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哲学门(总第三十七辑)》注重对西学和中学两个文明传统的源流演变的细致梳理与深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考察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种种论辩、观念和主张,而知其利弊得失所在,形成中国当代学人权衡取舍的宽广视野和文化自觉意识。特别以白辉洪、陈睿超、李景峰、彭荣等学者的专题论文,围绕汉朝至宋朝经学的流变与发展展开讨论。又有新锐学者葛天勤、景剑锋就古希腊哲学的太初、无定、自然等关键思想做出探讨。征引丰富,论述扎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论坛:汉宋经学的流变 
 
卦象与爻变 
 
——试论虞翻的易学观白辉洪/ 
 
试论《潜虚》对《太玄》拟《易》方式的继承与调整陈睿超/ 
 
 
吕大临对《中庸》的诠释及朱子对其的扬弃李敬峰/ 
 
吕祖谦的致知学说彭荣/ 
 
 
论文 
 
再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吕纯山/ 
 
《欧德谟伦理学》中的“功能”概念和“功能论证”魏梁钰/ 
 
神话与梦境:奥克肖特理解政治文明的另类隐喻李振东/ 
 
诺斯替主义、科学与现代性 
 
——对布鲁门伯格论题的反思高洋/ 
 
伪装虔敬与共和德性的教养 
 
——试论马基雅维利思想中宗教与共和德性的关系问题顾超一/ 
 
 
“政治人”与历史 
 
——论波考克的公民共和主义贺晴川/ 
 
农奴生产方式和俄国资本主义起源周巍卫/ 
 
庄子逍遥义辨正韩林合/ 
 
求知的界限与生命的涵养 
 
——透过《庄子》看“去知”和“养知”的关系邹蕴/ 
 
 
“自然”理念的困惑 
 
——对晚期阮籍矛盾形象的一种解读林凯/ 
 
王阳明在“四句教”公案中的思想立场研究陈焱/ 
 
从“诚意”到“致良知” 
 
——试论阳明“诚意”工夫与朱子之异同陈双珠/ 
 
 
 
书评: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邓国元/ 
 
高海波《慎独与诚意: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秦晋楠/ 
 
丰子义、郗戈、张梧:《社会发展的全球省视》张茂钰/ 
 
聂锦芳《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刁超群/ 
 
邹诗鹏:《虚无主义研究》郭清飞/ 
 
 
 
 
书讯: 
 
(宋)杨时撰,林海权校理:《杨时集》/ 
 
(宋)张栻著,杨世文点校:《张栻集》/ 
 
[美]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一套特色伦理学词汇》/ 
 
[美]欧内斯特·C.莫斯纳:《大卫·休谟传》/ 
 
[英]苏珊·詹姆斯:《激情与行动——十七世纪哲学中的情感》/ 
 
[英]大卫·利奥波德:《青年马克思——德国哲学、 
当代政治与人类繁荣》/ 
 
[美]詹姆斯·奥康纳:《国家的财政危机》/ 
 
[美]安乐哲:《李泽厚与儒学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