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非氰提取金银技术》分上下两篇共14章,上篇,非氰浸出技术,包括氰化提金技术、硫脲提金技术、卤素及其化合物提金技术、氨性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下篇,无氨硫代硫酸盐法浸出硫化银矿,包括从硫化银矿中提取银的研究现状、无氨硫代硫酸盐法浸出硫化银的热力学、纯硫化银的溶解和贵液的回收工艺、无氨硫代硫酸盐法浸出硫化银的动力学、硫代硫酸盐溶液的电化学行为、无氨硫代硫酸盐浸出硫化银的反应机理和硫化银矿浸出实践。
《非氰提取金银技术》适合于从事矿物加工、湿法冶金、金银提取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序言
氰化法因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贵液回收容易等优点,自发明以来一直在世界黄金工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氰化物为剧毒化合物,对环境并不友好,2016年8月1日更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氰化浸金尾渣定为“危险废物”,需要经过严苛的处理才能排放。另外,氰化法浸出含有铜、砷、碳、锑的金矿难以获得理想效果。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易处理矿石的日益减少,开发高效、绿色的非氰浸出剂已成为金银提取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较多的非氰浸出剂有硫脲、卤化物、石硫合剂和硫代硫酸盐等。这些试剂浸出速率快、毒性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硫脲的稳定性不高、氯化物选择性较差、碘化物价格昂贵等,并且,对于从以上浸出贵液中回收金银的研究极少,工业实施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硫代硫酸盐是最有可能取代氰化物的提金试剂,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相对低毒,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次,硫代硫酸盐提金基本不受含铜、有机碳和硫化矿物的影响,对于难处理矿石仍可获得较满意的回收率。当然,氨性硫代硫酸盐法也有不足之处,溶液体系复杂、试剂消耗量大、贵液中金属难以回收,这些都制约了该方法的工业化应用。
针对氨性硫代硫酸盐法存在的问题,本书介绍了一种无氨硫代硫酸盐浸出硫化银矿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使用氨以及任何形式的铵盐,避免了由氨或铵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低消耗、高效率、环境友好、易于回收等特点。通过热力学计算、浸出工艺研究,结合电化学、溶液化学、动力学研究及SEM和XP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无氨硫代硫酸盐法提取硫化银矿的反应机理。
热力学研究表明,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铜(I)离子和银(I)离子可与硫代硫酸根形成稳定的络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硫代硫酸铜络离子与Ag2S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硫化银浸出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硫化银的溶解率可达96.50%,硫代硫酸根浓度、铜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的比例、Ag2S粒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硫化银的溶解率。锌粉可有效置换贵液中的银,置换率达99.31%,银的总回收率为95.83%。
动力学研究和分析测试表明,Ag2S在无氨硫代硫酸盐体系中的溶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铜离子部分取代硫化银中的银,此过程受化学反应和溶液扩散混合控制;第二阶段,铜离子取代剩余的银离子,此过程受内扩散控制。
无氨硫代硫酸盐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