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昆仑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是青海省的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东昆仑成矿带金矿成矿系列研究及找矿预测》通过东昆仑金矿成矿系列研究,全面反映了该区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典型金矿床特征,梳理了该区金矿时空分布特征,厘定出3个金矿成矿时段,划分出金矿成矿系列组、成矿系列各5个,成矿亚系列12个,矿床式10个,建立了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等4种类型金矿找矿预测模型,在东昆仑成矿带划分出16个金矿找矿远景区,圈定优选金矿找矿靶区36处。
目录
目录
序
前言
**章 绪论 1
**节 黄金资源的战略意义 1
第二节 东昆仑金矿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6
**节 构造单元特征 6
第二节 成矿地质背景 21
第三节 地球物理特征 50
第四节 地球化学特征 61
第五节 区域金矿产特征 80
第三章 典型矿床 96
**节 五龙沟矿集区都兰县红旗沟-深水潭金矿床 96
第二节 五龙沟矿集区都兰县岩金沟金矿床 125
第三节 沟里矿集区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床 141
第四节 沟里矿集区都兰县阿斯哈金矿床 159
第五节 格尔木市茫崖河东金多金属矿床 174
第六节 玛多县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 190
第七节 格尔木市哈西亚图铁金多金属矿床 205
第四章 东昆仑金矿成矿规律 226
**节 金成矿地质条件 226
第二节 成矿单元及特征 232
第三节 区域成矿规律 247
第五章 东昆仑金矿成矿系列 253
**节 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253
第二节 青海省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255
第三节 东昆仑金矿成矿系列划分 257
第四节 东昆仑区域成矿演化与区域成矿谱系 273
第六章 东昆仑金矿找矿预测 288
**节 金找矿预测模型 288
第二节 金矿成矿远景区 292
第三节 金矿找矿靶区 302
参考文献 315
试读
**章 绪论
**节 黄金资源的战略意义
金(Au),铜族元素,元素周期表第79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196.97,密度19.32g/cm3,熔点1064.43℃,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化学性质稳定,可塑性、延展性极佳,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之一。黄金稀少珍贵,且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价值,在中外文明历史上一直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价值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它的货币职能随着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波动性,而在*饰、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商品属性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概括来说,黄金兼具商品、货币及投资三大属性,是重要的全球性战略资产和各国金融储备体系的基石,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经济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金的主要需求和用途有三大类:一是用作国际储备,目前许多国家,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国际储备中,黄金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二是用作珠宝装饰,华丽的黄金饰品一直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三是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的应用,它具有极高的抗腐蚀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技术领域。从个人财富、物品到工业发展、政府国际储备,黄金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到极大的重视(崔敏利等,2020)。
2016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铁、钴、铜、铝、金、镍、钨、锡、钼、铅、锌、锰、硒、磷、钾盐、晶质石墨和硅石等24个矿种列为战略性矿产,并进一步明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保障资源供应”。金赫然在列不仅是因为传统文化拉动了我国作为黄金*饰产品*大消费国的消费需求,更是因为黄金储备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
史家亮2022年提出,从近几年国际黄金交易的数据来看分析,债券属性和金融属性依然是当前黄金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决定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走势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与黄金价格走势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去美元化”的声誉在世界各国逐渐汇聚,本币交易也开始尝试,其中黄金储备量与国际贸易中本币交易的信贷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呈正相关。在当前世界货币金融资产结构里,黄金是唯一非负债性质的资产,唯一具有永久国际货币地位和唯一既能够承受国际风险压力又能够应对国内危机的金融资产。黄金具有财富储藏和保值的永久国际清算功能,因此可以作为国际融资保证以对付外来威胁,应对突发事件。同时,黄金也是货币的信用基础,欧洲中央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外汇准备金的15%以黄金形式持有。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做保障,需要一个相对友好的国际环境和相对稳定的金融基础。因此,在世界大国博弈中,具有多重属性的黄金资源更显战略意义:
