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来自一线敏捷开发转型实践,呈现了敏捷教练如何度过惊心动魄的第一年。书中强调柔性敏捷、柔性导入,教练魅力与教练策略,通过开局、中盘、收关三大板块,以场景化的方式详细阐述了敏捷教练从初入陌生环境到敏捷全面推广的完整历程,整个历程涵盖了调研、方案、启动、培训、试点、再训、汇报、推广、持续支持以及探索等阶段。
《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适合刚转型做敏捷教练的读者、预备转型做敏捷教练的读者和在敏捷转型之路上迷茫并处于困顿之中的读者。
目录
目 录
第I 部分 开 局
第一章 独出手眼:团队导师不简单 3
敏捷教练是干什么的? 3
我能成为一名敏捷教练吗? 4
敏捷教练的核心技能 4
滚雪球:企业敏捷转型三步曲 6
第二章 知己知彼:内外调研、了如指掌(第1 ~ 2 个月) 9
面对面访谈重点跟进 9
客观问卷 16
聚焦凸显问题,客观反馈呈现 22
开头炮:拿典型来当试点 29
第三章 为人师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第3 个月) 37
全面认知 37
初识敏捷方案 42
Scrum 基础理论学习过程 52
小测试 58
执行Scrum 框架前的实战性准备 110
第II 部分 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第四章 身体力行:带领试点团队执行Scrum 框架( 第4 ~ 7 月) 145
试点团队迭代开始 145
团队日常支持 149
品质效率协同提升 165
试点转型成败论 193
第五章 承前启后:旗开得胜,多团队开启新征程(第8 ~ 11 月) 201
试点成功,拓展多团队 201
多团队开展新培训 225
多团队面临新问题 256
第III 部分 收 关
第六章 稳中求进:团队再提升(从第7 个月开始) 279
持续改进,拥抱变化 279
带好“火车头” 321
第七章 精益求精:持续支持与探索(任何一个月) 343
敏捷团队推行绩效评估 343
实战案例:硬件敏捷 346
大规模敏捷:10 个团队协同并行 352
敏捷Scrum 框架关键知识点检查清单 361
试读
敏捷教练的核心技能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翻看部分公司的招聘需求,我们发现,对敏捷教练最常见的要求就是精通Scrum、XP 和Kanban 等,精通各类敏捷开发相关的工具,拥有CSP、CSM、CSPO、ACP、PMP 等资质认证。短短几个字,要想达到精通,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时间和金钱,更离不开敏捷教练实践过程中的长期积累。
大家不要气馁,不是说拥有了上面的全部专业知识才可以作为敏捷教练,基于我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只要接受过CSM 或ACP 的课程培训,再或是自学过相关的敏捷理论,拥有了Scrum 框架的入门知识,加上以前的一点点的项目管理经验或任何一点点的研发相关经验,就可以尝试做一些关于敏捷转型的事儿了。
知识需要一点点的沉淀,专业知识更是需要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践运用中掌握其奥妙,作为刚入敏捷圈的新人,在实践的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当地敏捷社区的活动,听听敏捷大神的分享,可能会受益匪浅。再看看网上一些关于敏捷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也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参考。也可以买一些关于敏捷的书,书中浓缩了知识与经验的结晶,通过读书,可以进行体系化知识的再提升。当然,也可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每年给自己安排一次“充电”,去参加一些与敏捷相关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获取最新的外脑知识结晶。
作为敏捷教练,我们在持续辅导团队进行成长,那我们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来不断成长,在专业知识成长的道路上不能停止,要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新知,不断超越自己,不求最好,只求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有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进步。
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稳步提升,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职场小白”来讲的,不建议“职场小白”在接受完敏捷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后就自己独立带领团队转型敏捷。团队敏捷转型的过程不单单是传播敏捷方法论,不是让大家遵守价值观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带领团队前行。
每一个敏捷教练都应该有自己那么一点点擅长的地方,这一点是让团队成员想学习的,是他们短时间内达不到的。有敏捷转型实践经验是最好的,没有的话,建议有一点点别的工作经验,这样在与研发团队沟通时,共同语言会比较多,比较好交流。如果什么经验都没有,也想从零开始作一名专业的敏捷教练,建议你参考我接下来的章节内容,认真实践其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软技能
软技能决定成败,先做人,再做事,做人做事做学问,我这里的软技能主要指敏捷教练的个人魅力、个人素养和为人处世能力。从角色分工来讲,敏捷教练似乎要比团队成员更成熟、更专业一些,因为要辅导团队成员,要指导他们,所以在专业素养方面也要优秀。
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处理各种团队问题,遇到问题不急不躁,能快速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团队取得成功。遇到不配合的团队成员时,要因人而异,可以柔性实施,柔性应对,在威胁不到敏捷转型趋势的前提下,做出力所能及的妥协。
