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风暗换年华。犹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江湖沦落的我被调往岳阳师专(现湖南理工学院之前身)中文系任教,有幸和嘉山好水胜记名诗为伴,也有幸认识了文家驹先生。家驹先生其时已年迈花甲,而我刚逾而立之年,中文系共事五载,人称“文老”的家驹先生不但是蔼然如也的长者,而且是江水泱泱的学者、云山苍苍的贤者,同时还是一位长葆赤子之心的诗人;给我以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予我以深长而多方的教益。岁月不居,仿佛只是转瞬之间,今年竞已是上世纪末驾鹤西游的文老之百年冥寿,而我也已越杜甫所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年。岳阳师专在南湖之旁,今日为文老的诗文集作序,抚今追昔,我起伏的心潮亦如南湖的波涛拍岸。
目录
序
作者小传
上编 诗词
都门吟
满城风雨近重阳
矛盾
读史绝句
无题
题结婚照片集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失陷
平型关大捷
从军别
绝句代柬
金缕曲·家书
长沙大火
台儿庄会战获胜
瓶梅四绝柬劲秋索和
读《楞严经》
百团大战
读史绝句
书愤
重午前夕有感
避地
自嘲绝句八首
喜闻日寇投降
沁园春·敬和毛主席咏雪原韵
书毛主席诗词扉页
乙酉秋日杂诗寄骏弟晃县
丙戌春日感怀
春柳
菩萨蛮·仿稼轩题造口壁并用其韵
赠湘东中学校庆十周年
柬树科
戊子元旦感怀用鲁迅春夜原韵
大选
花品十首
清平乐·东风压倒西风十首
浣溪沙·修京广复线
绝句四首:
辛丑冬日杂诗柬剔芜索和减字木兰花·甄别
菩萨蛮·和王昆仑韵三首
戏作一剪梅一首
赠傅冠华同学(集句)
五十初度感怀寄故乡亲友
生日书怀
……
下编 诗论
试读
为了空灵,把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那首《出塞》说是语意太重,头重脚轻。子矛子盾,胡帝胡天。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片面观点使杜甫绝句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从古今一些诗歌选本看,这个问题也相当突出。《唐诗三百首》杜甫的五七绝都只选一首,王维五绝十三首,七绝四首,王昌龄七绝五首,《唐诗别裁》杜甫五七绝各三首,李白五绝五首,七绝二十首,王昌龄五绝二首,七绝十一首。当代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李白诗三十七首其中五绝三首,七绝七首。杜甫诗三十八首其中七绝二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李白诗六十四首其中五绝四首,七绝十一首。杜甫诗七十一首仅七绝一首。这些数字,都说明在古今选家的心目中,杜甫的绝句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近人夏承焘与马茂元两位专家都曾对此提出了异议,充分肯定了杜甫的绝句,有很多非常精辟的见解。但或认为“晚节渐于诗律细”是专指杜律而与绝句无关,或认为绝句在杜诗中确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而且习俗移人,贤者不免,两先生论绝句,也还有点偏主轻灵,对杜绝的某些评价,似乎也还可以商榷。
杜甫绝句,现存一百三十八首,其中五绝三十一首,七绝一百零七首,除七绝《赠李白》是早期作品,《虢国夫人》作于寄寓长安时外,几乎百分之九十九作于晚年。一百三十八首中有政论、史论、文论,有书柬便笺,朋友赠答;有的写人民疾苦,有的写眼前物态,有的写生活心情;有的清新俊逸,有的慷慨激昂,有的信手拈来,有的匠心独运……我们把王维、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李益、李商隐、王浩然、高适、岑参、杜牧等绝句名手的作品和杜甫的绝句进行比较,从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看没有一个比得上杜甫的;从艺术风格看,诸家的含蓄婉转高华清淡,杜绝兼而有之,而杜甫的清刚雄放、朴质古拙,却往往为诸家所不及。
……
前言/序言
东风暗换年华。犹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江湖沦落的我被调往岳阳师专(现湖南理工学院之前身)中文系任教,有幸和嘉山好水胜记名诗为伴,也有幸认识了文家驹先生。家驹先生其时已年迈花甲,而我刚逾而立之年,中文系共事五载,人称“文老”的家驹先生不但是蔼然如也的长者,而且是江水泱泱的学者、云山苍苍的贤者,同时还是一位长葆赤子之心的诗人;给我以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予我以深长而多方的教益。岁月不居,仿佛只是转瞬之间,今年竞已是上世纪末驾鹤西游的文老之百年冥寿,而我也已越杜甫所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年。岳阳师专在南湖之旁,今日为文老的诗文集作序,抚今追昔,我起伏的心潮亦如南湖的波涛拍岸。
我与文老有同事之缘,家父李伏波先生与文老则有诗文之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家父与文老同时在长沙参加修订《辞源》,于焉相识。八十年代伊始洞庭诗社成立,文老出任第一任社长,家父也曾应邀忝列诗社的文酒之会。检家父之诗集《雪鸿吟草》,题赠文老与洞庭诗社之作共有五首之多。文老爱梅,先后赋梅多首,不让古代众多之咏梅诗专美于前,家父《赠文翁家驹》有道是:“怪道诗翁爱岁阑,梅花几树好常看。只缘身与梅为侣,人似梅花也耐寒!”另一首则与我有关,洞庭诗社于岳阳楼举办迎春诗会,其时我已调往湖南省文联,文老命我参加,家父作《寄呈文家驹社长》:“老久沉沦翮未伤,乘时奋起学鹰扬。衰翁本有鹏抟志,稚子初临笔战场。北宋文章推范相,东吴才俊数周郎。岳阳楼上迎春会,可与风流竞短长?”虽云雪泥鸿爪,毕竟是上一辈的文谊诗缘,春秋佳日,月夕风晨,常常令我不禁蓦然回首,往事重温,往诗也重温。
文老是早年即投身革命事业的老共产党人,是从教近七十年的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术业有专攻的学者,是一位极具诗人风范的诗人。虽然资深格老,他却低调朴实而一如草根平民;虽然腹笥深厚,他却谦和平易而绝无张狂之气;虽然垂垂老矣,他却永远鹤发童心。在我的感受和印象中,他更像一位现代的魏晋名士,更是一位继承了更多的传统美德与作风的真正诗人。当今之世,不少名士是伪名士,不少诗人是伪诗人,文老是真名士而兼真诗人,或者说真诗人而兼真名士。文老有知,不知会不会欣然同意?
文老少年早慧,作赋敲诗即有“才子”与“神童”之誉。屡历坎坷曾经沧海之后,他却依然心如赤子,于诗情有独钟。“不向文君把酒沽,不弹长铗叹无鱼。平生嗜好浑忘尽,除却吟诗与买书”(《洞庭秋思》之七),“我与梅花有旧盟,岁寒清话倍情亲。吟诗脱尽官商气,掷地才成金石声”(《咏梅》之七),“今年国际儿童节,无数鲜花烂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