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层层递进地介绍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背景、创新开发方法及工程实践应用。首先介绍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设计框架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技术及创新方案,然后沿着动力系统的开发路线,重点阐述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设计基础、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创新设计开发以及纯电动汽车电动力总成创新设计开发等内容,另外还介绍了上述设计开发所涉及的架构设计、仿真试验以及设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具体的设计案例。本书适合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从事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纯电动汽车创新发展历程2
1.2.1 全球纯电动汽车创新发展背景2
1.2.2 我国纯电动汽车创新发展历程2
1.3 我国纯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战略4
1.4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开发策略6
1.4.1 纵向单点创新实践7
1.4.2 横向融合创新实践8
第2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静态设计9
2.1 概述9
2.2 纯电动汽车整车尺寸框架设计9
2.2.1 X方向尺寸框架12
2.2.2 Y方向尺寸框架15
2.2.3 Z方向尺寸框架16
2.3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架构设计18
2.3.1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构型18
2.3.2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器件耦合方式19
2.3.3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布置方式21
2.3.4 电驱动总成技术现状24
2.4 纯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26
2.4.1 纯电动汽车的需求特点及技术趋势26
2.4.2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基本内容28
2.4.3 行业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趋势37
2.5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41
2.5.1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特点41
2.5.2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基本流程41
2.5.3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示例43
2.6 纯电动汽车充电设计53
2.6.1 纯电动汽车充电的特点53
2.6.2 纯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评价指标54
2.6.3 纯电动汽车充电关键影响因素55
2.6.4 纯电动汽车充电匹配设计60
第3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性能设计66
3.1 概述66
3.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设计66
3.2.1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特点66
3.2.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67
3.2.3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关键影响因素68
3.2.4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设计要求71
3.3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设计72
3.3.1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的特点72
3.3.2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评价指标73
3.3.3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关键影响因素77
3.3.4 纯电动汽车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设计79
3.4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能设计83
3.4.1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的特点83
3.4.2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84
3.4.3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关键影响因素85
3.4.4 制动性匹配设计92
3.5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能设计98
3.5.1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的特点98
3.5.2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评价指标99
3.5.3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关键影响因素105
3.5.4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匹配设计107
3.6 纯电动汽车NVH性能设计112
3.6.1 纯电动汽车NVH的特点112
3.6.2 纯电动汽车NVH评价指标113
3.6.3 纯电动汽车NVH关键影响因素115
3.6.4 纯电动汽车NVH性能设计116
3.7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选型匹配119
3.7.1 电压平台的定义及选取原则119
3.7.2 动力系统参数匹配122
3.7.3 性能仿真校核128
第4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开发133
4.1 概述133
4.2 动力蓄电池电芯创新设计133
4.2.1 动力蓄电池电芯材料133
4.2.2 动力蓄电池电芯结构139
4.2.3 动力蓄电池电芯工艺142
4.2.4 动力蓄电池电芯安全防护144
4.3 动力蓄电池系统结构创新设计149
4.3.1 动力蓄电池系统结构149
4.3.2 动力蓄电池系统配电技术153
4.3.3 动力蓄电池系统粘接技术156
4.3.4 动力蓄电池系统密封技术158
4.3.5 动力蓄电池系统底部防护技术162
4.3.6 动力蓄电池系统热失控防护技术163
4.4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创新设计166
4.4.1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概述166
4.4.2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方案168
4.4.3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算法模型171
4.4.4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创新178
4.5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创新设计182
4.5.1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功能概述182
4.5.2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182
4.5.3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创新188
第5章 纯电动汽车电动力总成创新设计193
5.1 概述193
5.2 多功能创新设计194
5.2.1 高低压充电功能设计194
5.2.2 充电与驱动功能融合197
5.2.3 电池脉冲加热功能198
5.3 高动力性设计199
5.3.1 电机高转速设计199
5.3.2 减速器传动比设计201
5.4 效率提升设计203
5.4.1 电机效率提升设计203
5.4.2 电控效率提升设计207
5.4.3 电源效率提升设计212
5.5 热管理性能设计214
5.5.1 电机与减速器热管理设计214
5.5.2 功率模块散热设计221
5.5.3 主动加热功能融合222
5.6
前言/序言
随着全球对能源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变革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纯电动汽车作为当下重要的科技集成产物以及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正伴随国家纯电驱动战略与产业绿色化转型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新一轮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战略竞争对象。我国自21世纪前后开始进行电动汽车领域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的研究,通过“三纵三横”科技战略和国家引领政策逐步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开发与实践,在科研界与产业界都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历经初期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以及全国推广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电动汽车构建了全方位及系统化的政策、技术、产业、产品、市场、标准的综合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当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率先迈入全面市场化阶段,由此造就国内自主品牌不断地推陈出新,各类纯电动汽车产品争相竞技,创新发展已然成为新时期下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本书吸收了行业20多年来的技术沉淀并融入比亚迪的工程实践,集中论述并展示比亚迪刀片电池、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CTB)、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纯电专属e平台3.0等体现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全面梳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法与工程实践应用。
本书以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发展为切入点,将创新设计技术与项目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动力系统静态设计及性能设计的基础上,由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单点创新、电动力总成的融合创新延伸至整车工程上的动力系统集成创新,详细介绍了动力系统各个部分的结构组成、技术原理以及创新设计方案,层层深入并给出比亚迪技术创新案例,期望能为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从事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技术创新思路,推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在未来汽车行业中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本书由廉玉波、凌和平、黄伟和谭易编著,另外还有60余位资深专家和工程师提供了技术支持,他们都是具有多年汽车产品开发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在此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与谅解!
廉玉波
2024年夏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