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 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党的二十大提出, 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为新时期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也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厘清发展思路, 找准发展方向,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开展了“国家农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并著写了本书。本书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 系统分析了农业装备重点领域国内外产业发展与技术趋势、市场与政策, 并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方法研究典型农业装备技术产品的前沿态势和转化应用情况, 同时, 结合“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 重点专项的实施, 坚持系统观念, 进一步研究谋划我国农业装备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 并提出有关建议。
本书数据翔实、知识新颖、内容系统, 既可供农业装备科技产业从业者学习借鉴, 又能为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目录
目 录
序
第1 章 总 论/ / 001
1.1 全球农业装备发展进入新阶段/ / 001
1.1.1 农业装备产业强是世界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 / 001
1.1.2 高效绿色农业装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 002
1.1.3 智能农业装备技术是国际竞争的焦点/ / 003
1.1.4 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态势/ / 003
1.2 我国农业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 / 005
1.2.1 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迫切需要农业装
备提质增效/ / 005
1.2.2 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迫切需要设施
农业装备支撑/ / 006
1.2.3 全面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迫切需要补齐农业装
备短板/ / 007
1.2.4 加速农业现代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迫切需要农业装备自
主可控/ / 007
1.3 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 008
1.3.1 农业装备基础共性技术攻关/ / 008
1.3.2 大田生产智能机器人化作业技术攻关/ / 009
1.3.3 高效及新能源智能农业动力技术装备攻关/ / 009
1.3.4 种苗智能化生产作业技术装备攻关/ / 009
1.3.5 工厂化设施种养智能技术装备攻关/ / 010
1.3.6 农业智慧生产技术及系统装备攻关/ / 010
第2 章 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 011
2.1 国外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 011
2.1.1 国外产业发展现状/ / 011
2.1.2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 013
2.1.3 2023 年汉诺威国际农机展看发展趋势与重点/ / 015
2.1.4 2023 年北海道国际农机展看发展趋势与重点/ / 020
2.2 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 024
2.2.1 国内产业发展现状/ / 024
2.2.2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 027
2.3 国内外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 031
2.3.1 国外重点农机企业发展/ / 031
2.3.2 国内重点农机企业发展/ / 041
2.4 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存在的差距/ / 051
2.4.1 产业规模较大, 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 051
2.4.2 企业创新能力弱, 核心竞争力不强/ / 052
2.5 发展建议/ / 052
2.5.1 加强体系化科技创新,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 053
2.5.2 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053
2.5.3 增强先进制造技术系统创新, 推动农业装备产业提质
焕新/ / 054
2.5.4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激发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新
动能/ / 055
2.5.5 打造智能农业装备应用场景, 拓展农业生产新模式
/ / 055
第3 章 农业装备国际研究态势分析/ / 056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056
3.1.1 论文数据检索/ / 057
3.1.2 论文数据清理/ / 057
3.1.3 论文计量分析方法/ / 057
3.2 大田农业装备发展态势/ / 058
3.2.1 大田农业装备总体发展态势/ / 058
3.2.2 大田农业装备主要国家分析/ / 060
3.2.3 大田农业装备主要机构分析/ / 064
3.2.4 大田农业装备研究主题分析/ / 066
3.3 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态势/ / 077
3.3.1 设施农业装备总体发展态势/ / 077
3.3.2 设施农业装备主要国家分析/ / 080
3.3.3 设施农业装备主要机构分析/ / 083
3.3.4 设施农业装备研究主题分析/ / 085
3.4 小结/ / 094
第4 章 大田农业装备领域和设施农业装备领域专利分析/ / 097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097
4.1.1 数据检索及技术分解/ / 097
4.1.2 专利术语约定/ / 102
4.2 大田农业装备领域专利分析/ / 103
4.2.1 大田农业装备领域专利态势分析/ / 103
4.2.2 大田农业装备领域技术构成及各分支技术分析/ / 106
4.2.3 主要申请人专利分析/ / 127
4.2.4 专利技术的权利转移、许可与质押情况/ / 131
4.3 设施农业装备领域专利分析/ / 133
4.3.1 设施农业装备领域专利态势分析/ / 133
4.3.2 设施农业装备领域技术构成及各分支技术分析/ / 137
4.3.3 主要申请人专利分析/ / 170
4.3.4 专利技术的权利转移、许可与质押情况/ / 178
4.4 小结/ / 180
第5 章 工厂化农业与智能农业装备技术进展/ / 183
5.1 专项总体目标/ / 183
5.2 专项进展情况/ / 184
5.2.1 目标完成情况/ / 184
5.2.2 取得经济、社会效益/ / 185
5.2.3 阶段性成果/ / 185
5.3 重大进展和成效/ / 187
5.4 专项技术进展情况/ / 188
