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专门阐释《春秋》的儒家经典。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初仅口说流传,汉初才成书。本书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着重阐释《春秋》“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有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徐彦《公羊传疏》、清陈立《公羊义疏》。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宋绍熙二年余仁仲万卷堂刻本为底本,为宋刊珍本,存世仅两部,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整理者对原文进行了精细点校,并在导言中全面梳理了该书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版本流传情况等,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阅读版本。
目录
导言
整理说明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序
卷一
隐公第一
卷二
桓公第二
卷三
庄公第三
卷四
闵公第四
卷五
僖公第五
卷六
文公第六
卷七
宣公第七
卷八
成公第八
卷九
襄公第九
卷十
昭公第十
卷十一
定公第十一
卷十二
哀公第十二
黄丕烈跋
前言/序言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序 汉司空掾任城樊何休 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 《春秋》,行在《孝经》。 ”此二学者,圣人之极致, 治世之要务也。传《春秋》 者非一。本据乱而作,其中 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说者 疑惑,至有倍经任意、反传 违戾者。其势虽问,不得不 广,是以讲诵师言,至于百 万,犹有不解,时加酿嘲辞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 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 胜记也。是以治古学、贵文 章者,谓之俗儒,至使贾逵 缘隙奋笔,以为《公羊》可 夺,《左氏》可兴。恨先师 观听不决,多随二创。此世 之余事,斯岂非守文、持论 、败绩、失据之过哉!余窃 悲之久矣!往者略依胡毋生 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 ,使就绳墨焉。 《公羊》《穀梁》二书 ,书肆苦无善本,谨以家藏 监本及江浙诸处官本参校, 颇加厘正。惟是陆氏释音字 或与正文字不同,如此序“ 釀嘲”,陆氏“釀”作“讓”; 隐元年“嫡子”作“適归”;“ 含”作“唅”;“召公”作“邵”; 桓四年“曰蒐”作“廋”。若此 者众,皆不敢以臆见更定, 姑两存之,以俟知者。绍熙 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 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