转型的过程不一定事事顺心,时时如意,柔性温和地看待转型过程中的人和事,也有朋友说,敏捷教练不能成为“腌黄瓜”,要站在更好的位置去看待团队及成员,站在更好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不能被迷惑,要时刻清醒,保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思考。
前言/序言
前 言
我对敏捷的了解是从外文资料开始的,接受敏捷专业理论培训时,也用的是外文资料,到后来看到的一些关于敏捷的书籍,多数也是前辈们翻译过来的外文书籍。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自己所带团队的敏捷开发转型实践经验,我觉得有必要编写一本中文书供初学者学习使用,而这本书中所使用的案例应该是来自国内一线敏捷开发转型实践,而不能再是很久远的国外案例。
企业敏捷转型能否成功,除了与企业的组织文化等关系很大外,还与敏捷教练个人的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企业敏捷转型的涅槃期,必然会有所牺牲,而这个牺牲品,很大情况下会是新入企业的敏捷教练,很多敏捷教练在转型初期面临很大的压力,有可能坚持不到一年就成为公司敏捷转型的牺牲品。
打造一本来自国内一线敏捷开发转型实践的《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成了我的使命,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开始了我的编写历程。2017 年初,我开始把我的敏捷开发转型培训PPT 进行结构性整理,策划《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结合以前的工作经验和现有的敏捷开发转型案例,“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的内容不断丰富,PPT 从最初的100 多页丰富到最后的2000 多页。2018 年初,所有PPT 已经完成初稿,标志着“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的骨架搭建完成。
2018 年安泰建院100 周年时,见到了我的导师和同学曹伟、高嵩、李雅兰、孙晓平、杨素娜,席间谈话,讲到了我的《落地敏捷:教练生存指南》,他们很感兴趣。于是,在导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正式开始了工作。
2018 年5 月,基于原来PPT 的内容,书稿已经完成12 万字,书中所用到的案例文案描述和图片例证也尽量使用当前所负责的敏捷开发转型团队中的真实素材,力争做到最新最真实,书中也尽力减少英文词语或英文缩写的使用,力求达成纯正的中文理解。
工作之余,我开始全力投入到写作中,2018 年7 月,19 万字的初稿整理完成,初稿完成后,和我的导师李海刚进行沟通,在他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本书的第2 版。此后,我找到ShineScrum 的王军老师、张博超老师和范育铭同学,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对书稿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整,2018 年8 月,第3 版初稿整理完成。接下来是投稿,我投递了几家出版社,其中两家有意向,我发去了样稿并与编辑老师进行沟通,在编辑老师的反馈建议下,我对章节标题的命名及排序进行了更加合理的整理,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增删与修定,2018 年11 月中旬,21.6 万字的第4 版初稿编写完成,我也顺利拿到了出版合同。2019 年4 月中旬,我收到了编辑老师的反馈,基于老师的反馈意见,我对稿件内容进行修改完善。经过多次交流,本书最终定稿。
对本书关键点的思考
为什么需要调研?并且从调研到试点甄选再到试点方案持续了两个月之久?本书的假定条件是敏捷教练新入一个陌生公司,要在公司中导入敏捷开发实践。进入新的环境,要给敏捷教练相对充分的适应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先观察和了解,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才能开始调研工作。因为牵涉到公司大多数团队的利益问题,所以,前期的调研和试点甄选需要非常的谨慎,为了保证选型的成功和试点的可靠,以及方案的合理适应性,从调研到试点甄选再到试点方案持续两个月的时长还是需要的。
为什么团队培训要持续一个月?每个团队都有正常的开发节奏,敏捷教练不可能用命令的方式找出2 到4 天的时间专门做敏捷培训,即使有这2 到4 天的时间,密集的培训不一定可以达到培训的效果。敏捷培训的要点不在于方法论的串讲,而在于大家对敏捷的体验和认知。每天培训20 分钟,持续培训一个月,每节课只学一个关键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团队成员更容易接受敏捷开发转型,更好地体会敏捷的奥妙之处。
为什么需要试点?试点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敏捷教练能否在这个公司活下来,如果试点都不能成功,公司领导很可能会认为,敏捷可能不适合公司,或是敏捷开发转型的方案或敏捷教练的能力是有问题的,所以敏捷开发转型的试点务必要选好!做好!做成功!
为什么在试点成功后的推广阶段才对产品负责人进行再训?在敏捷开发转型的前期,敏捷教练只给产品负责人培训敏捷相关框架内容,不够细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交付、产品品质提升、交付最有价值的故事点,需要对产品负责人进行方法论的统一与提升,培训就变的非常有必要,并且在推广阶段,敏捷教练所辅导的产品负责人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这也为专门培训提供了对象条件。
为什么需要汇报?敏捷开发转型必然是带着目的性开始的,阶段性汇报是有效检验敏捷开发转型成功与否的里程碑事件。汇报可以暴露问题,从而获取支持;也可以展示进步和成果,从而获取资源。汇报是一种与高层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作为敏捷教练,要合理使用汇报。
在持续支持阶段,敏捷教练需要做些什么?团队培训完成后,转型团队开始试用敏捷框架,落地敏捷开发实践,等到运行稳定后,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