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占星术的世界》为日本著名科学史专家与中国文化研究者桥本敬造的一部力作。作者通过和西方古典天文学的比较,解析了中国古代的星相世界,揭示了中国天文学的特色以及和占卜、五行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中国占星术的世界》论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好读易懂,极富知识性,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目录
第一章 占星术产生的背景 (一)天和信仰 (二)宇宙仪式中的天和星第二章 古代中国人的宇宙和星星 (一)宇宙的形体 (二)解释天体的神话
前言/序言
序
我这样说有些带着反讽,中国文化中的占星术究竟为何物?写起来其实未必容易。证据就是这种书几乎没有人写过。在中国文化中诞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占卜,众所周知的是《周易》。《周易》也能够说成是中国的占星术。
但是,这样的断定是过于轻率的,因为在我们最深刻的哲学领域的认知中,最重要的是应该如何定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源流——古典自然哲学的问题。
天文历学是中国的精密科学之一。在中国天文学中为制作历书而存在的这门学问的历史研究是最难搞懂的领域,但是我们一直认为这是有价值的工作。天文学是观察、研究天体的动态或星星体系的,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侧面,那就是被开普勒(1571—1630年,德国天文学家)称之为天文学的“愚蠢女儿”的占星术。占星术在确立近代合理科学的同时,被从科学的领域中驱逐了出去,因此走向发展的道路,这反而使之融入了大众文化。
占星术为什么被一般人接受了呢?因为人或人的社会与围绕着它的自然、宇宙是不可分割的,在那里发生的现象或天体绕行如何和人生及社会变化结合起来,这是人们想知道的,也是占星术所要尝试的,而且占星术将其融合进了日常生活或常识性的思考方式中。
古代人想预见将来的尝试不久就托付给了更为客观的操作方式。认为围绕着我们的大宇宙,即赋予宏观的宇宙和人或人体这一微观宇宙相对应的精密体系被创立了出来。于是,对用宏观世界发生的现象就可以预知微观世界将要发生的事情或命运的占卜,即占星术就产生了。
占星术在中国的地位如何呢?让我们从现代进行逆向透视来解释历史。被科学史家排除在严肃的研究对象之外的这一领域反而会具有产生合理的科学文化母体的要因。而且重新看待这一领域,就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
“天文”这个词有着和占星术关系最深的意义。这个词出自《易》(儒教经典,占卜之书)的“系辞传”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天文”说的是天的纹样,即花样之意,地理则意味着地的条理、模式。但是,在这里说的“天文”,未必单单是指天空的现象,而且也指气象现象,即不光限于现在的天文学研究对象。这种天文现象的世界也用意味着天动的“天步”这一概念来表现。在公元前2世纪完成的《淮南子》(刘安编,是集成诸家学术的书)的第三篇是论述天的现象的“天文训”。在这里可以发现好像是和天文现象相结合的占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