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和现役功勋志的写法,展现巴塞罗那俱乐部以及球队荣耀历史与辉煌岁月。
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俱乐部,巴萨拥有辉煌的过往。从克鲁伊夫打造的“梦之队”,到瓜迪奥拉麾下的“宇宙队”,巴萨斩获殊荣无数。2022/2023赛季,哈维治下的巴塞罗那,终于强势夺回西甲冠军,“后梅西”时代的红蓝军团在挫折中努力前行,这座西甲冠军奖杯,更是新时代的起点。
回首过往,红蓝色独有的荣耀片段,值得被巴萨球迷永远铭记。辞旧迎新,更应将光芒万丈的球队故事永久珍藏。《红蓝荣耀:巴塞罗那传奇功勋志》以人为史,内文呈现了巴萨俱乐部“历史+现役”球星近60人,囊括五大主帅与五大主席,以及队徽、球场、队歌等典藏资料和详实数据,是巴萨拥趸们收藏、阅读之佳品。套装精美的装帧呈现,更给球迷们提供了绝妙的开箱惊喜体验。
试读
梦之队
武一帆
1899年,一则刊登在地方报纸的小广告吸引了十几个年轻人聚集到巴塞罗那的健身房,在瑞士人甘伯的组织下成立了一家足球俱乐部。100多年后,这家原本只是水手、柜员和学生组成的业余休闲团体,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机构之一,十几万会员遍布全球,所获荣誉不计其数。而构建出这宏大史诗的,是智慧超群的俱乐部领导者,是个性十足的传奇教练,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超级球星。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巴萨人。
20世纪初,巴塞罗那作为西班牙最重要的口岸城市,吸引了大批西欧人旅居于此,足球这项新兴运动也在此生根发芽。甘伯作为时代先驱,花费了近30年时间,投入巨大热情和财力,帮助新生的巴萨成长为影响力遍及全西班牙的大俱乐部,并逐渐树立起加泰罗尼亚民族精神的旗帜。尽管动荡的政局和紧随而至的内战给西班牙足球制造了灭顶之灾,但巴萨人在战后艰难的时局中将希望的火种保留了下来。
进入20世纪50年代,巴萨开始以强者身份进入国家锦标的竞争行列。尤其是接纳流浪球星库巴拉和教练“银狐”道西克之后,巴萨在技战术方面获得极大提高。10年间,巴萨取得了3次联赛冠军,5次国家杯赛冠军。其中尤其以1951/1952赛季取得的联赛、杯赛和拉丁杯“三冠”成就最为耀眼。1960年,球队在铁帅埃莱尼奥·埃雷拉的率领下蝉联联赛冠军并杀进欧冠半决赛,本土球星路易斯·苏亚雷斯获评金球奖。巴萨的国际影响力获得极大提高。
巴萨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球迷的使命。球队的主场最早设址于工厂街,一些观众坐在高墙上,屁股对着人行道,巴萨球迷从此有了“cule”(加泰语:屁股)的称号。1922年起,会员数突破1.2万人的巴萨搬进新家莱斯科茨,一座容量达3万人的大球场。
同时,曲棍球、橄榄球和篮球等项目也发展起来。至1957年,巴萨又搬进新家诺坎普,一座可容纳近10万名观众的庞大球场。此外,包括拉马西亚训练中心等附属建筑也先后落成。甘伯将巴萨打造成一家综合体育社团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
新球场看台上的巴萨球迷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忘怀的夜晚,见证了克鲁伊夫、马拉多纳、莱因克尔等巨星的到来和离去。白金汉、米歇尔斯和克鲁伊夫的加盟,在20世纪70年代为巴萨确立了“全能足球”的风格,并植根于本地青训,培养出一代代足球精英。直到克鲁伊夫被任命为主帅之前,巴萨尽管从不缺少球星,但始终与称霸欧洲差了一步。一场突如其来的更衣室“叛变”让主席努涅斯下定决心清洗阵容,并请来了才华和魅力兼备的克鲁伊夫重组球队。巴萨从此开启了一个梦幻时代。
20世纪90年代开始,巴萨在西甲勇夺四连冠,并在1992年终于实现欧冠梦想。那支被称为“梦之队”的团体中,包括科曼、瓜迪奥拉、斯托伊奇科夫、罗马里奥、大劳德鲁普和苏比萨雷塔等传奇球员。世纪之交,随着努涅斯主政时代结束,巴萨迎来挣扎时期。菲戈转投皇马极大打击了俱乐部信心,高价引进的球员并未打出期待的水平。但是,在另一个荷兰人里杰卡尔德的带领下,被称为“梦二”的强大球队诞生了。罗纳尔迪尼奥、埃托奥和德科携手为球迷捧回了阔别数载的联赛奖杯,并在2006年再度斩获欧冠冠军。
拉波尔塔成为主席后,巴萨的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会员也达到14万人的历史新高。尽管“梦二”随着一场内讧消散,但一股更为强势的后浪随即到来。并无丰富执教经验的瓜迪奥拉在上任后的第一年,便率队成为前无古人的“六冠王”,让所有人领略到“巴萨风”的美感和威力。尽管在2010年欧冠半决赛受挫,但巴萨转年又一次站在欧洲之巅。“梦三”给足球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延续至今。
更重要的是,从两个接连的梦幻时代走出了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阿根廷人利昂内尔·梅西。他以卓绝的球技征服了整个世界,将球迷的审美趣味提高到了新的层面。巴萨在“瓜时代”结束后,凭借梅西、内马尔和苏亚雷斯的“MSN组合”再一次横扫欧洲,在2015年再获“三冠王”。尽管随着梅西离去,巴萨一度陷入经济和竞技的双重困境,但新一代球员站了出来。他们继承了前辈的衣钵,必能将巴萨精神延续下去,创造另一个梦幻时代。