(1)黄金资源与其余战略性矿产资源共同构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实力的物质家底,也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2)勘查开发黄金资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关系中谋求战略主动。
(3)黄金作为国际硬通货的根本特性没有改变。黄金几乎是唯一能够突破地域、语言、宗教、种族、政治信仰限制的国际公认资产,同时由于体积小、易运输、价值相对稳定、没有被冻结风险等无可替代的特点,可以作为紧急支付手段,在国家战略储备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少有发生但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事件,如战争、高通货膨胀等,黄金具备保险功能。
(4)黄金储备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黄金具有风险防范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战略博弈工具,同时由于美元走弱趋势已不可避免,在国际金融风云变幻的未来,坚实的黄金信用基础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而奠定国家崛起的基础。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除了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对策之外,加大黄金战略储备也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既可以减少我国外汇储备的损失,又可以为人民币的价值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5)黄金储备是抵御金融风险的压舱石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剂。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和美元汇率呈现很大的负相关性,因此持有黄金储备可以有效地对冲美元贬值带来的储备资产价值缩水的风险;黄金是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资产,具有强大的*后清偿能力,恰恰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的基础和保障。英镑、美元在成为国际货币时,其国家黄金储备分别占到世界的50%、60%以上;欧元在创设时,欧元区国家的黄金储备合计约1×104t,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人民币若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具有普遍接受性和价值稳定性,那么,除了国家信誉担保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作为基础,提高人民币的含金量和信誉度(宋鑫,2014)。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季度,美国以8133.5t位居**,占其外汇储备的79.8%;中国黄金储备的规模为2068t,在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仅为2.3%。从我国目前黄金储备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黄金储备绝对量还是其占国家官方储备的比例都很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仍需加大黄金的勘查、生产和储备,以减少我国外汇储备的损失,同时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进而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节 东昆仑金矿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东昆仑金矿研究现状
青海省地方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矿产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随着三江、祁连等成矿省相继划入生态红线区内,东昆仑成矿带逐渐成为省内除柴达木盆地钾、锂、柴北缘成矿带金、铅锌之外的战略性铁、钴、镍、铜、金、三稀、晶质石墨和黄石等多种矿产品供应基地,支撑着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战略的布局和实施。
金以其储量和投矿潜力作为东昆仑成矿带的优势矿种,一直以来备受地学界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东昆仑金矿投矿勘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期以寻找砂金为主,随着1990年青海省*例大型岩金矿床——柴北缘成矿带滩间山地区金龙沟金矿的发现,也在东昆仑成矿带拉开了依托1:5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扫面异常找金的序幕,相继发现了岩金冶金矿、开荒北金矿、满丈岗金矿、驼路沟钻金矿、阿斯哈金矿、瓦勒尔金矿、果洛龙注金矿、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淡水沟金矿、百吨沟金矿、打柴沟金矿、白日其利金矿、茫崖河东金多金属矿、抗得弄合金多金属矿等大、中、小型金矿床,逐步形成了以五龙沟金矿、沟里金矿为集中区,区域上呈罗棋布的格局。矿床成因多属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有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
