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9中国水利发展报告》主要介绍了中国水利发展的总体形势,重点突出反映水利行业贯彻落实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的新实践,着重体现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2019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共14篇,主要内容包括综述篇、深化改革、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与管理、河湖管理保护、水利建设、运行管理、水利监督、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利扶贫、能力建设、流域管理、依法治水和党的建设。
目录
前言
综述篇
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利事业新局面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湖生态新格局
承前后后继往开来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
水利规划计划工作综述
专栏一2006—2017年水利发展主要指标
深化改革篇
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综述
水利部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水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开展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情况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链接北京市:开启水资源费改税新征程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水利力度
链接浙江省宁波市:让公共巨灾保险成为风险“缓冲垫”和社会“稳定器”
专栏二全国水权交易进展
水旱灾害防御篇
2018年天气对我国水情的影响
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综述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情况
专栏三长江上游区域性较大洪水防御
专栏四黄河洪水防御
专栏五山洪灾害防治
专栏六全力做好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堰塞湖
水利应急处置工作
水资源节约与管理篇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效显著
专栏七全国跨省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与调度
专栏八2017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
专栏九全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实施情况
积极推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链接合同节水管理案例
专栏十2018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河湖管理保护篇
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进展成效
链接海南省海口市:建立河湖长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智”强监管、强问责
专栏十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入新阶段
——水利部部长谈河长制热点问题
专栏十二组织开展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
专栏十三全国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
专栏十四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持续推进
链接河南省郑州市:“六到位”推动河湖“清四乱”
水利建设篇
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
链接湖北省宜都市:“三心三保”整治病险小水库
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链接重庆市荣昌区:“三保一补一示范”全力保春耕
专栏十五切实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专栏十六农村水电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
链接辽宁省黑山县:农村饮水项目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运行管理篇
大力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三峡工程持续稳定运行
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水利监督篇
努力开创水利监督工作新局面
专栏十七水利项目稽察工作深入开展
专栏十八以新方式开展小型水库专项督查
链接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十次动员不如一次问责
专栏十九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专栏二十继续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督查
专栏二十一水资源监督工作进展
专栏二十一淤地坝安全度汛暗访督查成效明显
水生态保护修复篇
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专栏二十三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
专栏二十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链接甘肃省天水市:示范引领、以案为鉴、立体宣传,强化水保监管
积极推进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工作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顺利推进
链接湖北省黄冈市:点亮水韵黄州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名片
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启动
专栏二十五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进展情况
水利扶贫篇
水利部扶贫开发成效
链接安徽省岳西县:“五水共治”助推脱贫摘帽
坚决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
水库移民工作综述
专栏二十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成效
专栏二十七水利援疆工作成效显著
专栏二十八水利援藏工作全力推进
能力建设篇
水利科技创新成效
专栏二十九2018年重大水利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专栏三十2018年水利技术标准发布清单
水利国际合作进展
专栏三十一2018年澜湄水资源合作进展
专栏三十二2018年中印跨境河流合作进展
链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水利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新成效
专栏三十三2018年水利高层次人才名册(新增)
水文工作新进展
水利信息化持续推进
水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专栏三十四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迎来新篇章
专栏三十五水情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专栏三十六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链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流域管理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当好长江大保护尖兵
——2018年长江流域重点工作进展与成效
专栏三十七夯实责任强化监管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开创新局面
全面落实“十六字”治水方针推动治黄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8年黄河流域重点工作进展与成效
专栏三十八强化管理优化调度不断提升黄河水资源支撑能力
奋力谱写新时代治淮事业发展新篇章
——2018年淮河流域重点工作进展与成效
专栏三十九南水北
试读
《2019中国水利发展报告》:
二、河长制湖长制制度优势逐渐显现
河长制作为因问题而生、由基层首创的河湖保护制度,自诞生之初就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一年多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进、狠抓落实,截至2018年6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提前半年全面建立河长制,河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全国河湖管理与保护局面发生可喜的变化。