前言/序言
序
《阿斯报》副总监、驻巴塞罗那记者站主任——圣地亚哥·希门尼斯·布兰科
当初我开始追随巴塞罗那,这家俱乐部还不像现在这样,在全球拥有数百万追随者,当时他们甚至不是一家经常赢得比赛的俱乐部。但这是一家让球迷为之骄傲的俱乐部,而且巴萨不只是一家俱乐部。
今天,“不只是一家俱乐部”是巴萨的座右铭,也是刻在骨子里的DNA,他们的比赛是最具吸引力的,他们尊重每个对手和每种行为方式,他们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送上支持,反对恃强凌弱,还通过基金会等方式为被社会排斥的年轻群体送上帮助。
“不只是一家俱乐部”,是巴萨前主席德卡雷拉斯在1968年1月17日就职演讲中提出的概念,这曾是20世纪20年代很常用的句式,令人更容易理解并定义巴萨俱乐部的价值观。德卡雷拉斯是右翼人士,和统治者佛朗哥处于同一阵营,但他在就任巴萨主席的演讲中,定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
“巴塞罗那不只是一家足球俱乐部,不只是一家用于休闲和放松的实体组织,虽然我们每个周末都会按时观看巴萨比赛,但巴萨代表着一种植根于所有人内心的精神。”德卡雷拉斯用卡斯蒂利亚语说出了这些,因为在当时,加泰罗尼亚语是被禁止的。作为佛朗哥政权的同阵营者,德卡雷拉斯说出这些,意味着除了足球之外,巴萨更代表着加泰罗尼亚这个民族。
曼努埃尔·巴斯克斯·蒙塔尔班是当时加泰罗尼亚大区的左翼作家,他对佛朗哥主义的反对与“不只是一家俱乐部”不谋而合,巴萨和巴萨球迷是最特别的存在,他们处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有着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历史。两位政治观点相左的人在这一刻达成了一致,他们都将巴萨视为超越足球的实体。
当时,所有巴萨拥趸都难以想到后来的辉煌。克鲁伊夫的到来堪称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巴萨带来了希望,荷兰人为经历13年联赛冠军枯水期的巴萨带来了冠军荣耀,同时带来了在伯纳乌5∶0获胜的辉煌时刻,这场胜利的意义超越比赛本身。这是一场定义“不只是一家俱乐部”的比赛。
克鲁伊夫是巴萨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他为混沌中的巴萨带来了色彩,他留着长发,穿着时髦服装,戴着项链,刚一到巴塞罗那,他就想给儿子取名为约尔迪,这是当时西班牙当局不允许使用的名字,因为这是典型的加泰罗尼亚名字,而在西班牙语中应该叫“豪尔赫”。克鲁伊夫因此回到了阿姆斯特丹,在那里为“约尔迪”这个名字完成登记后才回到巴塞罗那。因为这个举动和态度,克鲁伊夫为加泰罗尼亚做出的贡献就远不限于球场之上。
克鲁伊夫的贡献还在延续。从他作为球员夺得西甲冠军,到他作为教练回归之前,巴萨在十多年中仅获得了一个联赛冠军,一次次接近荣誉却又一次次失败。那些年巴萨签下过世界上最好的球员马拉多纳,但他因为患病缺席了很久,后来因为对手凶狠的犯规,他又远离球场数月。马拉多纳和舒斯特尔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进攻组合,可惜后者同样因为伤病而未达预期。
巴萨在1986年杀入了欧冠决赛,对手是名不见经传的布加勒斯特星。五万巴萨球迷来到现场,塞维利亚几乎成为巴萨的主场,但最终他们在点球大战中败北,0∶2,一个都没罚进。当家球星舒斯特尔因为提前被换下而怒不可遏,没脱下球衣就乘出租车回了酒店。
我想,那一天过后,我以为在我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巴萨夺取欧冠冠军,接下来发生的所有事情,我至今不敢相信。因此,当很多新一代巴萨球迷抱怨现在是队史最糟糕时期,我认为他们只是没有见识过巴萨悠长历史的孩子。
巴萨总是会经历一些不在他们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他们见过自己最好的球员意外去世的悲剧,胡里奥·塞萨尔·贝尼特斯在1968年4月6日突然染疾辞世,年仅27岁,他原本即将参加一场可能决定冠军归属的国家德比。
多年以后,1981年春天,巴萨正在为联赛冠军而战。在与领头羊马竞对决前,巴萨头号射手基尼被歹徒绑架了,遭关押将近一个月后才被解救。巴萨在联赛冠军争夺中毫不意外地失败了。
克鲁伊夫作为教练的归来,让巴萨恢复了自信。巴萨摆脱了对皇马的畏惧,因为巴萨选择了一种能够战胜一切对手的踢球方式。巴萨的运势也就此改变,这是最不可思议的。比如,做客皇马比赛的前几天,罗马里奥的父亲在巴西被绑架,巴萨球迷都以为噩梦即将重现,但并没有,巴萨在伯纳乌战胜了皇马,这和之前的运势完全不同。
克鲁伊夫的巴萨连续两年在联赛最后一轮反超皇马拿到西甲冠军,而1992年在温布利球场,巴萨夺得了队史第一个欧冠冠军。那一天我也以为会是今生唯一一次,年长的球迷都在对年少的说:“你们好好看看吧,这辈子再也看不到了。”
事实证明,我们都错了,克鲁伊夫建立了拉马西亚青训营,他还播下了一颗种子,在一个来自桑佩多尔的瘦小男孩身上生根发芽。他最终成为俱乐部层面的最佳,就是那个赢得了一切的人,那个带出世界最佳球员并打破了所有足球传奇纪录的人。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