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管理实务》具有以下特点:秉承“让教师易教,学生易学,自修者易读,在阐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的同时,充分反映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这一宗旨,风格上更加简洁,结构进一步优化,逻辑更加清晰,概念更加准确,案例更加充分。《管理实务》由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时丕生、山东诸城市水利局郝立栋担任主编,孟文燕、郑小龙担任副主编。其中,时丕生编写项目六,郝立栋编写项目四、八,孟文燕编写项目一、二,郑小龙编写项目三、五、七。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崔宗敬主审。
目录
项目一 管理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 管理的定义
任务二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任务三 管理者
任务四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项目二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进
任务一 中国传统的管理
任务二 西方传统的管理
任务三 西方现代的管理
任务四 当代管理理论
项目三 计划
任务一 决策
任务二 计划概述
任务三 编制计划的方法
任务四 目标管理
项目四 组织
任务一 组织的基本内容
任务二 组织结构设计
任务三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任务四 组织中的职权关系
项目五 领导
任务一 领导者和管理者
任务二 领导者的权力基础
任务三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任务四 激励理论
任务五 沟通
项目六 控制
任务一 控制概述
任务二 控制过程
任务三 控制原则
任务四 控制方法
项目七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任务一 内部环境
任务二 外部环境
任务三 全球化环境
任务四 组织文化
任务五 企业的社会责任
项目八 创新管理
任务一 创新概述
任务二 创新原则、过程和主体
任务三 创新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任务四 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试读
《管理实务》:
1.强调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亚当·斯密通过制针行业的例子,总结了劳动分工有以下好处:提高了每个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浪费的时间;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亚当·斯密的结论不仅符合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提出了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分工原理。
2.提出了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在研究经济现象时,发现经济现象是基于人们的利己动机而产生的活动。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是个人的私利,但是每个人的私利又为他人的私利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照顾其他人的私利。这说明私利可以融合并产生社会利益。亚当·斯密的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管理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查理·巴贝奇
查理·巴贝奇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机械学家。他对管理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巴贝奇认为,一个体质较弱的人如果所使用工具的形状、重量、大小等方面都比较适宜,那么他的工作效率可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因此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
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巴贝奇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工人的收入应由三部分组成: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为提高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三)罗伯特·欧文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曾经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做过实验。实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他的实验证实,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也有人认为罗伯特·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上述各种管理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发展需要而产生。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