河长湖长上岗履职。河湖保护任务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各级党政河长湖长。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万名党政负责同志上岗到位,担任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很多省份还将河长体系延伸到村,设立村级河长(部分省份含巡河员)77万多名。各级河长既挂帅又出征,亲自动员部署、审定方案、巡河调研、解决难题。有的地方实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河长制”,有的地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河湖管理保护责任河段、目标任务。不少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将问题突出的“老大难”河湖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形成“头雁效应”、发挥示范作用。
治水合力逐步形成。各地以河长制为平台,充分发挥河长的统筹协调作用。有的成立多部门联合作战指挥部,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的实施“互联网+河长制”行动计划,整合水利、环保、住建、国土等信息资源,构建掌上治水圈。有的实行河长+警长+督察长“三长治河”,设立河道警长、生态法庭,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流域管理机构积极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作用,协调推进跨省河湖联防联治。
河湖整治相继启动。各地加快摸清河湖现状,建立河湖名录,制定一河(湖)一策方案,因地制宜开展河湖专项整治行动。不少地方集中治理断头河,沟通水系、活化水体,增强河湖自净能力。有的全面清理涉河湖违章建筑、阻水林木、垃圾渣土,维护河湖良好秩序。有的积极开展生态河湖、生态水系建设,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监督考核压实责任。各地将督查整改、激励问责作为压实责任的重要举措,不少地方还通过党委政府督查、人大政协监督、深改组专项督察,以及明察暗访、媒体曝光、电视问政等多种方式,监督河长履职、部门尽责。有的省份逐月考核点评、定期排序通报,对进度滞后的及时约谈督办。有的聘请社会监督员,建立投诉热线,实行网上举报,推动河长履职情况公开。有的省份树立“一县、一镇、一村”示范典型,对优秀河长、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对履职不力的干部严肃问责。
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各地大力宣传普及河长制政策和相关知识,积极推进河长制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党员河长”“企业河长”“乡贤河长”等民间河长和志愿者服务队。有的地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有的地方将河长制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纳入村规民约。总的看,河长制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全社会共抓河湖保护的局面逐步形成。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很多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一些地方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河湖生态环境问题,原来脏乱差的河湖变成老百姓休闲散步的亲水公园,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河湖问题的产生是长期累积形成的,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日之功。当前,全面推行河长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地方河长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有的河湖突出问题整治力度不够,有的地方部门协同、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全面建立,有的地区技术力量薄弱、河湖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重点解决。
……
前言/序言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水利事业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是治水思路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准确把握当前治水主要矛盾的转化,科学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工程补短板方面,围绕防洪、供水、生态修复、信息化等四大重点领域,编制实施水利工程补短板总体方案、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总体方案、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行业强监管方面,围绕河湖、水资源、水保、水利工程、资金、政务等六大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小型水库督查、农村饮水安全暗访、河湖执法和河长制、防洪、地下水超采治理等专项督查稽察行动,不断强化行业管理。
这一年是实现机构职能优化调整的一年。党中央深化机构改革,对水利部机构和职责作出重大调整,水利行业面临重新定位、明确方向、凝聚各方力量再出发的重要转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对接、稳步推进,顺利地完成了原国务院三峡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并入水利部的改革任务。按照新的职能定位,增设调整多个部门和支撑单位,更加强化水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等职能,突出强监管的能力建设,明确水利监管的职责机构,依托流域机构组建督查队伍,初步建立了推进强监管的体制机制。
这一年是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作为水利部最后一个完整的防汛年,这一年强降雨区域和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明显偏多,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多次编号洪水,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提前预判、统筹谋划、科学决策、指挥得当,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和登陆台风,科学防范了春旱和夏伏旱,有效排除了金沙江、雅鲁藏布江等堰塞湖险情,全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新低。
这一年是水利建设和管理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实施133项,在建工程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提前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流域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首次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累计补水6.27亿m3。加快推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基本建成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大江大河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完成全国7个水权试点验收,基本完成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管好“盆”和“水”的要求,着力解决河湖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清四乱”行动。提前半年全面建立河长制,如期完成全面建立湖长制任务,组织开展对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总结评估,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不断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突出抓好水利扶贫各项工作,帮助43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饮水安全问题,3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水库移民脱贫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