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说背景描述大气磅礴,人物刻画细腻入微。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对腐败官场的直击“不回避、不耍滑”,对历史细节的呈现有工笔、有写意。让读者感受到时代冷暖,斗升小民的衣食住行,英雄人物的内心冲突齐集纸上。
试读
《袁崇焕》:
第一章 会试前夜
1.做官了就不会是好人?
万历47年二月末,一场罕见的风雪将金瓦黄墙的北京城覆盖得密密实实。立春的节气已经过去十多天,京城的皇民们对这场突袭的大雪实在感到愕然。许多事情预示着正在进行的日子非同寻常,譬如首先就是三年一度的全国会试提前在二月二十八日举行,也就是明天。而自明朝开国以来,会试都是在三月一日举行,这是祖宗家法,是历代皇帝钦定的,而今年神宗万历皇帝在他过了57岁生日之后,忽地将会试提前了一天,世人都不知这是喜还是忧。
因为明天就要会试,所以今夜就非常重要,这与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刮来的强劲北风,和自天而降的大雪无关,只不过它们增添了这重要时刻的沉重与紧张的气氛。
从皇宫派出的锦衣卫马队,马不停蹄地在永定门、广渠门、安定门、德胜门、广安门绕全城奔驰巡行,警卫的呼号绵延不绝,飞溅的雪浆洒向四周,形成了一番格外气派的景观。
锦衣卫的威慑是为了保证国之精华——举子们的安全。而同样是为了向云集京都的全国几百名举子提供服务,城内的大街小巷、胡同里别有另番洞天。
“快来吃哟!快来吃哟!冰糖葫芦羊肉串,大枣馍馍炸年糕,书生公子、举人老爷,挑灯夜读别累坏了身子骨啊,来吃点夜宵哎!吃了明儿金榜题名哎!”串街走巷的小摊贩们,推着童谣般“吱口丑”乱响的小轱辘车,冒着刺骨的夜寒,想趁这几载难逢的一宿,来做几担好买卖。从蒸锅里透出的水汽,模糊了他们挂在车把手上的小油灯,微弱暗淡的光影里,则凸现了他们凄苦苍凉的面庞。
知道举子们一般住在带四合院、租金比较便宜的客店,还有那些招长住散客的富余民居里,于是就有些挎着布袋、郎中不像郎中,小贩不像小贩的神秘人物逛荡其间,探头伸脑地张望,他们是兜售炼丹的游医。他们不敢跨进房门,因为举子今夜可能还是寒土,明朝就讲不准是豪门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未来的威仪,使他们望而生畏。但他们只要瞥见书生模样的公子踱出步来,就马上会凑上前悄声问:
“相公,长生不老丹丸要吗?明天会试,晚上吃一颗醒醒脑、提提神吧?”
那神态极忠恳,也极可怜。
若是相公掏出些碎银买了他一丸,他便会绽开媚脸,恭祝进第。相公读书读倦了,心情烦躁,挥手把他轰走,那他转脸就会“啐”口痰在地上,骂:“什么东西!瞧那酸相,还想中第?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没门儿!”
手里摇着一面太极图小旗的算卦先生则客气文雅。他们棉袍垂足,纱质方角小帽盖顶,黑白相间的浓密胡须在胸前飘曳。 他们会拆举子的名字,会看举子的命相,他们的话一般都很灵,正因为灵,所以举子们都不敢找他们算明天的结果,无论说的吉利还是凶灾,都会使自己的临试前夜漫长煎熬,如同受刑下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