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诗文之美:近代诗文》主要内容包括导读,诗选,等。
精彩书评
★我认为,并深深地相信,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实存在着、牢牢深藏着真正的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发展、繁荣、昌盛以至无穷尽期的“根”。
——徐中玉
★近代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中,自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如果说《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是源的话,那么近代文学就是尾,是中国古典文学一个不应妄加菲薄的结束。仅凭这一点,近代文学就有重视的必要、阅读的必要、研究的必要。
——黄珅
目录
雨中
邓辅纶
鸿雁篇
翁同铄
甲辰五月二十日绝笔
李慈铭
庚午书事(孤愤千秋在)
石达开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张之洞
秋日同宾客登黄鹄山曾、胡祠望远
冯煦
八月二十一日之夜,仆卧已久,苹湘忽出寄拂青三绝句相质,效拂青体也,既复强仆效之。时窗外雨声淙淙,苦不得寐,亦成三首。来朝放晴,仆又将强漱泉也(选二)
袁昶
西轩睡起偶成绝句
陈豪
题画(二首选一)
樊增祥
闻都门消息(五首选一)
黄遵宪
今别离(四首)
陈宝琛
感春(四首选二)
沈曾植
偕石遗渡江
释敬安
白梅
题《寒江钓雪图》
朱铭盘
与履平
林纾
余每作一画,必草一绝句于其上。二年以来作画百余帧,而题句都不省记。强忆得三十首,拉杂录之(选一)
陈三立
晓抵九江作
十月十四日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
导读
诗选
张维屏
新雷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麟庆
忆西湖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
又忏心
秋心(三首选一)
咏史
己亥杂诗(选一)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何绍基
山雨
鲁一同
重有感(八首选一)
姚燮
谁家七岁儿
北村妇
郑珍
完末场卷,矮屋无聊,成诗数十韵。揭晓后因续成之
题新昌俞秋农汝本先生《书声刀尺图》
白水瀑布
贝青乔
初抵泸州寄内
咄咄吟(选一)
莫友芝
襄城灯词
曾国藩
傲奴
金和
围城纪事六咏(选一)·警奸
嘲燕
江浞
湖楼早起(二首选一)
试读
《中华经典诗文之美:近代诗文》:
近代词虽不像诗那样派别分明,但同样作者林立,藻采纷呈。邓廷桢和林则徐一样,于余暇作词,沉着慷慨,不同凡响。龚自珍词如其诗,恃才任气,跌宕飞扬。项鸿祚中年谢世,一生不第,所作词哀感顽艳,凄婉清切,和纳兰性德堪称前后双璧。蒋春霖词感慨深沉,属词隽快,与项鸿祚风格不同,但谭献将他和纳兰性德、项鸿祚并提,称为“词人之词”,“二百年中,分鼎三足”(《箧中词》)。庄棫和谭献为常州派后劲,且有青出于蓝之势,所作词不落言诠,品格甚高。最能体现晚清词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的,当数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五人。相比较而言,王鹏运词气势宏阔,富奇情壮采,有稼轩词风。文廷式词风骨遒劲,浑脱浏漓,沉雄俊爽,上追东坡,无愧一代射雕手。郑文焯词兼取浙西、常州两派之长,体洁旨远,格高韵美,朱祖谋誉为仙才。朱祖谋词气息浑厚,笔力恣肆,富丽精工,海内归宗,为近代词集大成作家。王国维称况周颐为人真挚,作词沉痛。况词虽无王鹏运、文廷式、朱祖谋雄踞一世的气概,但深情绵邈,自有其长。王国维自视甚高,尤长小令,在晚清词坛,吹进一股清新气息。
与唐宋作家相比,除少数人外,近代作家大多缺乏鲜明的创作个性,这在词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近代人的词,常常不是有意与古人相合,就是无意中和同时人相撞,即使一些著名作家,若将他们的某些诗词相混,常人也不易分辨。此外,近代词好用比兴,往往寄托太深、刻画太工、辞采太丽、着色太浓。多读一些,有时感觉反而更加模糊。就才学而言,近代人未必不如宋人,但其作品确实不能和宋词相比,其原因大概还得
用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来解释。
在散文领域,桐城派长期被看作近代古文的正宗。不过桐城派古文的实际成就,并不能与其声望相符。身为晚清桐城派名家的吴汝纶也说:“桐城诸老,气清体洁,海内所宗,独雄奇瑰玮之境尚少。”(《与姚仲实书》)从方苞起,桐城派作家就有一种才薄力微的先天不足。桐城派古文的地位和影响,与曾国藩的极力揄扬有很大关系。这倒不仅在曾国藩的地位,还在他的文章,笔力雄健,确有大家风度。曾国藩的四大弟子,相比较而言,年龄最大的张裕钊似乎要略胜一筹。林纾作为翻译家的声望,要远远高于古文家,其实在桐城派,他是可与姚鼐、曾国藩鼎足而立的优秀作家。林纾的古文,字字琳琅,无论词句、情韵,都极优美。通常被看作桐城派作家,但自己却不承认的吴敏树,其文意境高旷,风致淡远,在语言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奇才,他的散文,同样表现出瑰丽多姿、奇境独辟的特色。除龚自珍外,李慈铭、王闿运也都是兼工诗文的文学全才,不过就才情而言,显然都远不如龚,无论诗文,都未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桐城派古文以唐宋八大家为宗,王闿运诗文却以魏晋为楷模,继之而起的还有章炳麟、黄侃,文字凝练古雅,颇费斟酌。不过,这类文章既不及桐城派古文清真雅洁,易于上口,更不如梁启超开创的新文体热情磅礴,富于感染力。近代散文的最大成就,应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政论文。康有为作文,大笔淋漓,波澜壮阔。严复文逻辑谨严,文字典雅。特别是梁启超的文章,纵横恣肆,挥洒自如,笔端含情,别有魔力,破旧学罗网,开白话先河,震力之大、应声之远,均无与伦 比。
虽然可以找出许多理由来说明对近代诗文应该了解,值得一读,但是相对铺天盖地的唐诗、宋词、古文八大家选本,近代诗文的选本实在少得可怜。不过当笔者在多年前奉徐先生之命,冒冒失失开始编选时,很快就发现接受这个任务,实在有些不自量力。近代诗文选本最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其最难选的缘故。选近代诗、词、文,至少有两难:一是作者太多。从村塾的落第秀才,到朝廷的得意公卿,从潜心经史的硕师魁儒,到激扬时政的风云人物,几乎人人能诗,家家作文,而且个个自我感觉良好,如曹植所言:“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与杨德祖书》)有些人确实写过一些好诗,但今天已湮没不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