是为了认识异性;我们穿漂亮衣服是为了吸引异性;吃好东西,不光是为了活着,更是为了长得结实好看,有力量去恋爱,享受性之乐趣。因为没了它,人生还有什么趣味?这听来不是滋味,但仔细想想吧!多少女人为了所爱的男人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而男人,像《复活》中的一句话:饭可以不吃,酒可以不喝,女人不能没有。
对于理性而言,这是可悲的,但是现实。
性欲得不到满足的人,会得神经病;失去所爱的人,会自杀,也是现实。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听说过甚至可能见到过。就如诗人裴多菲所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即为了爱情可以牺牲生命。弗洛伊德更是在他治疗神经症的过程之中遇到过无数这样一类病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