5.4.1 先进农业传感器产品创制与信息智能处理/ / 188
5.4.2 重大智能农业装备产品创制/ / 198
5.4.3 农业生产工厂与大田智慧农场创制及应用/ / 210
附 录/ / 232
附录A 部分国际专利分类号(IPC) 释义/ / 232
附录B 主要申请人名称约定/ / 238
附录C 2021 年和2023 年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技术创新奖/ / 242
附录D 2022 年ASABE 杰出创新AE50 奖/ / 259
参考文献/ / 280
前言/序言
序
强国必先强农, 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 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农业装备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新质生产力, 是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24 年中央1 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进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坚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战略重点, 既要补齐“一大一小” 短板, 又要强化原创性引领性创新, 也要前瞻谋划培育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方向。新时期, 农业装备支撑、引领、保障现代农业的使命责任更加重大, 迫切需要厘清发展思路, 明确主攻方向,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道路,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经过多年的快速创新进步,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农业装备制造和使用大国, 科技创新进入自主创新的新阶段。但我国还不是农业装备强国, 与欧美日韩等强国相比, 我国在产品技术水平、制造质量、生产效率、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 突出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大装备自主化水平不高、产业应用不平衡不充分。我国农业多样, 区域特色突出, “大国小农” 仍是基本农情, 推进建设农业装备强国, 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 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 要走自己的路, 既不能完全按照欧美模式, 也不能照搬日韩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提出, 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农林牧渔并举,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2023 年,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95 亿吨, 连续9 年超过6.5 亿吨, 但总体上, 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处于紧平衡状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农业装备
是重要支撑。未来, “谁来种地” “怎么种地” “如何种好” 需求迫切, 要紧盯世界农业装备科技前沿, 推进自主智能农业装备、智慧农业等引领性技术创新, 大力提升我国农业装备科技水平; 要聚焦重大产业需求, 以重大农业装备领域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 发展更加先进适用、高效绿色、节约减损型农业装备, 进一步提升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机器人化水平, 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率效益; 要聚焦补齐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短板弱项, 着力提升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实用高效作业装备“从无到有” 的突破和“从有到好” 的整体提升, 增强丘陵山区和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供给水平; 要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系统观念和战略引领, 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创新贵在坚持。“农业机械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 已经发布了5 版, 可以看到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历程。《国家农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22—2023)》接续了之前的理念, 用丰富的素材、多角度的视野回答疑问, 提出方向, 优化路径, 突出特色。一是研究站位比较高远。从大农业产业和全产业链出发,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布局我国农业装备发展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和未来方向, 并提出有关对策与建议。二是研究视角比较独特。既有农业装备科技产业宏观分析, 也有基于知识文献的国内外前沿科技研究, 还有基于知识产权的农业装备产品技术转化与应用研究, 也呈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的进展成效, 内容丰富, 体系完善。三是研究团队构成比较合理, 研究基础深厚, 研究经验丰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推进, 集政策、科研、开发、知识管理与转化应用于一体, 凝聚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全局观念、系统思维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为主的战略研究团队, 具备了长期持续跟踪研究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农业装备是国之重器, 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我国农业机械化担负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加速,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迫切, 亟须加快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 助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农业强国。
本书的出版, 恰逢其时, 既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切实举措, 也是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有效方式, 可作为农业装备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从业者的有益参考。希望该研究团队能够坚持开展此项研究工作, 驰而不息, 引领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前行之路!
罗锡文