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采煤机动力学分析方法与系统》运用矿山机械、信息工程学科交叉的新理论与应用技术,建立了采煤机整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采煤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提出了集采煤机建模、分析、优化为一体的数字化设计方案;突破了采煤机参数化CAD建模、参数化CAE分析、参数化优化设计、网络环境下的动力学分析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采煤机动力学分析系统(包括NX NASTRAN的采煤机参数化设计与分析系统、网络环境下基于ADAMS的采煤机动力学分析系统)。从而实现了从建模到分析再到优化的闭环控制,推动了采煤机传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采煤机设计效率及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
1.2.1 采煤机动力学分析 3
1.2.2 基于NX NASTRAN的动力学分析 4
1.2.3 基于网络的动力学分析 4
1.2.4 动力学分析系统 5
1.3 主要研究内容 6
第2章 采煤机动力学分析 8
2.1 引言 8
2.2 采煤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8
2.2.1 采煤机的结构组成 8
2.2.2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10
2.3 虚拟样机技术及多体动力学理论 11
2.3.1 虚拟样机技术 11
2.3.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12
2.3.3 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 13
2.4 采煤机整机动力学分析 14
2.4.1 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14
2.4.2 仿真结果分析 17
2.5 采煤机截割部动力学分析 21
2.5.1 截割部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21
2.5.2 截割部传动系统运动学仿真 24
2.5.3 截割部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 27
2.5.4 摇臂和提升托架动力学分析 30
2.6 采煤机牵引部动力学分析 43
2.6.1 牵引部行星齿轮机构模型的建立 43
2.6.2 添加约束与接触创建 44
2.6.3 添加驱动与负载 45
2.6.4 运动学分析 45
2.6.5 动力学分析 47
2.7 本章小结 52
第3章 采煤机动力学分析系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54
3.1 引言 54
3.2 系统设计目标 54
3.3 系统框架设计与功能设计 55
3.3.1 框架设计 55
3.3.2 功能设计 57
3.4 系统开发环境 58
3.4.1 系统开发模式的选取 58
3.4.2 开发平台工具的选取 58
3.4.3 系统开发语言的选取 59
3.5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60
3.5.1 基于NX的二次开发技术 60
3.5.2 基于三维模型模板的参数化建模技术 66
3.5.3 基于NX NASTRAN的参数化CAE分析技术 67
3.5.4 基于NX NASTRAN的参数化优化设计技术 68
3.5.5 基于NX NASTRAN的参数化CAD/CAE集成技术 68
3.5.6 基于ADAMS的在线参数化仿真技术 69
3.6 本章小结 70
第4章 基于NX的采煤机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 71
4.1 引言 71
4.2 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总体设计 71
4.2.1 参数化CAD建模原理与方法 71
4.2.2 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结构设计 72
4.2.3 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功能设计 72
4.3 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73
4.3.1 参数化模型模板 73
4.3.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76
4.3.3 参数化CAD建模程序执行流程 77
4.4 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78
4.4.1 注册环境变量 78
4.4.2 建立三维模型模板 79
4.4.3 子系统菜单设计 79
4.4.4 子系统对话框设计 79
4.4.5 项目创建及动态链接库文件生成 80
4.5 实例验证 81
4.6 本章小结 81
第5章 基于NX NASTRAN的采煤机参数化CAE分析子系统 82
5.1 引言 82
5.2 参数化CAE分析子系统总体设计 82
5.2.1 参数化CAE分析原理与方法 82
5.2.2 参数化CAE分析子系统结构设计 82
5.2.3 参数化CAE分析子系统功能设计 83
5.3 参数化CAE分析子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84
5.3.1 参数化CAE分析程序执行流程 84
5.3.2 获取NX NAS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