针对东昆仑金矿的专项科研略晚于岩金勘查投矿,大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后有西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过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解析、成岩成矿年龄、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初步涉及成矿系列研究。其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德全等牵头实施的“柴达木盆地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及投矿远景研究”项目(1996~2000年),通过研究提出了柴达木盆地南北缘显生宙造山过程具有多岛洋/裂陷槽-软碰撞-多旋回的特点,指出区内火成岩极性的横向变化和岩石圈物性结构断面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的一致性,确立了柴北缘和东昆仑地区存在规模宏大的加里东期和晚海西(由于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运动,海西期亦即华力西期,各种文献使用不一,为了统一表述,本书均以“海西”表达)一印支期复合花岗岩带,*次提出研究区的内生金属成矿主要的成因类型,指出导致成矿系列在不同的三级构造带同时交叉并存、矿化强度差异悬殊,不同成矿系列在同一个区带的复合、叠置与改造,同一个成矿系列在时间上与构造迁移同步变异的原因;*次提出该区的绝大多数金矿床属造山型金矿床,是加里东期和晚海西一印支期复合造山的产物,西安工程学院承担的子课题“东昆仑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和预测研究”,提出了在东昆仑中段寻找“五龙沟式”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投矿思路,指出该区矿床成矿系列为与加里东晚期陆-陆碰撞有关的多金属成矿系列,金矿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属于热液型。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持开展了“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与投矿靶区预测”(简称“三轮区划”)、“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简称“潜力评价”)等项目,“三轮区划”以矿床实例为主线,通过矿床地质背景研究,并以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为依托,在对典型矿床充分研究基础上,从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和成矿时间以及空间组合关系进行了成矿系列的厘定:“潜力评价”按照成矿系列理论,划分了全省IV、V级成矿带,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梳理了全省成矿单元、成矿规律、成矿系列。
青海省**地质勘查院和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从分别开展了部兰县五龙沟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部兰县沟里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投矿部署研究项目,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矿体赋存富集规律、构造控矿样式、构造叠加率特征标志,研究了成矿物质来源,并在主要矿区完成了三维地质建模,为整装勘查区工作部署和投矿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人研究成果(李善平等,2022)表明:青海省金矿成矿时代与省内地质构造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金成矿与省内岩浆活动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金成矿与侵入岩体在时代上亦显示出由北向南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的变化特征。东昆仑地区金矿主成矿期以海西晚期→印支期为主,但亦显示出印支晚期和燕山期成矿作用同样也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而东昆仑南坡及北巴颜喀拉山金成矿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期。
青海省内各成矿带主成矿期的规律变化说明金成矿作用与大地构造的演化关系极为密切。若金矿成矿作用始于震旦纪,但未形成具工业意义的矿床(王福德等,2018);海西晚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是青海省一个重要的构造运动转折时期,尤其在印支期达到顶峰,特提斯洋盆的扩展和闭合对省内地质构造的演化影响极大,强烈的陆内造山、造成挤压、推覆、剪切、断裂等一系列构造形态非常发育,岩浆活动也十分频繁,复杂的构造形态及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岩体侵入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阶段形成了柴北缘滩间山金矿田(海西期),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沟里金矿田、满丈岗金矿床、西秦岭瓦勒根金矿床、北巴颜喀拉山大场金矿田(印支期)等(李善平等,2022)。
海西期→印支早期,东昆仑地区随古特提斯洋俯冲、拼贴,碰撞造山早期受到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逆冲断裂及近北西向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区内昆中和昆北断裂带发生在旋压扭性活动,并在其两侧形成了一系列的北西西-北西向线性构造(李艳平等,2017)。东昆仑成矿带两个重要的构造体制转换期对应于两个重要的金的成矿期,一个是加里东期被动陆缘转活动陆缘期,形成矿床以昆南带驼路沟喷流沉积型钻(金)矿床为代表;另一个是印支晚期从挤压造山体制向板内岩石圈拉张减薄体制转换期,形成以昆中带五龙沟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为代表。五龙沟地区的金矿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东昆仑造山挤压向造山后伸展构造体制转换期,大多为区域三级构造,即逆冲-走滑剪切断裂构造体系控制,白日其利、五龙沟、百吨沟及沟里地区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旁侧的次一级的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矿;成矿物质为以深源为主的壳慢混源,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同时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总体显示中高温、中低盐度特征,成矿环境为相对封闭、弱还原的脆性变形域(魏俊浩等,2016)。
二、东昆仑金矿研究意义
东昆仑素有“青海金腰带”之称,已经发现并评价的有大型金矿床4处、中型金矿床11处、小型金矿床35处、金矿(化)点169个。
从成矿类型看,几个规模的金矿床均为构造蚀变岩金矿,分布于柴南缘东昆仑内生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并形成矿集区,近几年的勘查找矿工作在主力矿区外围(五龙沟、沟里金矿集区)有重大突破,显示其深部及外围金资源潜力巨大。其次,祁漫塔格成矿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