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政党立宪研究》作为二战后宪法的发展趋势之一,政党立宪是立宪主义原理在政党领域的运用,即根据立宪主义关于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的基本原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来保障政党宪政功能的发挥,并防范政党滥用权力侵害人权,破坏宪政秩序。政党立宪是对政党民主及权力制约功能的肯认,亦是对历史上政党独裁专制统治的回应,政党保障和政党规制构成了政党立宪的基本内容,而立宪主义则是政党立宪的核心价值准则。《政党立宪研究》从政党与宪法的关系这一中心命题出发,以政党立宪为核心范畴,全面地探讨了政党立宪的基本理论。全书约二十万字,由引言和正文构成,其中正文分为五章。
目录
序
中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政党立宪的由来
第一节 政党法律地位的变迁
一、政党在法律之外的敌视排斥时期
二、政党在法律之中的法制承认时期
三、政党在宪法之中的政党立宪时期
第二节 政党立宪的现实原因
一、代议民主与政党国家
二、政党的宪政功能
三、政党组织的异化:以德国纳粹党为例
第三节 政党立宪的理论依据
一、政党自由与政党民主
二、防卫性民主主义
三、政党寡头统治铁律
第二章 政党立宪的逻辑前提:政党性质确认
第一节 政党性质的学理之争
一、政党机关说
二、政党团体说
三、政党媒介说
第二节 政党性质的规范分析
一、政党的归属与政党性质——宪法典的层面
二、政党的定义与政党性质——政党法的层面
第三节 政党性质的司法认知
一、德国:从政党机关论到政党媒介论
二、美国:从政党团体论到政党准国家机关论
三、欧洲人权法院:视政党为市民结社团体
第三章 政党立宪与政党保障
第一节 政党自由
一、政党自由的内涵
二、政党自由的保障机制
三、政党自由的界限
第二节 政党平等
一、政党平等的现代语境
二、政党平等的规范范围
三、政党平等的性质
第三节 政党补助
一、政党补助的正当性基础
二、政党补助的原则
三、政党补助的界限
第四章 政党立宪与政党规制
第一节 政党内部民主
一、政党内部民主的内涵
二、政党内部民主的保障机制
三、政党内部民主的界限
第二节 政党财务管控
一、政党财务管控的基础
二、政党财务管控的对象
<
试读
第二章 政党立宪的逻辑前提:政党性质确认
第一节 政党性质的学理之争
作为议会制民主的支柱之一,政党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也惯常地出现在宪法学的视野之中。翻阅当下的宪法教科书,政党便赫然在目。然则,宪法学理上对何谓政党这一问题多有偏爱,并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及于政党的法律性质这一主题,则多是一片沉寂的景象,我们仅能从政党在宪法学体系中的归属,来初步地揣摩学者关于政党性质的观点。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由宪法权力和宪法权利两部分组成,以国家与人民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宪法学,在体系上相应的分为宪法总论、宪法权力和宪法权利三部分内容,政党在宪法学体系中的位置,因学者对政党性质理解的分殊而呈现鲜明的对照。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不安排专节内容,而将政党置于“宪法权利编”的“结社自由”之中,20世纪中国宪法学的部分经典之作是其代表。王世杰和钱端升合著的《比较宪法》(1936年增订三版)虽在第六编第四章第一节第一目中以“中国国民党的组织”为标题论述了中国国民党的组织与结构,并将之置于“国民政府的机构”的总标题之下,将中国国民党视为政府机构,但在关于宪法原理、国家机构及公民权利一般论述的前五编,并无关于政党的只言片语,即使在“结社自由”一目,也未将政党与其他结社组织加以区隔,由此可以推断,作者视政党为私法社团。除此之外,张知本著的《宪法论》一书也采用这种体例。
前言/序言
《政党立宪研究》一书的作者叶海波博士要我为本书的出版写序,我收到请求时曾有刹那间的犹豫。其原因在于我内心一直有一种情结:著书立说,至为神圣。古代先贤之所以强调述而不作,是因为文章千古事,内心不可不存一份敬畏。而为他人著作出版作序,我更以为非年高德劭、学富五车的贤达所能胜任不可。本人才薄德浅,何堪担当如此重要的使命。故拙文虽名为序,其实不过为本人的一些杂感而已。
叶海波博士曾师从我六年之久,是我所带的第一批博士生中的一员。他属于那种既有天分又特别勤奋的学生,尤属难得的是有一份对学问由衷的爱好和坚持。光阴飞逝,历史遗风犹存。先贤云:中国人三十岁前为儒家,是入世的情怀最彰显的时候。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血脉赍张,充满了对治国平天下的憧憬。叶海波博士毕业的时候,风华正茂,博士的身价在社会上还广为看好,他本人也有从政的潜质和机会,但依然选择了“西风凋碧树,忘断天涯”的为学之路,他对理想的坚毅与持守,颇值得嘉许。
在新的时代,学问的增益实质上已消解了“名师出高徒”的科律。师徒之间实际上是相互砥砺,共同提升的。我多次对我的学生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过,我坚持做学问的动力来自于“要顽强地证明自己”。如果不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体系,放弃对问题的思考,可能很快就沦落到连博士、硕士论文都看不懂的地步,遑论什么为学生释疑解惑了。过去的一段岁月,我和叶海波博士有过许多学术上的合作。很多合作让我们双方都获益匪浅,彼此理解上的契合也使合作的过程充满了愉悦。在我以为,学术的合作若不是完全出于功利,就会心轻上天堂。因为心轻者,才拥有豁达开阔的胸怀,才不曾为太多的身外之物充斥了心窍。虚伪、狡诈、阴险、冷酷、孤傲、麻木都像铅般沉重,而诚实、善良、坦荡、淡泊、明智则如同天使的羽翼,放弃了尘世的累赘,拥有了一份脱俗的轻盈。
《政党立宪研究》一书是以叶海波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修改利、充而成。用一句俗套但也是最贴切的话来说,这是一部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著作,同时该著作所探讨的又是在当下中国具有高度挑战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