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能够使同学们更有效地使用本套丛书,在编写思路和体例上,我们采用了内容规范分版的方式,形成了以下的几大特色:
知识结构图:紧扣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教材逐章编写,采用图形方式,清晰、直观、易记,迅速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点精析:重点突出,与知识结构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的放矢地学习。
案例分析: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更生动、深入地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运行状况。
巩固练习:题型全面、知识全面覆盖,通过做高质量的练习,迅速掌握书本知识,显著提高应试能力。
深度拓展:介绍知识背景,深化学生认识,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法制史同步辅导与案例集》收录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司法考试的大量真题,帮助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把握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角度。为了便于同学们及时地对知识进行巩固和自我检测,本书还设置了“综合测试题”,并随书附赠多套重点院校考研试题。
精彩书评
★八十高龄的马克昌先生
一直关注着法律学科的发展,一直关注着法律专业学子的需求。希望通 过本丛书收录的大量试题,能给考研迷途中的莘莘学子点一盏明灯·希望通过本丛书收录的大量的真实的法律纠纷案例,能给从事法律工作的读者提供帮 助。
马克昌:河南西华县人,法学家。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后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 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曾于1977年受委托担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法治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
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精析
案例分析
巩固练习
深度拓展
……
第二章 两周法律制度(上)
第三章 两周法律制度(下)
第四章 秦朝法律制度
第五章 汉朝法律制度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七章 隋唐法律制度
第八章 宋、辽、西夏、金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 元朝法律制度
第十章 明朝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朝法律制度(上)
第十二章 清朝法律制度(下)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题
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读
第一章 中国法治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
知识点精析
一、 中国法制文明的特点
【难点辨析】宗族国家,血缘组织,团体本位
宗族国家和血缘组织这两个概念,要基于国家形成阶段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所采取的宗法分封制原则进行理解。商代已经形成了雏形,其在地域的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的宗法分封制,到周代发展为完整的宗法拟制;即将各不同血缘氏族模拟认定为同源于一个祖先(一般是王的祖先),然后分别模拟为不同宗族地位,根据宗族地位进行分封,最终形成的国家类似一个扩大化的家族,这种国家形成路径构成了所谓宗法国家,这其中保存了各氏族集团,即所谓血缘组织;这种以血缘组织进行的地域控制的方式即为地缘组织和血缘组织的合一。
形成了这种国家结构,社会的组成方式和控制方式就是双重的,王的政权控制各氏族集团,各氏族集团控制本组织内的个体;从而在国家层面或政治社会层面上,就只 氏族集团,个体没有独立的资格和国家相对,因此在国家政治的层面上就没有个体人格,而只存在各氏族集团,为了保证这种结构稳定,就需要强调个体服从于所属的宗法团体(氏族、宗族、家族),从而构成以团体利益为导向的团体本位。
巩固练习
一、 单选题
1.根据《晋书·刑法志》的记载,夏代已有五刑,共( )条。
A.五千条 B.三千条 C.二千条 D.一千条
2.商王国和其分封的诸侯国之间的政权关系是:( )。
A.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关系 B.国家间的关系
C.联盟关系 D.类似于国际组织的关系
3.夏商两代的法律渊源除了礼、刑这两种主要的法律渊源之外,还包括:( )。
A.律 B.誓、诰、训 C.格 D.式
二、多选题
1.夏商作为国家的出现,在中国法制史起源阶段具有什么意义?( )
A.处于早期习惯法时代
B.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阶段社会
C.形成了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国家集体
D.初步确立了摧残人身肢体或破坏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肉刑体制
E.为西周法律制度的逐步成熟和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
2.《国语?鲁记》记载的
前言/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